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59式坦克的“半生缘”
2009-09-17
本刊记者
记者:傅老您好!59式中型坦克自从1 959年装备部队,作为我国装甲兵部队的主要装备,已经服役50个春秋。作为一名长期在59式坦克上摸爬滚打、以坦克为“伴”的老驾驶员,您一定对5g式坦克深有感情。在这里,请您简单回顾一下您与59式坦克的“姻缘”吧。
傅老:你说得很对,我与59式坦克确实有“天从人愿”、“天长地久”的“姻缘”关系。这里还是先从“天从人愿”说起吧!
入伍前,我在小人书上看到的是外国坦克,在电影里看到的也是外国坦克。入伍后,我学习的是外国坦克,驾驶的也是外国坦克,我多么想能早日驾驶国产坦克啊!回忆起来真是有些“天从人愿”,或者说“天赐良机”吧!我服役时,按照当时兵役法的规定,坦克兵的服役期限为三年。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就服役期满了,那时我正在第一坦克学校当坦克驾驶助教,在领导的推荐下,我答应为坦克驾驶员编写复习题答案。当编写完复习题答案时,已经是1959年2月底了,我们同期退役的坦克战友们都已离开了部队。这时,指导员代表党组织找我谈话:“组织上对你特别关心,关于你的去向问题,组织上有多种方案,一是复员回县城,二是送你到槐树岭第三坦克学校学习,三是军委装甲兵正在筹建我国第一个坦克研究所,那里需要熟练的坦克试车员,要对各种型号的坦克进行试验。你看去哪里合适,组织上可以出面为你安排。”指导员讲完之后,我感动万分。指导员接着说:“你已考上了驾驶技师,对坦克行当十分熟悉,去坦克研究所搞坦克试验,业务上对口,也能发挥你的技术专长,我看还是去坦克研究所较为合适。”我说:“对,我也是这么想的。我早就想开咱们国产的坦克了。”
作为第一坦克学校唯一的一名战士坦克驾驶技师,我被推荐到研究所以后,从1959年春天开始,先后参加了在重庆256厂火炮牵引车初样车的试验,在陕西虢镇615厂进行的我国自己研制的水陆坦克初样车的摸底试验,接着又于1960年1月开始,有幸参加了59式坦克在我国北京、哈尔滨、南京、广州、包头五个地区9 000千米的试验和分解鉴定工作,接着又在617厂的后山参加了对59式坦克破坏性的抗实弹射击和抗地雷轰击试验,我从此与国产59式中型坦克结下了难解难分的半个世纪的“姻缘”。通过与国产59式坦克长时间的接触,在坦克上无数次的摸、爬、滚、打,使我更了解更熟悉了59式坦克的品质,更熟悉了它的战术技术性能,更摸准了它的脉搏和心跳,我们天天形影不离,相依为命,因此,我更热爱国产坦克了,我对国产坦克充满了深厚的感情。
记者;能够驾驶我国自己生产的坦克一定感到无比激动,您还记得第一次接触5g式坦克的情景吗?
傅老:我第一次接触国产59式坦克是我们试车组在1959年底刚到包头617厂的时候,那是我第一次真正看到了59式坦克。当时,我不禁为之一振,因为它给我的第一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首先,从外观和几何形状来说,59式坦克让人觉得非常舒服。当我第一次驾驶国产59式坦克的时候,内心有说不出的激动与自豪,觉得国产坦克真好!我暗暗对自己说,我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我要很好地爱护自己驾驶的坦克,不仅要小心地驾驶它,我还要及时细心地维护保养它。
记者:傅老,刚才您说在刚入伍后学习的是外国坦克,驾驶的也是外国坦克,请问国产59式坦克与苏式的T-34坦克比较,您有什么深刻的驾驶体会吗?
傅老:是的,我刚才说的国外坦克主要就是指T-34坦克。我觉得国产59式坦克与苏式T-34坦克比较,不论在战术技术性能指标上,还是在使用、保养、驾驶的方便性上,都明显有优势。对坦克驾驶员来说,驾驶室就是他在坦克内工作的场所,驾驶椅就是他进行操作和战斗的阵地。因此,驾驶椅乘坐的舒适性和驾驶室内各操作机件布置的合理性和操作的方便性,对减轻驾驶员的操作疲劳和提高连续作战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根据我对59式坦克数千千米的驾驶体会,觉得在这些方面它都优于T-34坦克。
国产59式坦克的驾驶椅可以进行上下与前后的调整,行军开窗驾驶时,可以将驾驶椅调到上部位置,驾驶员的头部可以露出车外进行驾驶,在方向上可以进行180度左右的观察,视野大,外界景物尽搜眼底,为安全行驶提供了有利保证。在冬季进行驾驶时,还可以戴上防风罩,避免了冷风和雪花对驾驶员的侵袭,大大改善了车内的工作条件。防风罩内还安装有电热丝,能及时烘干镜面上的雾气,保证了驾驶员对外观察的清晰度。而苏式T-34坦克驾驶椅的高低是不可调的,当然它也就失去了59式坦克开窗驾驶时的一切优点。
为了在冬季缩短发动机起动前的准备时间,59式坦克增加了发动机的加温系统,当外界气温低于零上5度时,用加温器给冷却液、机油、柴油和发动机机体进行加温30分钟左右,即可顺利起动发动机。而苏式T-34坦克在冬季起动时则复杂繁琐得多,耗时长,乘员体力消耗大,容易贻误战机。记得我在第一坦克学校当坦克驾驶助教时,为了保证正常驾驶训练,在冬季每天早晨5点左右起床,用木柴或浸油的擦车布去烘烤机油和冷却液,然后将滚热的机油和冷却液趁热加入发动机内。有时因天气太冷,还要卸掉发动机的下检查窗盖,用烤车炉长时间烘烤发动机底部,然后才能起动发动机,使得发动机起动前的准备时间长达90分钟左右。发动机起动后,还要按照使用规范,盖好发动机的保温垫,在原地运转进行发动机的自行加温,达到规定的温度后,才允许坦克行驶。为了第二天给机油和冷却液进行烘烤加温,在头一天坦克回场后,还得趁热把机油和冷却液放在烘烤筒内保存。由于每天加、放和烘烤,加速了机油和冷却液的污染和变质,给发动机带来不利的影响。
为了增加坦克内的活动空间,59式坦克的发动机改为了横向布置,蓄电池由发动机的两侧挪到了驾驶员的右侧位置,坦克保养时再也不用钻电瓶室了。为了提高坦克的夜战能力,国产59式坦克上还为驾驶员安装了红外线夜视仪,可在不暴露灯光的情况下在夜间行动。
记者:火力、机动性、防护性是评价坦克性能的重要战技指标,请您从一个坦克驾驶员的角度,就59式坦克的三项指标简单地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好吗?
傅老:坦克是进攻性的武器装备,因此通常将火力的性能放在第一位。59式坦克的100毫米口径火炮,比T-34坦克的85毫米口径火炮威力大得多,而且它还装有高低向稳定器,提高了射击命中率。操纵台的操纵比T-34坦克用高低机和方向机瞄准要方便快捷得多,这些有利条件都提高了国产59式坦克火力的机动能力。59式坦克与接近同期的美式M48A3坦克比较,火力也毫不逊色。美国M48A3坦克是在1967年由M48A1坦克改进而成,其火炮口径仅为90毫米,火控系统除了有一
台合像式测距仪和与之配套的弹道计算机之外,连稳定器都没有,可见其火力性能之差。
坦克的平均运动速度是衡量坦克机动性最重要的性能指标,具有重要的实战意义。平均运动速度高,就可以先敌占领有利地形,为取得整个战斗的胜利提供有利条件,在追击敌人时,才不会放跑敌人,达到全歼的目的。国产59式坦克的单位功率小,最大速度低,反而平均运动速度比T-34坦克高。而且,国产59式坦克在低速时不但可以进行原地制动转向,并且各个档还有一个9~11米的规定转向半径,这就保证了在中、高速行驶时转向的灵活性,行驶中不必再换低档进行大角度转向,从而减小了转向时的速度损失,明显提高了平均运动速度。
关于59式坦克的防护性能,我觉得仅从其外观的“模样”来看,就比T-34坦克让人觉得舒服,其外部的几何形状更为合理,车身低矮,迎弹面小,被击中的几率较低。它的流线型更好,表面光滑,被击中后也容易形成跳弹。这些有利条件,必然能提高59式坦克的防护性能。
记者:傅老,您作为一名优秀的坦克驾驶技师,曾驾驶过不同的苏式坦克装甲车辆,如T-55坦克、1-72坦克、BMP-1步兵战车,请您谈一下5g式坦克与这些车辆的驾驶有什么不同吗?
傅老:从使用驾驶来说,这些车辆各有不同的特色,而且出厂的年限越晚越为先进。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我曾带队去广西湛江港接收从第三国引进的苏式T-55坦克,这是我们国家最早引进的一辆该型坦克。T-55坦克在使用驾驶方面有明显的改进,它的转向机构成功地采用了液力助力系统,并且为这套助力系统专门设计了短小的操纵杆,布置在驾驶员正前方的两腿之间,操纵轻便省力。另外,它还随车配备了老式的操纵杆作为备用,在战场一旦被打坏了助力操纵系统,还可将备用老式操纵杆装在类似59式坦克操纵杆的位置上,可继续操纵车辆,考虑得很周到,方便实用。主离合器踏板采用了气液助力装置,踩踏起来也较为轻便省力。
苏式T-72坦克的使用驾驶也很有特色,它有7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更便于发挥坦克行驶的快速性。它是用双侧变速箱进行转向的,大半径转向时,拉动内侧方向的操纵杆,可使内侧的转向机构减低一个档排工作,而转向外侧的变速箱则还用原来的档排行驶,由于左右两侧的档排不同,就形成了速度差,它就是利用这种速度差进行转向的。
苏式BMP-1步兵战车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从埃及引进的,我参加了在上海港的接车和回京后的讲解及驾驶表演任务。与59式坦克比较,该车各操纵机件的自动化程度较高,驾驶员应操作和掌握的机件、仪表、指示灯和扳、按钮开关比较多,单是驾驶员检测仪表板上的仪表、指示灯、和扳、按钮开关等就有40多个。此外,需要驾驶员直接操纵和控制的机件、开关、仪表、指示灯等还有20多个。因此,在车辆行驶中,除操作必要的机件外,对其它仪表、指示灯则应重点进行观察和控制,且不可眼花缭乱。该车在操作使用的方便性和轻便性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操作起来轻便省力。特别是转向操纵为车把式,转向特点与美国M48A3坦克相似,但是用车把代替方向盘,更适合战斗车辆车内空间尺寸小、结构紧凑的要求。
记者:傅老驾驶过美式坦克吗?请问美式坦克的驾驶与苏式坦克有什么不同?
傅老:1985年,我在美国内华达州坦克试验场培训期间,几乎驾驶了他们试验场内正在试验的所有坦克装甲车辆和轮式车辆,当然驾驶最多的还是美式M48A3坦克,它的方向盘和变速杆的操纵力,仅有1~2千克力,而且将方向盘转动45度,就可进行原地转向,原地转向时,两条履带以相反的方向转动,减小了转向半径和转向阻力,行驶中修正方向时,仅需稍转方向盘即可。下陡坡时,可用倒档驶下,而且油门越大则制动力越大,当油门大到一定程度时,坦克则可以停在陡下坡上。当时美式车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绝大多数都采用的是液力传动装置,与苏式车辆比较,这些车辆驾驶操纵起来都特别轻便省力,操作和乘座的舒适性都较好,因为这种车辆没有主离台器踏板,只有油门和制动器两个踏板,在洛杉矶大街上行驶的公共汽车,大多都由妇女或黑人驾驶,我仔细观察过他们的驾驶操作动作,确实驾驶起来比较简单容易。
记者:在外人看来,坦克驾驶员头戴坦克帽,脚蹬大马靴,开着坦克冲锋陷阵,翻山越岭,所向披靡,威风又神气,真是让人羡慕。傅老在漫长的坦克试验驾驶过程中也遇到过什么难言的苦衷吗?能向我们介绍一下吗?
傅老:在我国装甲兵部队的坦克驾驶员中,我能首先驾驶上国产59式中型坦克,感到非常激动和振奋,我一直努力把组织给予的信任变成一种对自己的鞭策力量。至于在坦克试验驾驶中遇到的苦衷,这里略举两例。记得我在广州罗浮山脚下进行59式坦克在亚热带地区的试验时,驾驶员的饮水量一般为741毫升/小时,而出汗量则高达901毫升/小时,试车员的胳膊等部位都罩上塑料袋收集汗液,开完坦克后能倒出近一小茶杯的汗水,脚上的鞋子袜子则全被汗水浸透。出汗量大于饮水量,会对试车员的身体带来危害的。在进行疲劳强度驾驶试验时,试车员要坚持长时间地驾驶坦克,中间不要有任何的停息,直到精疲力尽,再也不能驾驶时为止。在闭窗驾驶时,如果不开排气风扇,驾驶室内的温度高达42度左右。试车员在高温条件下工作,体热只能靠出汗蒸发散热,由于产生的热量超过散出的热量,使热量在体内产生了热积累,试车员连续驾驶2~3个小时之后,其直肠温度可达38.5度,比正常温度上升2度左右。记得疲劳强度驾驶试验之后,我已精疲力尽,饥肠辘辘,昏昏欲睡,步履维艰,带着满身的汗水和尘土,再进行中枢神经系统机能、肌肉系统机能、本体感及平衡机能等项目的测试试验,十分困难,特别是各种快速反应能力、阅读能力、单腿站立能力更为吃力,等进行心电图项目测试时,躺在床上就进入了梦乡。
记者:傅老为我国的装甲车辆事业默默无闻地奉献了一生,令人敬佩万分!感谢傅老师接受我们的采访,祝傅老健康长寿,幸福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