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主要供水水源地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分析
2009-09-19明强
明 强
摘要:青岛市地下水资源开发由来已久,历史上由于供水产生了一些环境地质问题,查清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更好的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成为当前的工作重点,本为从地下水开采潜力指数与地下水长期动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青岛市供水水源地开采潜力不大,只在白马河-吉利河地段存在一定的开采潜力。
关键词:青岛市;地下水资源;潜力;分析
引言
青岛市的地下水资源开采由来已久,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为了青岛市的城市供水,在大沽河进行了多次应急供水工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水的支持,查清青岛市地下水资源现状,还有多少水,这些水在那里等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青岛市地下水资源分布、开采情况的分析,对地下水资源潜力分布情况进行研究。
1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与存在的环境地质问题
青岛市现有主要地下水供水水源地有大沽河水源地、白沙河水源地、洋河水源地和王戈庄河水源地。白马河—吉利河属于尚未开发的富水地段。
1.1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青岛主要供水水源有大沽河水源地、白沙河—城阳河水源地、洋河水源地,白马河—吉利河水源地,地下水类型均为孔隙水。主要工业供水水源地为洋河水源地,工业用水量0.41万m3/d,主要工业利用单位为黄岛发电厂。生活用水供水水源地有大沽河水源地、白沙河-城阳河水源地、洋河水源地、白马河—吉利河水源地,供给量大沽河水源地10.3万m3/d,白沙河—城阳河水源地1.49万m3/d,洋河水源地1.51万m3/d,王戈庄河水源地1.38万m3/d。
1.2地下水开采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
1.2.1地下水降落漏斗
由于地下水的开采,在大沽河形成了地下水降落漏斗。2006年平度南洼枯水期漏斗面积146km2,漏斗中心水位埋深12.13m,最低水位标高-1.56m;丰水期漏斗面积199.7km2,漏斗中心水位埋深12.94m,最低水位标高-2.37m。总的来看,平度南洼漏斗现处于收缩期,漏斗中心由蓼兰向西移至中庄附近,这是由于蓼兰新华造纸厂停产,开采量减少,区域地下水迳流向西补给的必然结果。
1.2.2海水入侵
青岛市海(咸)水入侵均起源于二十世纪70年代,由于过量抽取地下水,使部分地区地下水水位低于海平面,水力坡度向内陆倾斜造成海(咸)水入侵;最严重的是在80年代中期,海(咸)水入侵导致大批机井报废,粮田荒芜,水质恶化;90 年代后入侵区附近开采量大幅度减少,降水量较80年代增多,使地下水位有不同程度回升,部分漏斗平复,海(咸)水入侵势头得到遏制,入侵面积退缩。2002年为特枯年,部分地区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入侵面积又有所扩大。
目前研究区海(咸)水入侵主要发生在大沽河下游、白沙河—城阳河下游、洋河下游,入侵面积分别为64.88km2、21.53 km2、13.75 km2。
2供水水源地水文地质特征
2.1大沽河供水水源地水文地质特征
大沽河水源区主要含水岩组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主要含水岩层为冲积~冲洪积砂、砾石含水层(见图1)。
2.2白沙河供水水源地水文地质特征
白沙河—城阳河水源地位于白沙河-城阳河河谷地带及两河间冲洪积平原,下伏地层为白垩系下统青山群、王氏群及少量崂山花岗岩,均为不透水层界面,上覆第四系上更新世-全新世冲积、冲洪积等多成因类型的松散堆积物,赋存孔隙潜水,局部由于构造或上覆岩层覆盖而微承压。该层多为双层结构,平均厚度18m,表层为粘性土层,底层以卵石、砂砾石及中粗砂为主,一般厚8~10m,最厚可达15m,是主要开采层,单井涌水量在1000m3/d以上。
2.3洋河供水水源地水文地质特征。
洋河下游地下水类型分为松散岩类孔隙裂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种,松散岩类孔隙裂隙水含水岩组为区内主要含水岩组,主要由第四系冲积、冲洪积层不同粒径的砂及砂砾石组成,厚度一般4-8m,透水性强,水量丰富,单井出水量可达800m3/d以上,水位埋深一般2-4m,水力性质基本属于孔隙潜水。
2.4王戈庄河下流富水地段水文地质特征。
王戈庄河下游富水地段位于胶南市城区附近,从铁山镇向下游经胶南市城区南部延伸入海,以第四系为界,面积104.9km2。
根据成因类型,本地段内第四系松散岩类含水层可以分成冲洪积层砂、砂砾石潜水及微承压水含水层组;坡积及坡洪积砂及粘质砂土夹碎石潜水含水层和冲积-海积砂层孔隙潜水微承压水含水层。其中冲洪积层砂、砂砾石孔隙水含水层为工作区内主要含水层。
2.5白马河—吉利河下流富水地段水文地质特征。
在白马河—吉利河下游富水地段,位于胶南市南部,分布有宽度1-5km的河谷冲洪积平原,主要分布于白马河-吉利河谷平原内,面积90.65km2,由于受白马河、吉利河的泛流作用,因此在中、上游现今河道两侧以及河间地块,下游两河汇流的李家庄—卜家庄—干河—营南头古河道地段均普遍发育着一层较为稳定的砂层,其岩性为中粗砂夹砾石,在现今河道两侧以及古河道地段,在中粗砂夹砾石的砂层之上部,分布有厚2-3m,局部>4m的中细砂、粉细砂,局部中粗砂。上下砂层之间无稳定的隔水层,只在下游局部地段有淤泥或粘质砂土相隔,而呈断续的透镜体状。因此上下两个含水砂层水力联系密切,组成了具有统一水面的孔隙水含水层组。
3 地下水供水水源地开采动态特征及其潜力分析
3.1供水水源地开采动态特征。
大沽河水源地在1976~1981年期间,基本处于连枯年份,又为开采前阶段,地下水位基本处于缓慢下降阶段;1981-1984年的连续枯水年系列中,大沽河水源地大量开采地下水,引起地下水位的大幅度下降,当经过1985年一个丰水年(降雨量886.3mm)后,在未采取人工回灌的条件下,地下水位就基本恢复到采前水平,且大沽河有3.91亿m3的弃水外泄。该区处于多年采补平衡状态。
洋河水源地从多年地下水动态来看,地下水位无明显下降趋势,见该区代表性动态监测点的地下水位动态曲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枯水年的枯水期水位降深达到8.0m以下,在丰水期基本能够得到恢复,在丰水年到来时水位得到完全恢复,使水位埋深小于3.0m,该区已处于多年采补平衡。
白沙河—城阳河水源地从多年地下水动态来看,地下水位无明显下降趋势,见该区代表性动态监测点的地下水位动态曲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枯水年的枯水期水位降深达到2.0m以下,在丰水期基本能够得到恢复,在丰水年到来时水位得到完全恢复,使水位埋深小于3.0m,该区已处于多年采补平衡。
王戈庄河水源地地下水位的年变化最剧时段,是发生在全年枯水期与汛期相衔接的阶段。多年开采水位动态曲线无明显
下降趋势,水源地处于多年采补平衡状态。
白马河-吉利河富水段现状条件下仅供农业用水,开采量较小,地下水动态基本处于自然状态,水面形态沿河谷呈沟槽型;年内受降水制约,季节性变化明显,动态曲线呈波状起伏,总体变化规律为7~9月份为丰水期,地下水位回升呈波峰,之后随降水减少及迳流和蒸发排泄,水位缓慢下降。11月至翌年3月用水、蒸发量均减少,地下水位持平后缓慢回升。4~7月份,干旱少雨,蒸发量增大伴随春灌用水,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呈最低谷。年际间变化是遇丰水年水位回升,枯水年水位下降,地下水位无明显下降趋势,白马河—吉利河富水段处于采补平衡状态。
3.2地下水水源地开采潜力评价。
对地下水开采资源潜力评价,采用地下水资源潜力指数法,按表2进行评价。公式为:P=Q允/Q已,式中:Q允—允许开采量(万m3/d);Q已—已开采量(万m3/d)。
各地下水供水水源地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见表2。
大沽河水源地、白沙河水源地、洋河水源地、王戈庄河水源地处于采补平衡,白马河-吉利河富水地段有开采潜力。
3.3 地下水资源潜力分布。
白马—吉利河富水地段允许开采量3.28万m3/d,年均开采量0.58m3/d,开采可增采水量2.70m3/d,开采潜力较小。白马—吉利河富水地段主要沿吉利河、白马河两侧发育有一顶板埋深在3~4m的中砂含砾含水层。厚度在古河道带4~6m,局部>8m,沿现代河床及其沿河两侧中砂含砾砂层之上有一层中细砂、粉细砂,厚度2-3m,局部>3m。上下砂层构成一含水体,由于含水砂层颗粒粗,渗透性强,大部河段河床底部砂层与含水砂层相通,沿河及古河道主流带富水性强,单井涌水量>1000m3/d,向其两侧及边缘带砂层厚度变薄,颗粒变细,局部含泥,因此富水性差,单井涌水量500-1000 m3/d或<500m3/d。地下水位埋深较浅一般在2m左右,地下水年变化幅度大部地段<1m,地下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氯化物型,在下游及近海地段为海陆交互相沉积含水砂层颗粒变细,层数增多,水化学类型为氯化物重碳酸盐型及氯化物型水,水质较差。
4结论
经过地下水开采潜力指数与地下水动态综合分析,青岛市大沽河水源地、白沙河水源地、洋河水源地、王戈庄河水源地处于采补平衡,白马河—吉利河富水地段有开采潜力,可扩大开采2.0万 m3/d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