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社会主义优越性的60年
2009-09-17吴浔
吴 浔
材料一
“从清晨到深夜,每间隔半小时、10分钟、5分钟,甚至同时都有专机降落。”首都机场贵宾服务公司党委书记陈京云,在忆及去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前一天的情景时,仍兴奋难抑。当天,共有50多位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抵达北京。
陈京云20多年来一直在机场负责接待外宾。他所领导的贵宾服务公司,29年前被称作“烟茶分队”,隶属于候机楼餐厅,人员不过十几人。随着访华贵宾的日渐增多,业务不断拓展,如今该公司拥有员工1000多人。
奥运会期间,共有125位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到访中国。整个2008年,中国共接待180多位外国高级领导人。
(2009年6月15日图文摘自新华网)
适用话题
1共生与共荣。对于中国来说,国人需要逐渐适应世界日渐炙热的目光:对于世界而言,对中国的密切注视必将成为一种习惯。在彼此的对视中,中国和世界将彼此调适,相辅相成,共生共荣,只有这样才能共同发展。
2个人与群体。发展,不是一个人的精彩,世界也不是一个人的舞台。一个人只有将自己置于一个共同发展的环境中,才能真正地进步和发展。脱离群体,追求个人的进步,不但不能发展自己,还会将自己孤立于一个狭小的天地里,闭塞自己的思想。
材料二
1966年年初,在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季希等专家的带领下,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研制工作正式开始。
1975年11月26日,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并于11月29日成功收回。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同时,还创造了世界航天史的一个奇迹:首次发射返回式卫星即回收成功。
正是这次返回式卫星的成功回收,使我国成为继美国、苏联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同时这也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5年是我国返回式卫星成功发射30周年。截至2005年8月29日,我国已经成功发射了22颗返回式卫星。利用返回式卫星开展的科学试验成果,已经充分运用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很多领域。
“如果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影响中国航天的另一位伟大决策者邓小平说。
(2009年6月15日图文摘自新华网)
适用话题
1追赶。是一种精神。明白自己的短处,也看到了别人的长处,就要有决心、有勇气去追赶。将决心藏在心底,用实际行动向世界宣告:我们能行。我们完全可以实现自己的伟大跨越。追赶,不仅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原动力,对于个人来说,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执著精神。勇于追赶的人,才能不断完善自己;勇于追赶的民族。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自立、自强与奇迹。自立、自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一个立足于自立、自强的民族才是一个坚强的民族,只有这样的民族才能创造奇迹。小到个人来说。自立、自强也是一个人行走于人世间的立足之本,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有自立、自强的精神。
材料三
2008年3月,雄伟的北京人民大会堂里,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和2 0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履行着自己神圣的职责,积极参政议政。
“我手里的票是代表两亿多农民工投下的,来不得半点差错。”每次投票前,农民工代表朱雪芹都会反复检查自己手中的选票。她说,“能在人民大会堂里投票选举国家领导人,我真切感受到了什么叫人民当家作主。”
朱雪芹的话是3位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的心声。连日来。无论是在代表团发言,还是接受采访,她和另两位伙伴都积极为农民工代言,呼唤解决农民工的种种问题。
农民工代表只是一个缩影。同上届人大代表构成相比,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在增加农民工代表的同时,一线工人代表增加了一倍以上,基层农民代表也增加了70%以上。这是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社会的巨变在政治层面的反映,也是进一步通过人大制度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实践。
2008年的这个春天,人们看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无限生机和活力,也更加坚定了人们对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实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根本目标的信心。
适用话题
1民主与自信。只有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充分地享有民主权利,人们才会更加自信,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从而将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充分地展现出来。
2凝聚的力量。一个民众积极参与管理的国家才是领导有方并且有发展前途的国家。也只有民众积极地参与进来,才能凝聚大家的力量和聪明才智,更好地应对一切变故。积少成多,团结一致,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这样才能将大家的聪明才智外化为物质财富。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但是一群人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团结向上的民族的力量更加不可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