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验学习过程 感悟思想方法

2009-09-16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除数奖品创设

管 立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而且还要达到领悟数学思想,掌握数学方法,提高数学素养的目的。创设真实、有趣味的情境,感受数学学习的必要性;重视体验,帮助学生在过程中感悟数学思想与方法,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有余数除法》一课中,我们为学生创设“代币式”兑换奖品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发现生活中的“余数”现象,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同时,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平台,力求通过创设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和探索性的学习活动,给学生体验学习的空间,感悟数学的思想方法。

1.创设情境,体会意义,激发学习兴趣

在《有余数除法》的教学中,老师创设了请同学用自己平时积攒的智慧星换奖品的情境。学生通过对自己手中的智慧星圈一圈、折一折、撕一撕,分别汇报自己兑换哪一种奖品及最多可以换几份同样的奖品。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就是学生体会平均分后出现剩余情况的过程,就是学生认识有余数除法学习必要性的过程。

2.动手实践,体验过程,理解深化算理

学生通过看图、圈图,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从意义的角度看图求商,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为下一节课学习试商方法做铺垫。接着学生试做,解决分智慧星时遇到的有剩余的情况,或任意从教师出示的例子中选择一种有余数的情况,写出横式和竖式。

3.观察发现,归纳验证,感悟思想方法

学生在亲自动手摆图后,观察发现如下结果:

9÷4=2(张)……1(颗)

9颗智慧星换2张书签,剩1颗

10÷4=2(张)……2(颗)

10里面有2个4,还余2

11÷4=2(张)……3(颗)

11里面有2个4,还余3

12÷4=3(张)

12颗智慧星正好换3张书签

在抽象、概括“余数要比除数小”这个环节中,学生容易观察到现象,被除数不同,商不同,余数不同,但是除数相同。引导学生发现本质,为什么除数是4,余数是1、2、3。因为如果余数是4,或比4大的,说明没有分完,还可以继续换奖品,所以余数都比除数小,该教学活动设计很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明白发现“余数要比除数小”这个知识本身很重要,发现这个知识所用的“比较、观察、抽象、概括”的方法也很重要,而这种“举例说明、不完全归纳”的数学推理方法更是我们小学阶段常用的有效的推理方法,这种归纳推理方法是许多重大发现的开始。引导学生感悟数学的思想与方法,培养学生自觉运用这些思想与方法的意识,应渗透在我们日常教学的一点一滴中。

在初步概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反思,继续验证:是不是所有的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都具有这些特点呢?我们再来看看刚才分智慧星的时候出现的1组算式:

9÷3=3(张)

10÷3=3(张)……1(颗)

11÷3=3(张)……2(颗)

12÷3=4(张)

……

观察这组算式,猜想:继续分下去,如果有余数,会是几呢?在学生用自己兑换奖品这一研究素材中,学生理解了算理,掌握了算法,观察、概括出了余数比除数小的关系。这样的生活情境,绝不是为了创设而创设,而是真正起到了激发兴趣、联系生活、体验学习过程、感悟思想方法的作用。

著名华裔数学家项武义讲过这样一段寓意深长的话:“应该说,数学的广泛应用是‘小乘;而数学对优秀思维的养成,才是‘大乘。‘小乘独善其身;‘大乘普渡众生。”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勤于学习、善于反思,为孩子们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除数奖品创设
Thinking思考
除法中的简便计算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你会算吗——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为例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折磨人的奖品
余数比除数小
获奖名单看过来,奖品发放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