百年百变波你的头
2009-09-21小茶官
小茶官
500多年前,不识字的“奥尔良少女”贞德在罗列着12项罪行指控的文书上按下一个手指印,其中一项是她剪了个男人式的齐耳短发、穿着男装上了战场。她留下的神迹之一,是1909年启发了巴黎理发师Antoine de Paris,这位理发师以贞德流传下来的形象为母版,发明了“波渡头”。
波波头发展到今天,刚好满100年。
现如今,在大街上每走50米,不碰到一个波波头算你运气。遮在上眼皮的厚重前刘海,贴在脸颊上微微翘起的鬓脚。发色乌黑——这款正宗之余,还有无数款变形。其功能大体上可以概括为:扮嫩。
但百年前,它承栽着女性独立和男女平等的意义,而非现今的时髦。1918年,一战结束后的欧洲到处洋溢着革命味,女人们开始追求独立和解放。在伦敦。波渡头最初成为当时一些“痞女”的标准发型。她们大多化浓妆,经常买醉。到20年代,更多前卫的年轻女性接受了这款发型,她们穿短裙,佩戴夸张饰品。热爱另类音乐,鄙视正统。人们称她们“年轻摩登女”(Flapper)。
波波头真正被职业发廊所用,归功于波兰籍理发师Antek Cierplikowski。20世纪20年代,他最早将这款发型引进美国,却惹来保守人士的猛烈抨击,说它“有伤风化”。当时。一位新泽西的女教师剪了波波头。被校方勒令蓄养长发;不少大型百货公司开除了大批剪波波头的女员工:一些美国男人下班回家发现妻子剪了滤波头,亮出“离婚”的黄牌警告。
一家权威美发杂志曾收到一封家长来信:“从背后,我无法分辨出前面那个是男孩还是女孩,因为女孩都剪了像男人的波波头。我养大女儿,希望她成为一个淑女;养大儿子,希望他成为一个男子汉。但现在,我痛心地没法分辨。”
愈反对,愈汹涌,人性从来如此。当时的纽约,每天有近2000位女士想要剪波波头,在理发店排出了从店内蜿蜒到店外的长队,可爱,无邪,有点神秘,又带些危险,波波头没理由不成为美发行业的一剂猛药。
波波头见证了朋克、摩登、新浪漫主义等各种风格,又因为流行明星而发扬光大。20世纪60年代,翠姬将它梳理得极为简短干净,使她具有无法归类的气质,是男性、女性和孩童的综合体,再近一些时候,维多利亚·贝克汉姆将它改造成了POB……在某些行业中和政治领域中,波波头还在起着自我保护的作用。最著名的是美国《时尚》主编安娜·温图尔和她的“权力波波头”。这个少言寡语的女主编,一直挂着她那标志性的头型。圣女贞德的“头盔”原型被拉长到了盖过耳际的位置,贴身保镖似的护住主人的脸颊相比起来,杰奎琳的“第一夫人波波头”显得豁达得多。简短、干净,坚硬得好像在任何一场政治风暴中都可以死里逃生。这股倔强劲儿,当留着波波头的米歇尔·奥巴马在2009年走进白宫的时候,再一次为人所见
中国式波波,长至脖根,在边缘微卷。自范冰冰后,许多女孩走进店里招呼发型师:“我要……张韶涵那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