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典型问题分析与对策

2009-09-18温立新

新媒体研究 2009年11期
关键词:农民生产农村

温立新

[摘要]调研中发现黑龙江省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问题分析,进而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610190-01

一、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典型问题

当前,我省新农村建设总体上发展势头良好,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是,调研问卷显示,尚存一系列突出问题: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问卷

(1)对新农村建设知道:知道70.8%,从领导讲话中知道23.5%,从媒体中知道64.9%,从上级文件中知道4.5%,其他途径7.1%。

(2)对政策的了解:了解一些40.1%,了解一点35.0%,不太了解24.9%。

(3)是否有信心:有信心占78.6%,不清的18.8%,没有信心的2.6%。

(4)对村委会满意:满意20.5%,比较满意25.0%,不满意25.0%,不关注29.5%。

(5)对拆旧建新的支持:支持45.6%,不清的22.4%,不支持32.0%。

(6)您最希望得到的培训:种养知识培训68.3%,外出打工技能31.7%。

(7)对民主选举关注:关注31%,不太关注20%,不关注49%。

(8)认为当前本地面临最主要问题:①收入水平不高56.5%;②水利设施差54.1%;③社会治安不好54.0%:④水平落后、结构单一52.6%;⑤集体经济薄弱52.0%;⑥医疗条件差47.0%;⑦居住环境不好45.5%;⑧公共设施差44.7%:⑨教育设施差44.2%;⑩富裕劳动力出路窄20.4%。

(9)希望政府的帮助:①生产设施建设76.3%;②发展生产增加收入73.1%;③公共设施68.1%;④发展教育65.3%;⑤提供技术及市场信息64.2%;⑥改善卫生医疗条件49.2%;⑦加强治安工作48.6%:⑧村容村貌37.0%;⑤村务公开30.9%;⑩农村文化建设30.4%。

2、农民自身资本积累不足,生产缺乏后劲。一是低于平均收入水平线的农户仍占相当大的比重,多数农户仍处于中低收入阶层。二是收入低于平均生活消费水平的农户所占比重也较高,由于收入不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生产资本的积累就严重不足。从短期看,无法扩大生产规模;从长远看,生产缺乏后劲。长此下去,势必陷入无力增收或无法增收的恶性循环。

3、各地新农村建设还存在“千篇一律”问题,忽视了地区和农民的多元性需求差异。目前一些建设忽视新农村建设的复杂性和多元性,采取单一的构建模式,盲目效仿成功地区的经验,急于出成绩,急于出经验,大多趋于形式化、表面化,但没有考虑到村庄千差万别以及不同类型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理解和需求等方面的差异。

4、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严重不足,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部分行政村灌溉和生活用水利设施严重老化。导致水资源浪费。同时村上尽管存在科技服务活动的场所,但文化设施少,即使有图书室也是为迎接检查而设,村民一般不进行集体文化生活,也没有生产和生活垃圾、污水等处理设施、村村通公路修的过窄,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

5、农民文化素质不高,农村各类人才短缺,严重制约着和谐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具有高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的农民其一年内创造的收入,是一般农民的4-6倍。而很多农民的文化素质不高,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存在差距,“小富即安”,缺乏开拓进取精神,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

6、认识上有严重错误偏差。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中,在认识上出现了不少错误和偏差。一是忽视农民增收,没有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二是把新农村建设片面理解为新村庄建设,一味搞大拆大建;三是不讲自力更生,过分依赖国家投入;四是不尊重农民意愿。五是基层政府更缺少发展农村经济的切实办法。

7、搞试点村引发了资源分配的问题,遭百姓质疑。一些政府为了保试点村,有限的人财物都向这里倾斜,很难再考虑到普通村的需要,这势必造成村庄之间的贫富差距和不平等,非试点村的积极性受到重挫,对此举很不理解。也存在试点村不能专款专用现象,影响了统一规划和进程,当上级检查时临时筹备场地、设备,出现欺瞒上级现象。

8、村民自治中,民主选举和民主监督流于形式,民主管理与民主决策方面缺乏公众参与。很多乡村,依然是约定俗成的村官“家族式继任制”,因为村民中同一家族的成员多的自然在选举中胜出,这势必影响村民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村民对村里事务管理持冷漠态度。

9、农业现代化水平低。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农产品粗放生产,忽视了品牌效应,农产品科技含量低,竞争力较弱。

10、村镇建设无规划,人居环境条件较差。部分乡镇没有进行建设规划,住宅沿袭历史,随处而建,农户缺乏环保意识,随意堆放肥料,村容脏乱。还有强令要求农户换上同一颜色房盖的形式主义。

11、建设规模上与新农村不相符。有的借新农村建设为名,搞房地产开发,规模超出了安置的需求,把多出的房子违法售给机关干部和市居,扰乱了土地市场和房产市场。有的农民欠债入户,也有扛着农具上楼的不协调现象。

12、农村社会事业建设依然滞后。医疗卫生、科技、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事业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如尽管实行农村医保,但乡卫生所环境差、设施缺,医疗水平低。

二、科学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1、不断增加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破解资金不足问题。在政策制定和资金投入上,应据各地实际,有一定倾向性,以推动生产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均衡发展。还应尽快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解决农民生产资金不足问题。

2、因地制宜选模式,破解多元性需求问题。应据自己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农民的现实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地创建符合当地情况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3、抓好试点示范与面上推广,破解百姓质疑问题。搞好试点、树立典型、积累经验、完善政策、以点带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法。加强指导、监督是必要的手段。

4、加强对干部及农民培训,破解建设主体问题。佳木斯市委党校承办的农村经管大专班,因培养干部能力和创新意识卓有成效而被盛赞为“村官的黄埔军校”。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增加致富技能、责任意识,自力更生,不要只依赖外援。

5、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破解农民增收难题。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提高生产水

平;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6、抓好民生工程建设,破解农民的最期盼解决的问题。增加社会事业投入,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是民生之本。

猜你喜欢

农民生产农村
耕牛和农民
农民
注意注意!吸管来袭
2017年农药生产企业新增生产地址备案名单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食品与水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已达1200万(等10则)
做农民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