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利伟:中国太空飞行第一人
2009-09-17liumangtu2006
liumangtu2006
有资料记载,当初苏联宇航员训练时,在一年时间内,要骑自行车1000公里,滑雪3000公里,越野跑步200多公里。美国选拔登月宇航员时,每天宇航员要穿着几十公斤重的宇航服在炎热的佛罗里达沙漠中行走约30公里。
类似的高强度训练并没有成为杨利伟和其他航天员的障碍,只有当教练把《载人航天》这本书递到杨利伟手上时,他才真正体会到当一名航天员的艰难。
面对天文、航天技术、空间惯性坐标等新知识,杨利伟感到头发懵。刚坐在教室里时,从不喝茶的他,开始拼命地喝茶,好让自己不犯困。
第一次考试结果出来了,杨利伟考了93分,排名第三,两名教练分别是第一名和第二名。
由于太空环境十分恶劣,所以人在航天过程中要经受巨大的加速度、噪音、振动、失重、宇宙射线等不良因素的影响。而且航天员在这样的环境中还要完成复杂的驾驶、操纵、实验和观测任务。尤其是飞船返回地面时,航天员要承受比自身重量重十几倍的压力,容易造成呼吸极度困难或停止、意志丧失、黑视,甚至失去生命。而离心机抗负荷训练便成为提高航天员超重耐力最有效的方法。
每做一次训练,善于动脑的杨利伟都会总结经验,掌握好抗负荷用力和频率的度。做大载荷时他最高心率才达每分钟110下,跟平时基础心率没很大的差别,成为同伴中抗负荷成绩的佼佼者。
而在做转椅训练时,教练则干脆说:“你可以免试了。”在每分钟转速为24圈的转椅上,航天员不仅要做180度顺时针和逆时针快速运转,而且要上下前后摆动,但“杨利伟的身体太棒了,转15分钟,如果不是要他不停摆头的话,他简直可以在转椅上睡着了”。
飞船模拟器是对航天员进行航天飞行程序,以及操作训练的最为重要的航天专业技术训练场所。飞船从发射升空后进入轨道,到调姿返回地球,飞行程序指令多达上千条,操作动作有几十个,飞船舱内的仪表盘、指示灯密密麻麻,各种线路纵横交错,各种设施星罗棋布,要熟悉和掌握它们,并能进行各种操作,只有在模拟器中反复演练。
杨利伟是个有心人。做模拟器训练的时候,他用一个小摄像机拍了很多坐舱图片,回来以后输入电脑,自己刻了一个VCD,随时播放。
飞船上天之前,杨利伟他们做了十几次强化训练,每一次训练都是杨利伟第一个做。做完以后,他便给教员提供信息:哪个地方不合适,哪个程序不到位,哪个地方操作不合理等。后面的人再做时,便少走了很多弯路。
载人飞船联合测试,杨利伟去的次数最多。在测试推进舱和返回舱分离,然后马上切换到返回舱的动力系统这个动作的时候,按规定10秒钟必须完成,杨利伟却只用了5秒钟。
在首飞选拔的5次正常飞行程序考试中,杨利伟获得了两个99分、3个100分,名列专业技术综合考评第一名,成为首飞航天员第一人选。
出征的时刻,杨利伟心情坦然地走向发射架。那一刻,数亿人的目光注视着他,他背负着一个民族的希望去迎接挑战。
火箭呼啸而上,杨利伟奔向了太空。
浩瀚的太空从此写下了一个中国人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