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原因、表现及对策
2009-09-19李学军
李学军
摘要:近年来,国内上市公司因经营管理不善陷入困境导致财务危机而被列为ST或*ST公司的例子屡见不鲜,其原因有很多,如上市公司经营者重大投资决策失误、内部管理失控、宏观经济环境恶化等。如何及时准确预警财务危机状况的发生,尽量避免发生财务危机,就显得尤其重要。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经营管理
现代社会,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企业若经营管理不善出现财务危机而不能正确应对会使企业陷入困境甚至破产。同时,当今时代企业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一个企业的危机往往又会引发与其相关联甚至无关联的上游或下游企业出现危机,从而造成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和恶性循环,对整个宏观经济环境造成恶劣的影响;而宏观经济形势的恶化反过来又会加剧企业的危机。如果能够提前发现危机的征兆,从而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危机应对,则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这无论对增强企业的生命力还是改善整个社会经济环境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财务危机是指企业偿付能力的丧失,即企业因丧失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而无法支付到期债务或费用的一种经济现象。陷入财务危机的企业的案例很多,如安然公司曾是美国最大的天然气采购商及出售商,曾经在世界500强排名第16位,但是在2001年12月2日公司宣布破产,以其破产前高达498亿美元的资产规模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案;此后不久,美国零售巨头之一,曾与沃尔玛齐名的凯玛特公司也宣告破产。从国内的情况看,伴随着企业“跳跃式”的超常发展,一些企业“快起快落”的现象也层出不穷,比如曾经辉煌一时的巨人集团、三株药业、瀛海威网络、红高粱快餐、爱多VCD、银广厦、蓝田股份等等。面对众多的破产事件,人们越来越感到企业在财务风险面前的无奈与恐惧,曾经的耀眼夺目的辉煌在一夜之间灰飞烟灭。
然而事物的发生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企业破产的风险也不例外。大部分企业的“大起大落”,其实是各种风险因素日积月累的结果。企业出现危机到最终破产主要是由于管理者缺乏对风险的认识和防范,忽视了风险背后积累已久的问题。企业的财务危机都有一个逐步显现、恶化的过程,因而具有一定的先兆性和可预测性。如果能够对企业财务报表及其他相关经营资料进行分析,及早发现危机的信号从而预测财务危机并进行应变防范,就可以事先防范,最大限度的避免或减少危机的破坏作用,减轻企业破产对社会就业、稳定等各方面造成的负面影响。
1 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含义
财务危机(Financial Crisis)又称财务困境(Financial Distress),是指企业偿付能力的丧失,即丧失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资不抵债,无法支付到期债务或费用的一种经济现象。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严重的财务危机是财务失败(Financial failure)或破产(Bankruptcy)。财务危机的基本涵义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1)财务危机是企业盈利能力根本性削弱,持续经营难以为继的严重情况;(2)财务危机是企业偿债能力严重削弱,资金周转困难的处境;(3)财务危机是企业持续经营丧失或接近丧失的严峻局势。
2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特征
上市公司出现财务危机主要有以下几个征兆:
2.1企业市场销售额持续显著地下降。企业产品出现滞销,若营业额出现短期波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企业营业额持续下降,营业额持续下降显示以下几个危机信号:企业产品销售量下降、企业的产品市场占有率下降、产品质量出现问题或市场现出替代品、产品价格或服务上出现问题等。另外,营业额的下降还会带来严重的财务问题,企业现金流无法延续,必须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
2.2企业经营现金净流入量减少。在一定时期内支持企业持续经营的是企业的现金流,现金流被称为企业的血液,其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地位通常高于企业利润。企业现金流除生产经营外,还有投资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从长远来看企业只有不断地取得经营现金净流入,才可能持续经营,经营现金净流量的减少向外界传递以下几个危机信息:企业应收、应付管理出现问题、产品毛利水平降低、非生产性占用增加等,如果企业发生经营现金净流入量减少,企业管理部门应当引起重视。
2.3存货周转期增加。公司为生产和销售必须持有存货,持有存货是要持有成本的,存货占用企业的现金,而资金有时间价值,因此,企业在适当范围内应尽量缩短存货的持有时间,在合理范围内加速存货周转速度。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企业存货持有量或许会增加,但如果存货周转期增加,这是企业危机信号之一,可能是以下原因:企业呆料增多、采购生产计划性降低、产品滞销等。
2.4平均收账期延长。企业所有支出都需通过交易来实现其价值,现代商业活动中,赊销业务占大多数,平均收账期的多少直接决定了企业资金占有量及坏账的多少,较长的平均收账期占用企业的现金流,而且收账期越长可能产生呆坏账的可能性越大。平均收账期的延长可能是以下原因:企业信用政策放宽、企业产品出现质量问题、企业结算方式改变等。管理人员应重视企业的收账期,从中可以找出主要问题,以免使问题变得更为严重。
2.5综合毛利率降低。产品毛利率反映某个产品盈利能力情况,公司产品品种较多时,存在着过多的分摊因素,往往难以评判每个产品毛利率水平,综合毛利率能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企业综合毛利降低时,可能出现以下原因:企业成本控制出现问题、产品市场饱和、产品被市场出现的新品逐渐替代等,企业应当引起重视,尽早做出应对措施。
3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原因
企业出现财务危机而不能正确处理会使企业陷入困境。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一方面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促使了企业全面走向市场,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渠道和更大的销售市场;另一方面市场中的企业时刻面临着各种风险,每种风险若处理不善都有可能导致企业陷入危机。
一般而言,企业发生财务危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来自外在的总体宏观经济环境因素和来自企业内部的经营不善甚至非法行为。然而,企业最大的危机往往是源自于内部的因素,外部因素最多只是导火线,它激化着企业内部矛盾,进而使企业陷入危机。财务危机是财务风险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财务风险加剧的表现。任何企业(包括绩优企业)在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但是具有财务风险的企业并不一定会陷入了财务危机,企业若能在有效期间内采取适当措施,就能降低财务风险,摆脱财务危机;若企业面对危机束手无策,或措施不力,很可能会进一步加剧财务危机,甚至导致破产的厄运。因此,在分析企业财务危机的成因时,其实主要就是要分析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企业的财务活动一般包括资金筹集、资金使用、资金回收和资金分配,在财务活动的每一环节,都有可能形成财务风险,若处理不善对企业会形成致命的冲击。
企业出现财务危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3.1重大投资决策失误。不少财务危机公司投资前没有经过科学严谨的可行性分析,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做得不够,带有大量的盲目性,导致投资方案实施后,没有给公司创造效益反而带来不良的负面影响,拖累公司的经营业绩。
3.2偿债风险过高。许多公司上市之初就已种下了祸根:大量地举债投资,投资战线过长。盲目的大量举债,债务筹资对企业来说是硬约束,到期要还本付息,而企业实际筹资的投资项目没有产生预期的投资报酬率,甚至是亏损项目,最终无法偿还本息,陷入财务困境。
3.3公司治理结构的严重缺陷。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有:国有股、法人股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现象,公司内部监督不力等也是财务危机企业的普遍现象。
3.4追求盲目地高速发展。企业飞速发展时,经营者头脑容易过热。速度过快,会使企业永远处于资金短缺之中,还会造成企业管理人才的缺乏。
总的来说,尽管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具体情况和严重程度不尽相同,但一般可归结为技术性失败和经济性破产两种类型。技术性失败是指企业在资产总额大于负债总额的情况下发生财务危机,其主要原因在于资产或负债的结构不合理导致。而经济性破产是指企业在资产总额小于负债总额的情况下发生财务危机,其主要原因在于资不抵债,即由于经营亏损导致所有者的权益为负值。
4上市公司避免财务危机的对策
4.1建立和强化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制度,以稳定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建立企业信用管理制度是提高营运资金管理水平的一项主要措施。许多破产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经营失败的直接财务原因是现金流量不足或发生困难,使企业无法抓住有利的扩展机会或者无法满足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需求,甚至无法到期支付债务本息,而企业现金流量特别是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稳定又和企业的信用政策是否正确和信用管理制度是否建立和健全密切相关。在美国,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如果没有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是不可想象的,而我国的国有企业在这方面还几乎是一片空白。在我国,尽管国内企业相互失信情况很严重,但外资公司则很少失信,企业信用很好,因为外资公司重视信用管理,具有一整套信用鼓励和惩罚措施。国内的企业对信用管理的普遍忽视,造成失信成本很低,相互失信的现象很多,从而使信用缺失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4.2优化财务结构,平衡高成长和稳健发展的需要。企业经营的失败必然首先表现为财务上的失控和困难,企业财务上的失控又必然表现为财务结构的失常。造成财务结构不正常的原因很多,但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未能有效地控制和平衡高成长和稳健发展的关系,过度和盲目扩张规模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许多上市公司的破产案例已经说明,企业如果不顾自身条件通过负债经营盲目铺摊子,就容易聚集过多盈利能力差的资产或业务,最后导致企业经营失败。因此,对企业来说,只有在财务稳健的前提下取得的成长性才是合理的。
优化财务结构是企业财务稳健的关键,其具体标志是综合资金成本低、财务杠杆效益高、财务风险适度。企业应当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不断通过存量调整和增量调整的手段确保财务结构的动态优化“企业财务结构管理的重点是对资本、负债、资产和投资等进行结构性调整,使其保持合理的比例”。
4.3强化资金管理,加强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及时发现和化解可能的财务风险上市公司经营失败的发生,从财务的角度来看,还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和体系不健全、未能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内部控制制度密切相关。正是由于缺乏这样的制度和体系,使企业财务的基础管理工作薄弱,许多本来可以及时发现和控制的财务风险未能得到及时发现和控制。要化解企业经营失败的风险,还必须在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上下功夫。
参考文献:
[1]赵爱玲.企业财务危机的识别与分析[J].财务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6期.
[2]陈静,上市公司财务恶化参测的实证分析[J].会计研究,1999年第4期.
[3]张玲,财务危机预警分析判别模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年第3期.
[4]张国柱,论企业财务预警分析系统[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2年第10期.
[5]程涛,财务预警模型综述[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第9期.
[6]罗蜀胜,论企业财务危机管理体系的建立[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