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的临床观察
2009-09-18张冬梅
张冬梅
[摘要]目的:探讨脂肪肝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情况,提示临床上应根据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并积极治疗脂肪肝。方法:选取150例脂肪肝患者,检测其血液流变学指标,并与健康体检者作比较。结果:脂肪肝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正常体检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能够及时反应脂肪肝的发生,对于早期诊断、积极治疗有意义。
[关键词]脂肪肝;血液流变学指标;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58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5(b)-051-02
脂肪肝可由多种病因和疾病引起,是肝脏的脂肪性变化。肝脏是脂肪代谢的重要器官,正常情况下,脂肪占肝脏重量的3%~5%。但由于多种原因造成脂肪在肝内蓄积,当组织学上低倍镜下每单位面积中可见1/3以上的肝细胞脂肪样变性和脂肪贮积时,即为脂肪肝。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膳食结构的改变,脂肪肝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并逐渐向低龄化发展。笔者通过检验I临床血液标本,以了解脂肪肝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情况,为临床早期诊断并积极治疗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前来体检的脂肪肝患者150例,其中男100例,女50例;年龄35~65岁,平均(53.28±0.65)岁。同时选取1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120例,女30例;年龄32~67岁,平均(49.95±2.23)岁。两组受检者在性别、年龄、烟酒史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标本采集及检测方法
抽取被检者清晨空腹时静脉血5 ml,置于含肝素125 U的抗凝玻璃试管中,立即充分与抗凝剂混合均匀。15~25℃室温条件下,试验仪器内温度为37℃,测试工作需在血样离体3 h内完成。
检测仪器选用重庆MVIS-22022全自动血液黏度仪,svsmexSF-23000红细胞计数仪及日本东京医疗TMS-1024i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3脂肪肝诊断标准
1.3.1临床诊断标准凡具备下列第1-5项和第6或第7项任一项者即可诊断为非酒精性脂肪肝。①有易患因素,如肥胖、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②无饮酒史或饮酒折合酒精量每周<40 g;③除外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Wilson病、全胃肠外营养和自身免疫性肝病等;④除原发病临床表现外,可出现乏力、肝区隐痛等症状,可伴肝脾肿大;⑤血清转氨酶可升高。并以ALT为主,可伴有GGT、铁蛋白和尿酸等增高;⑥肝脏组织学有典型表现;⑦有影像学诊断依据。
1.3.2 B超表现①肝区近场弥漫性点状高回声,回声强度高于脾脏和肾脏,少数表现为灶性高回声;②远场回声衰减,光点稀疏;③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④肝脏轻度或中度肿大,肝包膜光滑,肝前缘变钝。
1.3.3组织学表现低倍镜下1/3以上的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但无其他明显组织学改变,即无炎症、坏死和纤维化。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的肝细胞<1/3者为肝细胞脂肪变。占肝小叶1/3~1/2为轻度脂肪肝;占肝小叶1/2~2/3为中度脂肪肝;占肝小叶2/3以上者或肝细胞弥漫脂肪变性呈鱼网状者为重度脂肪肝。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l3.0软件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采取均数±标准差示,组间比较采用£检验。
2结果
见表1。
由表1可知,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脂肪肝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细胞比容均明显升高(P<0.05)。
3讨论
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流动和变形及其影响因素的科学。近年来血液流变学发展迅速,揭示了血液流变学的异常改变与一些常见疾病有密切关系。血液流变学的异常改变已成为某些病疾病过程中恶性循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疾病的预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血液流变学异常主要表现为血液黏度的异常,从而对血液循环尤其是微循环产生影响。微循环血液成分(如红细胞、白蛋白、球蛋白、免疫复合物等)改变,可使血黏度增加,引起血液流变学改变,进而影响肝脏代谢,导致肝损害的发生。
本文检测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脂肪肝患者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细胞比容增高。全血黏度升高与脂肪肝发生率呈正相关性,即随着血液黏度的升高,脂肪肝发生率升高。临床上及时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情况,对及早诊断脂肪肝,并针对病因积极治疗,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