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级“静”文化的构建

2009-09-18杨成林

师道 2009年7期
关键词:变通纪律班级

杨成林

最近几年,我进行了初中班级“静”文化构建的探索实践。这里所说的“静”,不是指单纯的表面的安静,而是指致力于形成包含沉稳与细心两种性格的一种生活态度,并且引导学生在道德方面养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培养一种由内而外、由思而行的行为习惯。它涉及静与动、静与活、静与自由、静与个性等多个维度。

一、静与动

俗话说,“静由心生”。人定而能静,静而能安,安而能思,思而能慧。班级文化在思想层面上是一种意识形态,一种取得共识的价值观。初中生,特别是初一新生,处于人生的一个过渡阶段,他们的共同特征就是好动。如何从先天自然之“动”中提炼一种“静”的品质并使之养成习惯,便成为“静”文化构建的第一个关键。

古人云:“静中触动动犹静。”可见“静”和“动”这两个概念,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相互包容甚至相互转化。基于这种提示,我开始尝试如何将学生性格特征中的“动”在可控的范围内进行适当的引导,从而演化出一种“静”的特质。这种静,不是单纯的声音安静,也不是古板的行为静止,而是可以理解为一种正确的学习态度与合理的时间安排相结合的良好习惯。

在我的班级里有这样两名同学,他们在这方面比较具有代表性。小赵是一个性格沉稳的女孩,她不仅连续两次统考三科总成绩全级第一,而且在器乐艺术方面有特长,一手古筝美妙绝伦。无论去到哪里,她的形象总是能够嵌入一种沉着而豁达的气质。如果说课堂学习本身是一种“恬静”,那么器乐艺术方面的提升恰恰就是一种“灵动”,“静”中包含了“动”,“动”中亦能取“静”,也就是说,小赵的成功证明了只要心态正常并合理安排时间,课堂学习和个人爱好的培养是完全可以齐头并进的。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同,每个人的“灵动”方向也不尽相同,即:对于学习,能够分清楚主次,明确自己的目标,并始终为之奋斗;对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学习保证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争取时间,并做出成绩,使自己的整体素质全面发展。处理好了时间与精力分配的关系,这种“灵动”就能够形成一种推动力,最终达到一种气质上的“静”。

另外一名学生是小黄,样子看起来很小的男生,但是他从不乱开玩笑,说话条理清晰,与人交往礼仪得当,眉宇之间透着一身正气,心智上比较成熟。他平时非常珍惜时间,每日坚持去阅览室看书看报,知识面广,同学们送给他绰号 “博士”。这种积极利用时间充实自我、主动学习的精神也是“动静相宜”的一个方面。学习需要有刻苦的精神,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静得下心,但是如果内心抵触学习,外力的逼迫是无法收到良好效果的。小黄的求知欲望为什么能够如此强烈,是什么使他能够自主地静下来学习呢?通过观察,我发现,他很善于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些非常实际的问题,每一次成功解决问题他都能获得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促使他对生活中各方面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他从内心对学习有了主动性,这是“动”的另一种体现。而这种“主动之动”能够促使孩子沉浸于知识海洋的遨游之中,自然而然地达到“静”的效果。

总之,我们需要的“动”既是一种兴趣多元的“灵动”,也是一种发自内心向往的“主动”;我们需要的“静”,并非单纯形式上的安静,而是一种生活与学习态度的培养和建立,这是学习上从被动认知到主动求学的一种过渡。只有达到了这种心态上的转化,我们的孩子才能得到真正意义的成长。当这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在班集体建立起来的时候,“静”与“动”的结合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班级文化在思想层面上最基本的内容。

二、静与活

无规矩不成方圆,无五音不正六律。“静”文化,实际上是一种有序的文化,一种和谐的环境。要达到这个目标,学生纪律规则意识的培养就不可忽视。而纪律规则意识的培养需要的不仅仅是条条框框的约束,更需要一种实际而灵活的变通。《易经》中有一句话:“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同样,“静”文化的构建也离不开适当的变通。我将这种变通归纳为“静与活”的建设。

记得有这样一个事例,那是在一个学期的开学初,我们班的小杨同学因下午的信息奥赛培训延迟下课,几乎只用了五分钟的时间匆匆吃完晚饭,结果还是没有在规定时间内赶回教室收看“百家讲坛”节目,按规定要扣一分德育分。但他的违纪又确实事出有因。于是,我将对他的处理权交给公众。我马上召开了一个短暂的班会,把小杨的情况大致说明了一下,接下来就是同学们共同思考如何处理这个“无辜”的迟到问题。有的同学提出要按章办事——扣分,有的同学提出应当豁免。我引导大家是否能够想出一个折中的办法,既起到教育督促的作用,又不至于打击小杨同学参加信息奥赛的积极性。面对这个实际问题就需要灵活的变通了。同学们经过思考和讨论做出了以下的决定:德育分照扣,以示警告;但在班级舆论上给小杨同学一个心理缓冲的余地,如果他能够在接下来的信息奥赛初赛顺利出线,将以10倍于所扣的分数奖励他。一个及时而恰当的变通,避免了不必要的伤害。

由此,对于规则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我得到了新的启发:在处理班级违纪情况时,采取公开或私下问询的方式,看其是否认识到事情的本质。这样,可以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自我审视的习惯以及敢于担当的精神。同时,在违纪扣分上首先要坚持“规则和纪律不容侵犯”的原则,即必须按章办事;然后在班级内部通过讨论,给出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从而保护违规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于是,一个新的规则模式诞生了,这就是“分明的纪律惩奖制度和适当的公众理解干预并存”。通过这个模式的实施,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师生对立,同时对班级和谐与凝聚力的培养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而这一切都有赖于当初那一个灵活的变通。纪律是死的,人是活的。只有给明确的规章制度注入变通的“活”血液,才能够真正达到和谐、团结、稳定的“静”文化。此乃“静”与“活”的融合。

三、静与自由

规章制度体现的仅仅是限制的一面,如果一个班级文化只局限于这方面,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为人处事上或许会显得过于刻板。因此,我们给学生的限制必须是相对的,更多的应该给予一种人文的关怀理解,即“自由”。在这方面,蒙台梭利纪律和自由的辩证教育思想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蒙台梭利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并不认为一个人像哑巴一样默不作声,或像瘫痪病人那样不能活动时才是守纪律的。他只不过是一个失去个性的,而不是一个守纪律的人。”所以,纪律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限制、惩罚、控制和命令学生,而是通过激发学生的“内在纪律”,给他们带来更大的自由。而对自由,绝不能肤浅地理解为从压迫性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真正的自由是努力争取做自己的主人,在需要遵从某些生活准则的时候,我们能够适当节制自己的行为,也就是守纪律。换句话说,只有在成熟地控制自我的前提下才能获得充分的自由,相对应而言,只有当一个人具有充分的自由和自主活动的权利时,才能建立真正的纪律。从这个意义上说,纪律和自由并不只是对立的,而是对立统一的。

基于蒙台梭利的这个理论,我在“静”文化构建的同时充分考虑到“自由”的因素,在很多关于规则的设定上我都作了一定的补充说明。例如:上课时不允许随便插嘴,但可以随时举手示意有话要说;自修时不要大声吵闹,但必要时可以轻声询问周边的同学;进行教学游戏时可以选择参与或旁观,但参与者必须遵守游戏规程,等等。这些关于纪律的要求都是有弹性的,旨在尽可能在约束的同时给予最大的选择空间,让学生在享受自由的过程中自主自觉地遵守规则。

四、静与个性

任何一个班集体都不是千篇一律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如何在集体学习与生活的过程中尽可能把握学生的不同个性和特点,不失时机地使其个性得以张扬,这成为我对班级“静”文化建设的又一个思考。

我综合考虑了班里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等因素,通过环境渲染给班内学生展示不同的个性。例如推崇国学文化,即让学生群策群力共同为班集体创设一个儒雅的书香氛围和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大力提倡诗文欣赏和书法绘画。为此,我组建了班级“追梦文学社”,请班上的书法爱好者题写励志对联予以张贴。在我们的黑板后面,有一幅很大的“静”字,“静”字上面是“业精于勤”的横批,这都是班里同学自己题写的。我们班的教室就像一个传统的中式学堂,被书林墨香所浸染,每一处的布置都出自不同学生之手,每一处都能体现不同的个性与思想。在这种个性化的人文环境中,烘托出浓厚的国学氛围。在这种人文关怀与个性张扬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学习心态会更加平和、积极、健康。此为“静与个性”也。

静与动、静与活、静与自由、静与个性,每个方面都是一种态度和行为方式的培养,都是一个长期而细致的过程,当每一种合理而健康的行为积淀成一种习惯时,班级就进入了一个有序的成长进程,“静”文化就由此生成了。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

责任编辑萧 田

猜你喜欢

变通纪律班级
班级“无课日”
事不凝滞 理贵变通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数学变通
纪律
刻舟求剑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
拥抱改变
纪律是所有成功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