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之楷模 校之灵魂

2009-09-16中国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院士

中国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一所大学的水平和地位,是由学校教师决定的。中国农业大学有11位德高望重、贡献卓著的学界泰斗。他们代表着不同年代的农大人,他们与祖国共成长,与祖国共辉煌。

中国农业大学有11位教师,分别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在他们身上体现了:静,和,爱。静是一种心态——这11位院士,无论是战争年代的动荡,还是变革时期的浮躁,都没有动摇他们的理想、志向和抱负;和是一种气度——这11位院士,都是科学的领军人物,他们能够整合和带动一个个齐心协力、精诚合作、团结奋斗的团队;爱是一种动力——这11位院士,有着对事业的至爱,对学校的深爱,对人生的热爱,对学生的无比关爱。

从院士们的科学之路和风雨人生中,可以看到他们报国济民的崇高理想,历经逆境而矢志不渝的斗志,敢于创新而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立足实践服务社会的工作风范,不计虚名踏实奉献的人生态度。

11位院士的科学人生,是农大过去几十年发展的缩影;11位院士的精神风采,是农大人风貌的典型代表。他们是农大优良校风的集中体现,也是农大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讴歌院士们“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和“团结、朴实、求是、创新”的精神和传统是时代所需。面对历史发展的新阶段,面对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新要求,需要弘扬院士们所彰显的精神风采,他们是师之楷模、校之灵魂。

娄成后:厚德博学解民忧

娄成后,祖籍浙江省绍兴县,出生于天津。植物生理学家、生物物理学家、农业教育科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5年,获得“亚洲农业发展基金奖”和“中华农业科教奖”;1997年,荣获1996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陈嘉庚基金农业科学奖”。

1939年,在美国留学的娄成后绕道越南回国,赶赴昆明就任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植物生理室副教授。

1940年,娄成后与汤佩松、殷宏章、华罗庚等15名年轻科学家组织了一个学术交流集会。这种跨学科的学术交流,在当时直接产生了一批由不同学科科学工作者协作完成的科研成果。

新中国成立前夕,娄成后、祝宗岭赴任北京农业大学教授。20世纪50年代,娄成后系统地论证了植物细胞核物质穿壁运动与细胞间物质分配、运转过程的密彻关系。这一成果首次揭示与确证了参与胞间运动的成员不限于核物质,还包括了多种细胞质组分,从而摆脱了早期工作中仅能以核的动态为指标的局限性,并为澄清赝象与真象的争议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成为植物细胞间交通研究上的第二项突破。

1992年,虽已耄耋之年,他仍挂帅出任国家科委“攀登计划”主要农作物高产、高效、抗逆生理学基础研究项目的首席科学家,率领、组织一批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承担这项重任。

2008年初春,罕见的雪灾肆虐南方,农作物冻害严重。娄成后连夜与中国农业大学武维华院士、王学臣教授提出了实施以“育苗移栽”为措施的灾后农作物栽培应急建议,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认同。

石元春:根植泥土济苍生

石元春,湖北省武汉人。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主持黄淮海改土治碱项目,曾获199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等10多项国家和部委级奖励;曾获“陈嘉庚基金农业科学奖”、“王丹萍科学奖”和“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世纪70年代,黄淮海平原已经成了盐碱旱涝重灾区:“春天白茫茫,夏季雨汪汪。只闻漏雪声,不见粮归仓。”1973年,抱病主持北方抗旱会议的周恩来总理下了决心:科学会战,综合治理黄淮海平原。石元春拉上妻子、相约几位教师毅然来到了河北省的低产穷县——曲周县安营扎寨,开始了黄淮海平原的旱涝盐碱综合治理试点工作。

在进行大量的科研调查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他们总结出半湿润季风气候条件下“水盐运动”理论,大胆提出从地下碱水入手,“以浅井深沟为主体,农、林、水并举”的综合治理方案。

在石元春领导下,年轻的团队十几年如一日坚持实验。从此,实验区的土地一年比一年好,生态环境一年一年地改善,粮棉产量和人均收入大幅度增长,村里的破土房变成了新砖房,农民愁容换新颜。

1988年,石元春被任命为黄淮海平原综合治理国家科技攻关顾问专家组组长及项目主持人,1,000多名科技人员参加了这场亘古未有的大会战,治理范围涉及32万平方公里,耕地1,800 万公顷。

1988年,喜气洋洋的曲周农民走进了北京农业大学,向石元春报告喜讯:粮食亩产上千斤,年收入近千元了……曲周农民把一块汉白玉碑立在了校园,碑上刻着:改土治碱,造福曲周。

李季伦:桑榆如金霞满天

李季伦,河北省乐亭县人。微生物学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3年,获农业部优秀教师奖;1986年,获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1989年,获国家级五一劳动奖章;1990年,获全国农业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1949年,李季伦调入北京农业大学任教,开始了他的科教生涯。1958年,在国内他首次研制成功的植物生长激素——赤霉素,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1959年,李季伦提取了100克赤霉素结晶在德国莱比锡博览会上展出,使得国外专家十分震惊。1987年,李季伦又研制出赤霉素有效成分GA3含量达90%以上的产品,被国家列为食品级产品,用于啤酒酿造业,还打入了国际市场。

1985年,李季伦成功研制防治鸡、兔、羊羔、犊牛等动物球虫病的“莫能霉素”。这一研究成果打破了在国际上一直被美国垄断的局面,解决了国内养鸡等行业生产中的一大难题。

此后,李季伦又成功地研制了预防鸡球虫病效益更高的“马杜霉素”、防治动植物寄生虫病的“阿维菌素”和“伊维菌素”等微生物制剂。其中,“伊维菌素”以其突出的效果被誉为近代超级抗生素。

1980年6月~1982年6月,李季伦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生化系固氮中心实验室进行合作研究。他在研究固氮酶催化机制时,否定了当时国外学者所提出的固氮酶可催化不依赖N2的HD形成的论点。回国后,又指导研究生研究了固氮酶催化放H2的机制,提出固氮酶的双位点放H2的假说,得到国际固氮权威Burris的认可,认为这是对固氮机理研究的重要贡献。Burris在给北京农业大学校长的信中称:“他是你们国家的优秀代表。”

吴常信:“动物世界”科学家

吴常信,浙江省嵊县人。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理事长,世界“遗传学应用于畜牧生产大会”国际委员会委员。现任世界家禽学会中国分会主席,中国马业协会理事长,北京市人民政府顾问。

1957年,吴常信以优异成绩留校任教。1970年初,吴常信参加了北京市黑白花奶牛的育种工作,这成为他早期从事科研工作的标志性项目。接着,他运用数量遗传学理论和现代育种技术,研究出从商品鸡中育成纯系和配套系种鸡的理论和方法,育成了生产性能高、生活力强、遗传稳定的优良白壳蛋鸡种。

1983年,吴常信参加了国家“六五”科技攻关项目——美利奴羊新品种的选育,并主持内蒙古“良种细毛羊主要经济性状遗传参数的计算与应用”这个子课题。课题组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绵羊育种资料数据库,成功地测算出细毛羊主要经济性状的育种参数,对种公羊进行育种值排队并制定了选择指数。

1986年~1998年,为了研究畜禽遗传资源保存的理论与技术,吴常信从理论到技术、从宏观到微观,阐明了畜禽遗传资源保存的理论,分析了影响保种的遗传因素,提出了保种的优化设计,解决了保种群体的大小、世代间隔的长短、公母畜禽最佳的性别比例和可允许的近交程度等一系列群体遗传学的理论与方法问题,对我国和其他国家的畜禽遗传资源的保存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同时,他还将“攻关”的目光瞄准了节粮小型蛋鸡的选育研究项目。经过8年的选育,他成功地将法国“明星”肉鸡中的小型基因(dw)引入中型褐壳蛋鸡,育成了小型蛋鸡纯系,对我国利用有限饲料资源生产更多的鸡蛋有重要意义。

陈文新:踏遍青山为中华

陈文新,湖南省浏阳县人。土壤微生物学及细菌分类学家。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文新将科研锁定在根瘤菌——豆科植物共生体系上,先后主持国家科委、国家自然基金委一系列课题及国际合作项目。

陈文新是革命烈士的女儿,她的父亲陈章甫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湖南学运和工运的领导者之一。

1959年,陈文新从苏联留学回国后,进入北京农业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她选择了既艰辛耗时又偏僻生冷的研究——肉眼不可见的神奇生物——根瘤菌。

20世纪70年代,陈文新带领100多人,开始在中国的土地上进行豆科植物根瘤情况的调查和采集工作。20多年来,他们对32个省700个县市,不同生态条件下的各种豆科植物结瘤情况进行挖掘调查,采集植物根瘤标本10,000多份,其中300多种植物结瘤情况未见记载,入库保藏根瘤菌8,000株,菌株数量和所属宿主植物种类之多居世界首位。建立起目前世界上菌株最多、其性状信息最丰富的根瘤菌资源数据库。

陈文新率先在我国建立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细菌分子分类和数据处理程序实验室,确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根瘤菌分类、鉴定技术方法,描述并发表根瘤菌新属两个、新种25个。大量枯燥、繁琐的重复性实验,陈文新一做就是8年,终于发现了第一个新属——当时世界已知的第四个根瘤菌属。该菌被命名为“中华根瘤菌”,这也是第一个由中国学者发现并命名的根瘤菌属。陈文新在祖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中挖宝探秘,使中国的根瘤菌分类研究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数十年的执著探索,陈文新总结了4点做科研之道:踏实、勤奋、认真、求新。

曾德超:犁铧拓野开新田

曾德超,海南省琼山县人。农业工程与农业机械化专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和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

1952年2月,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正式开学,曾德超任教授兼这个学院唯一的农业机械化系系主任,成为这一学院的创建人之一。1978年,曾德超出任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副院长,兼任学院学术和学位委员会主席,主管教学、科研和外事工作。

1957年,曾德超发表了有关犁的牵引调整的学术论文,提出了平衡稳定的条件和减少耕作阻力的途径;1963年发表了按翻土曲线变化规律设计滚伐犁曲面的论文,提出了更为合理和直观的几何绘图设计法;1970年发表了《犁体曲面设计的数学解析法》,试图以解析式表达犁体曲面以便进行优化;1982年~1988年期间,采用以土迹线构成犁体曲面的途径,实现了犁体曲面优化的设计方法。样机获得了“常速高速通用优化犁”的国家专利。

考虑到犁耕具有较大的牵引阻力等缺点,曾德超致力于对既保留犁耕良好的耕翻性能,又比犁耕的牵引阻力小得多的耕具——旋转翻垡犁的研究。这一成果于1987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曾德超在国内外首先建立土动剪强、动摩擦方程和切土动力模型,并编撰了《机械土壤动力学》专著,为土方机械耕挖加工领域的技术进步提供了基础。他开创农田建设和土壤耕作水热盐气定量效应与调控工艺领域的研究,发表系列论文并提出“集雨蓄水耕作”,农场生产经营与资源、生态、环境综合管理,节水、变量、保护、培育等技术符合农耕制的中国型可持续农业工程技术解决方案。

曾士迈:“植物医生”护新绿

曾士迈,原籍湖南省湘潭市,出生于北京市。植物病理学专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国植保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理事长和亚洲植物病理协会主席。

1948年,曾士迈在北京农业大学毕业留校,从事植物病理学教学和研究工作。1951年~1958年,他研究烟草病害,每年带着学生开展生产实习,去河南、山东、安徽3大烟草种植区调查。从1958年~1964年,他研究小麦条锈病,跑遍了山东、山西、河北、河南、湖北、四川、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等省区的80多个县。这期间,通过大量的实地考察,他逐步形成“小麦条锈病大区流行和流行区系”的概念和理论,也开始思考“品种抗病性丧失”的问题。1962年,他发表的论文《小麦条锈病春季流行规律的数理分析》,开创了定量研究的先河。

20世纪70年代,曾士迈在国内率先将系统分析和电算模拟方法引入流行学研究,研制出了国内第一个植物病害流行模拟模型——小麦条锈病春季流行模拟模型(TXLX)。90年代,他又研制出小麦条锈病大区流行和品种——小种相互作用计算机模型PANCRIN。这个模型,在1988年东京第五届国际植物病理学大会上引起了重视。曾士迈带领他的课题组还研制出稻、麦、蔬菜方面多种病害模拟模型,并逐步从单一病害发展为多种病害乃至病虫害的综合模型,以及从时间动态到空间动态,再到损失估计、品种药剂效果和防治决策模型。这些模型与国外同类模型相比,在系统结构和实用性上都有独到之处。

曾士迈不仅是中国植物病害流行学的创始人之一,在研究植物水平抗病性、小麦条锈病定量流行学和大区流行规律及其计算机模拟等方面有突出贡献,很多人形象地把他誉为“植物医生”。

汪懋华:情注沃土生奇葩

汪懋华,农业工程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

1962年,汪懋华以全优的成绩获得了苏联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回到祖国开始了人生的新历程。

20世纪60年代,他经常到地方和农场进行农村电气化和电能在农业中应用技术的社会调研,主动带头组织教研室教师到京郊农业科技综合试点村蹲点,思考如何开展实用工程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研究。他认真考察当地农村的实际需求,成功研制了“无塔式自动化供水系统”,因陋就简地让村办养殖场和村民用上了自来水。这项研究成果引起了当时北京市科委的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了现场观摩推广会,并印发宣传资料向全国各地区养殖场、卫生防疫部门和部队营区推广。后来,北京市自来水公司将这一设计理念进一步完善,形成了产品化的“压力罐式自来水供水系统”在全国推广后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评价。

同时,根据试点村农学、畜牧专家提出的要求,合作实验研究成功的可有效控制病毒传播的甘薯电热育苗控制技术和很具创意的养猪场电围栏实用技术在京郊示范应用。在基层农村,汪懋华与一批农学、畜牧专家密切合作,为如何将传统农艺与现代实用工程技术结合开拓了思路,为后来取得若干应用推广研究成果埋下了伏笔。

汪懋华数十年科研工作,硕果累累。如今,这位七旬老人依然精神焕发,每天工作不少于12个~13个小时,他说:“我不知道自己能作多少贡献,还是要每天老老实实地工作。”

戴景瑞:愿为人民做点事

戴景瑞,辽宁省海城人。玉米遗传育种学家。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被评选为“全国优秀教师”和“北京市优秀教师”;曾获得“农业部突出贡献专家”和“全国农业科技大会突出贡献个人”称号。

1963年,戴景瑞在北京农业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他研究遗传学,而玉米是遗传学里最好的研究材料,从此他便与玉米结下了不解之缘。

20世纪60年代,戴景瑞首先实现我国玉米双交种三系配套用于玉米种子生产。70年代育成“农大54号”,此后相继育成“P138”、“综31”和“农大60”等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杂交种10余个。

“九五”期间,戴景瑞主持了“863计划”转基因抗虫玉米项目,培育了我国第一代转基因抗虫玉米新品种;主持国家“九五”玉米育种攻关专题和农作物育种材料及方法加强专题,共育成10余个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优良玉米新品种。他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倾斜项目,从分子水平阐明玉米C型不育与小斑病C小种专化感病性的机理,利用细胞工程技术培育抗C小种的雄性不育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率先在国内利用分子技术研究玉米杂种优势,定位了若干个控制玉米产量性状的QTLs。

1997年,高产玉米新品种选育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玉米遗传转化体建立获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二等奖,玉米新品种“农大60”选育和推广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9年,参与育成的玉米新品种“农大108”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1年,玉米自交系“综3”和“综31”的选育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2年,玉米新品种“农大3138”的选育与利用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玉米自交系“综3”和“综31”的选育与利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武维华:只愿躬身静耕耘

武维华,山西省孝义人,出生于山西临汾。200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首都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首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7年,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和“何梁何利基金科技与技术进步奖”。

从1978年3月进入大学学习植物生理专业开始,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武维华一直在植物生理学研究领域默默耕耘。近10余年来主要从事植物细胞信号转导分子机制、植物细胞跨膜离子运输调控机制、植物高效利用养分及抗逆的生理及分子遗传调控机制等方面的研究。

1994年从美国留学回国后,武维华在研究领域不断取得新进展,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但社会媒体上鲜有武维华的身影——他几乎谢绝了所有媒体的采访。他的理由很简单:“我们这个行当与别的不同,最需要的是静静地做事。”

1980年8月,中国科学家曾在《细胞》(国际公认的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顶尖杂志)发表过一篇论文。此后却迟迟不见中国大陆的第二篇论文。2006年,在习惯了争分夺秒埋头工作,习惯了甘于寂寞专心科研的武维华的带领下,其研究团队取得的科研成果在《细胞》杂志发表,轰动一时。

他领导的团队对植物响应低钾胁迫及钾营养高效的分子遗传及生理生化机制进行了多年研究,其成果揭示了调控植物在低钾胁迫条件下高效吸收钾离子的分子调控网络机制。

10年磨一剑的艰辛历程,武维华却从不提起。2007年5月,在中国农业大学举办的“博士讲坛”上,是他的弟子陈利清等4名博士,讲述了这篇文章背后的故事。

李宁:克隆世界响惊雷

李宁,江西省南昌人。200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曾获“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成就奖一等奖,“863计划”先进个人,WCGALP青年科学家奖,首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中国遗传学会“李汝祺优秀动物遗传学论文奖”。

有人说:“‘两弹一星,十几年的寂寞只是为了那一声巨响。”李宁特别欣赏这句话,他常常用此鼓励、鞭策自己和团队:“没那一声巨响,谁知道我们?”

1996年7月5日,克隆羊多莉在英国诞生。1997年2月,李宁与“克隆羊多莉之父”伊恩·维尔穆特进行了一次交谈,从此他决定投身克隆研究。

10多年来,李宁将自己的兴趣与国家的需求相结合,在克隆研究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002年4月,李宁课题组克隆出我国第一头冀南牛。同年10月,又成功克隆出一头体细胞克隆胚经过玻璃化冷冻技术处理的高产黑白奶牛,标志着我国体细胞克隆技术迈上了新台阶。

2003年3月,李宁课题组成功获得中国第一头体细胞转基因克隆牛。同年10月,又获得世界上第一头转人岩藻糖转移酶基因的体细胞克隆牛,并开创了用冷冻卵母细胞克隆成功的先例。

2005年8月,中国独立自主完成的首例体细胞克隆猪在李宁课题组诞生。

2007年5月,李宁课题组培育的首批体细胞克隆哥廷根医用小型猪诞生。这项研究还首次在国际上成功实现了同一移植受体内进行不同品种和不同类型克隆胚胎的混合移植。

目前,李宁课题组正在开发一套“傻瓜克隆技术”。他们开发这套方案的初衷是,作为高校研究人员,应当把精力集中在前沿的研究项目,而克隆技术应当规范化、“傻瓜化”,让没有经过长期专门训练的普通技术人员都能使用。

如今,在克隆领域,李宁已经能够和世界最前沿的科学家对话。

(执笔人:何志勇)

[责任编辑:常 晶]

猜你喜欢

院士
《院士的中学时代》(第三辑)
《院士的中学时代》(第二辑)
顾诵芬:“90后”双院士
《院士的中学时代》(第一辑)
院士也该有个“卸套”的时候
新当选院士
院士
精确与误差
院士违反科学道德将被取消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