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诗意的栖居地——略谈背景材料在诗词教学中的运用
2009-09-18程言峰
程言峰
感受诗人的时代背景,与历史共鸣;
领悟诗歌的诗眼文心,用心触摸词句;碰撞童心的真情意趣,将诗意融入生活。
金圣叹说:“人看花,人到花里去;花看人,花到人里去。”我们的诗词教学,不能只是走马观花,讲一讲字意,理一理词序,说一说大意,将诗词的意思做一个白话文的翻版而已。而应该到“花”里去:跨越时空,走进历史的背景;对话作者,触摸驿动的心灵;感悟文本,品咂情感的流动。寻找诗意的栖居地,将高度浓缩的诗句膨化开来,使作品的诗情画意如同腾空爆放的焰火一般飞珠溅玉,流光溢彩。让学生的情感在诗意的天空中翱翔,真真切切地感受文字的灵性,领悟作者的人生,洞悉当时的社会百态。
把脉时代——未成曲调先有情
了解诗人气质,熟悉诗词创作背景,是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魅力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要让学生深刻地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必须将诗词放归故土,从诗歌生长的时代背景出发,结合诗人自身的气质来品味诗歌,方能感受其真正的魅力。
王崧舟《古诗两首》(《题临安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学片断:
1. 自由读两首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读后借助课文注释,试着说说两首诗的大概意思。(教师板书诗题:题临安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 指名朗读古诗,一人读一首。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3. 全班齐读两首古诗,边读边想:两首古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读后交流:
①作者都是南宋的诗人。随机让学生说说对南宋的了解,教师随机补充南宋王朝贪图安逸、屈膝求和、不思收复失地的史实。
②都有景物描写。随机设疑:写景只为写景吗?对此我们需要认真体会。
③都写到了人。随机追问:此处的“游人”指哪些人?(南宋权贵)此处的“遗民”又指哪些人?(北宋遗民)“遗民”的“遗”在这里当什么讲?(遗留)
知人论诗、整体观照,实为古诗学习之重要门径。王崧舟老师巧在开课伊始,即将两首古诗和盘托出,铺垫史实背景、把握情绪基调、营造解读期待。背景的衬托,引领学生融入这种文化,从中铺垫精神底子。
走进作者——情到浓时人自醉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写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即作文时先动情而后发辞,由内而外;读文时则先披文而后入情,由外而内。教学诗词,也应充分调动文学底蕴、生活阅历等个人的文化积淀,更快地进入作品的创设的世界。大凡名家诗词,其作者皆有不凡人生阅历,了解作者的生平身世,把握作者在文章中透露出来的心境和态度,可使文本的解读走向厚重。
《清平乐·村居》教学片段:
师:“醉里吴音相媚好”都有哪些人“醉”?为什么“醉”?
生:老爷爷、老奶奶因茅屋、小溪、青草组成的清新秀丽的人居环境而醉。
生:老年夫妻因和谐、温暖、惬意的幸福生活而醉。
生:他们因大儿积极锄草,中儿正织鸡笼,小儿溪头卧剥莲蓬,拥有勤快、顽皮、可爱的儿子而醉。
师:其实,陶醉的人远不止这些,过路的人醉了,作者醉了,连我们同学们也醉了。
此时师生对于“醉”的理解,可谓披文入情,匠心独运。可是如果结合爱国词人辛弃疾生活的时代和他一生的政治主张,我们会发现这首词所描绘的还不仅是一个“醉”字所能表达的情感。有位教师做了如下的处理:
师:作者是不是真的醉心于眼前的一幅幸福的场景呢?请看一段补充材料:(课件出示辛弃疾的资料)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词派的领袖和旗帜。他出生于被金人侵占的北方,亲眼目睹了汉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他渴望收复失地,渴望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所以一生都在为抗金而不懈努力。42岁时遭受投降派的打击,被贬到远离战火的江西农村,一住就是18年。壮志难酬、报国无路是悲愤的,但他仍不忘收复中原的大业。(生默读资料)
师:此刻,看着这安宁祥和、温馨和谐的村居生活,辛弃疾一定会感慨万千,他心中会想些什么?
生:他可能会想:如果让所有的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那该多好啊!
生:他也可能想:多么幸福的生活啊,如果没有战争的日子一直这样持续下去多好啊!
师:是呀,让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老者有所养,幼者有所教,是辛弃疾一直主张抗金收复失地的真正目的……现在请同学们回头再读《清平乐村居》,想一想,这些是一个“陶醉”能解释得了的么?
瞧,感受文字,只是触摸了语言的表象,亲近作者,学生才会知道文字背后有其特殊的意义,作者的许多无言之说都寄托其中。所以,在文本的解读淋漓尽致的同时,再将其浸泡在作者的人生经历中,学生的情感在这里会得到提升,而思想也在这里清醒,得到一种看待事物正确而朴素的价值观。这样,如秋一般,丰富中暗含了冷凝,呈现出收敛的美意。
拓展延伸——秋水碧波情未了
科勒涅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一首诗就像一株树,向下,根须触及历史;向上,叶芽伸向未来。在古诗教学中,巧妙地引进相关的诗词,将一首诗放在一组诗中进行对比强化,以诗促思,对历史时空予以拓展,可以给学生们以更深刻的体会。
《示儿》一诗课堂实录:
师:古诗学习完了,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么?
生:作者满腔热血,写出了毕生的遗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那么他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愿是否实现了呢?
师:问得好啊,老师这儿有一首诗(示投影),是宋朝末年林景熙写的,名称叫《题陆放翁诗卷后》。诗的末尾有这样几句,大家读一读,能否从诗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呢?
……
床头孤剑空有声,
坐看中原落人手!
青山一发愁蒙蒙,
干戈况满天南东。
来孙却见九州同,
家祭如何告‘乃翁?
师:这几句诗的大意是这样的:床头的宝剑虽然有出征报国的志向,可南宋王朝不任用像陆游这样的能人,中原也只能眼看着落入金人之手。青山隐隐约约,仿佛也笼罩在悲愁的气氛中,战争已经影响整个东南地区,你的后代子孙虽然见到了统一的国家,但这国家是由元兵统一的,怎么能在家祭的时候告诉你呢?听完了老师的介绍,你有什么体会?
生:是啊,壮志未酬身已死,长使英雄泪沾巾啊!
生:政府的无能,令一心报国的陆游死不瞑目啊!
生:悲愤,气愤!无以言表!
生: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再读这句诗,真叫人热泪盈眶。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林景熙的诗句,回应了孩子们的疑问,激起了孩子们的思考,为孩子们提供了另一种读诗的背景。在这另一片天空下,学生们再次回读《示儿》,会与陆游产生共鸣,悲其心,愤其情,叹其处境。诗词的根须跨越时代,扎根于学生的心灵。
诗词是一枚情智的种子,是一枚千年的古莲。寻找诗意的栖居地,只有回归到当时的环境,在作者的生平、时代、情感中浸润,我们才会发现生命与智慧绽放的光彩,我们才会在仰慕与欣赏中感受文字间跃动的生命音符。
(作者单位:徐州铜山县柳泉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