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牢固的战略预警体系

2009-09-18万天兵

现代军事 2009年9期
关键词:雷达预警部队

胡 斌 万天兵

雷达,一种靠辐射与接收电磁波来探测目标的电子设备,它的诞生使人类的感知能力超越了视觉与听觉的界限,而自从其应用于军事以来,就不断地改变着战争的面貌。时至今日,雷达已经成为各型武器平台、各级作战部队的“眼睛”,是侦察监视、精确作战的基础性要素,而大型预警雷达更成为事关国家安全的战略性装备。

雷达兵,一个以雷达为主要装备,获取空中、海上或地面目标情报的兵种。它随雷达的产生而产生,其地位和作用随技术的进步,战争形态的发展而不断提升,是一个无论在战术上还是战略上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兵种,是国家战略防空和监视预警体系的支柱。

中国雷达兵于1950年4月22日建立,在近60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雷达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执行单一的对空警戒任务,发展到实施对空警戒侦察、保障作战指挥引导和航空管制的多重任务;由地区性雷达情报网连接成全国雷达网,探测范围覆盖了中国全部领空,预警探测系统整体作战能力已与发达国家相差无几,而在这个进程中,空军雷达学院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攻防兼备,技战合一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雷达学院是为我空、海军雷达兵部队和空军电子对抗部队培养指挥和技术人才的中级军事院校。其前身是组建于1952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学校(武汉)和雷达学校(南京)。1958年,两校合并为空军雷达兵学校;1983年,学校更名为空军雷达学院;1992年,学院由师级院校调整为军级院校。自建校以来,雷达学院共为部队输送了数万名毕业学员,我空、海军雷达部队90%以上的军事主官和技术骨干都是这里的毕业学员,可以说这所院校中蕴藏着这个兵种发展壮大的全部奥秘,从这里你也能看到这个兵种的雄心与抱负。

作为全军唯一一所培养监视预警方面人才的院校,但其独特之处还在于,雷达学院是全军院校中极少数具有“攻防兼备,技战合一”特色的院校。所谓“攻防兼备”,就是这里不仅培养监视,预警方面的人才,也培养电子对抗方面的人才。预警探测旨在发现对手,而电子对抗旨在干扰对手,使自己不被对手所发现。两者一方是矛,另一方就是盾;一方是攻,另一方即是防。所谓“技战合一”,是指这里不但培养雷达部队的指挥员,也同时培养雷达工程技术方面的人20除此外,雷达学院也是一所高度集约化的院校,面向雷达兵部队的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学院可培养从大专到博士的不同学历层次的人才,培养的对象既有普通一兵,也有雷达指挥技术军官,以及雷达部队的旅团长。

紧贴部队需要,面向实战需求

在雷达学院分校区有一片神秘的场地,这里停放着数十部各种型号的雷达。学院负责人告诉笔者,这是雷达学院的模拟阵地,是学员实习的地方,各个专业的学员可以在这里展开极有针对性的学习,从而使毕业学员一到部队就能完全担负起相应岗位的工作……这是雷达学院为实现院校教育与部队需要无缝连接的努力之一。雷达学院政治部主任鄢献民告诉记者,雷达兵不同于其他兵种,它没有平时与战时之分,常年处于24小时战备值班状态,“开机即战斗,值班即打仗”,因此要求毕业学员必须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承担相应的工作。在雷达操作模拟教室内,恰逢有学员实习,计算机显示屏上,目标数据不停的变动中,模拟指挥员清晰地下达口令,而负责标图的学员熟练地画出空情图,空中态势一目了然……一切操作都与真实的指挥所别无两样。为贯彻无缝连接的教育理念,学院还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例如,学院担负实习课程的教员很多都来自于一线雷达部队,他们对于基层雷达部队的一切事物都有着切身的体会,其教学极具针对性;学院在部队建立了36个实践教学基地,每年组织学员到部队实践锻炼;实行模拟连干制,让学员轮流担任站长、指导员,提前进入角色,提高带兵能力:邀请军内外专家学者举办信息化学术讲座,帮助学员掌握最新的科技知识;组织实兵实装综合演练等等。这一系列举措得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使得雷达学院的毕业生极受部队的欢迎。班主任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事例,雷达学院第一届博士王建刚刚一到新疆某雷达站报到就听说有部雷达信号接收不稳,他立即来到现场,很快便检查出雷达天线存在的问题,并修好了雷达,令所有战士刮目相看。而王建刚的这个本事就是在雷达模拟阵地练出来的。为了学员能直接胜任部队任职需要,教员们带着他们在这里的几十部雷达上爬上爬下,每部雷达的性能都摸得清清楚楚。

信得过、用得上、留得住

一支部队强大的核心要素是高素质的军人,而一名军人的高素质不仅仅体现在其高超的专业技能,更体现在其是否具备军人应有的价值取向,以及面对艰难困苦时的决心与意志。作为国家的第一道“警戒线”,我军雷达站绝大部分都分布在高山、海岛、戈壁和荒漠等艰苦边远地区。这里自然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同时更远离亲人,远离社会,文化生活极度匮乏。以甘巴拉英雄雷达站为例,这里海拔5374米,是世界海拔高度最高的人控雷达站,平均含氧量只有平原的48%,冬春季最低气温达-40摄氏度,每年8级以上大风要刮9个月。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雷达学院毕业学员交出了完美的答卷:5人荣获“祖国边陲优秀儿女奖章”,以甘巴拉英雄雷达站为代表的12个基层单位先后被中央军委、国防部和空军党委授予荣誉称号。雷达学院政委黄宏还告诉我们,自1975年以来,学院培养的数万多名毕业学员100%主动申请到艰苦地区,100%服从分配,100%按时报到,扎根基层建功立业。雷达学院的毕业学员之所以能有这样的表现,与学院开展的“三到一长期”教育密不可分。

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雷达学院就着眼雷达部队特点,开展以“到边疆去,到艰苦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长期为雷达部队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此后着眼军事斗争和世界军事形势的最新发展,“三到一长期”有了新的内涵——“到基层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军事斗争准备最需要的地方去,长期为建设信息化部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服务”。今天看来,这种“三到一长期”理念实际上就是雷达兵价值取向的生动阐述,当一名军校学员将其作为必须信奉的信条时,他也就成长为一名信得过、用得上、留得住的雷达兵。而中国监视预警系统的发展,国家安全的屏障,也正是这样千千万万雷达官兵的用理想、信念,行动乃至生命铸就的。

从“小预警”到“大预警”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技术的发展,以隐身飞机、超低空飞行器为代表的传统威胁和以无人机、临近空间飞行器及高超声速武器为代表的新型空中威胁向我国的预警监视系统提出了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而世界军事形势的变化也让我雷达部队面临更多的课题,如综合运用多种探测手段,对各类空、天、地运动目标进行预警探测和跟踪监视,为防空反导等作战行动提供信息火力一体的预警情报支援,为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提供有效的情报保障等等,这些都要求我军雷达部队从以地基雷达为主的“小预警”向综合集成陆基,空基,天基雷达平台的战略“大预警”方向迈进。面对这种趋势,雷达学院提出了巩固路基,发展空基,瞄准天基学科建设发展思路,形成了新的学科专业群,以满足我军“大预警”体系建设的需要。在科研方面,针对隐身目标探测,超低空目标探测等问题展开研究,取得显著成果。

雷达学院蓝江桥院长在总结学院发展历程时,用了这样一句话,“雷达学院的成长历程是与国家预警监视系统同频共振的历程,国家预警监视系统发展了,我们也在发展,国家预警监视系统上了个新台阶,我们也上了新台阶”,而随着我国预警监视体系由小预警向大预警发展,雷达学院也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雷达兵价值也将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猜你喜欢

雷达预警部队
俄部队军演
超级秀场 大风预警
儿在部队又立功
隐形飞机哪里躲
金融系统中的早期预警信号及其统计物理性质
驻港澳部队例行轮换
班上的“小雷达”
卷烟工业企业产品质量预警机制的建立
能分身的雷达
蒙住雷达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