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海迪:让缺憾告诉你什么是完美

2009-09-17

高中生·青春励志 2009年9期
关键词:莘县张海迪病痛

佚 名

很小的时候,她像别的孩子一样,拥有许多美好的梦想,而她的最大梦想就是上学。可是,她从来没有得到走进学校的机会。

为什么呢?原来在她5岁时,她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瘫,变成了一个残疾儿童。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她没有沮丧和沉沦,而是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作斗争。

她叫张海迪,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自学了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后来,她又从事文学翻译和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丽贝卡在新学校》等英文作品,创作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作品。

那么,张海迪是怎么自学的?又是怎么坚持下来的?下面,我就讲给你们听。

谁是玲玲?玲玲是张海迪的小名。1955年,张海迪出生在山东济南。在5岁之前。张海迪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成天蹦蹦跳跳,可惜,这样的时光是短暂的。

有一天,玲玲突然生病了。妈妈抱着玲玲去了医院,站在医生面前,妈妈双腿发抖。原来玲玲得了脊髓血管瘤。5年中,她做了3次大手术,最后高位截瘫。

玲玲家住在一座红色楼房的第3层,每当她坐在窗口,望着孩子们玩耍和上学的身影时,她的心就会疼,她多么渴望加入他们的队伍啊,可那只能是一个梦了。

每当病痛折磨她时,她就猛揪自己的头发,想用一种疼痛代替另外一种疼痛。对玲玲来说,家是一所特殊的学校,在这里,玲玲学会了很多知识。在所有功课中,玲玲最喜欢学习语文。10岁时,她就能读长篇小说了,虽然读得很辛苦,但她不气馁。在整个童年和少年的时光里,她以顽强的意志,自学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实现了“轮椅上的梦”。

1970年4月,张海迪跟着下放的父母,来到山东莘县十八里铺尚楼村,开始了农村生活。仅仅半个月,张海迪就同乡亲们相处得十分融洽了。乡亲们争着往她家送地瓜、咸菜等,还为她做了一张木轮椅。

为了回报这些爱,张海迪开始在昏暗的油灯下研读一本本医学书,还让父亲给她买来体温计、听诊器和针灸用的银针,成了一名靠在轮椅上给人看病的乡村医生,

在莘县生活期间,张海迪的针灸技术在当地出了名,前来看病的人络绎不绝。由于经常靠在轮椅上给人看病,她的肋间神经总会剧痛,脊椎甚至弯曲成了“S”形。

久坐和卧床让她长了大面积的褥疮,手术造成的肋间神经痛也不断发作,但她始终坚持着。

知识是一笔财富。忍着病痛、刻苦学习的张海迪终于拥有了自己的财富。凭着这笔财富,她取得了成功。

1981年,《人民日报》首次报道了张海迪的事迹。1983年,张海迪被山东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被共青团中央授予“优秀共青团员”称号,还获得了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自强模范”等称号。

张海迪还开始进行文学翻译和创作,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中,《轮椅上的梦》已在日本和韩国出版。

1997年,张海迪被日本NHK评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她的事迹从此传向世界……

猜你喜欢

莘县张海迪病痛
体味病痛
感雾(外两首)
高质量农业产业化助力乡村振兴
张海迪:在婚姻里诗意漫步33年
我必须爱一个真实的人
1957—2013年莘县雷暴气候特征分析
张海迪:在婚姻里诗意漫步33年
我必须爱一个真实的人
共青团中央宣传关于深入学习张海迪,开展“当代青年应该具有什么样的人生价值观”讨论的通知
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