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德育教育落实策略

2009-09-16罗海蛟姜春晖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16期
关键词:长大育人德育

罗海蛟 姜春晖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每一位教育者都对学生的德育有了新的认识。教育局都设立了专门科室专抓德育,学校德育副校长也纷纷登场,德育干部培训会一直没停。可是,由于缺少符合教育现状的落实途径与管理机制,效果甚微。管理机制问题主要与德育本身效果反馈的滞后性有关。参加几次活动、几次谈心都可以管理量化,但是对学生的教育效果却不能有具体指标量化。

落实途径问题是关键。“教书育人”的提出,并非先人认为教书比育人更应作为教师的第一职责。先人对于教师责任专门论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其实更包涵着传授做人道理的意思。但是“教书育人”表明:“书是道的重要载体,教师需要做的是用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更应该通过教书去达到育人的目的,离开了教书,育人就变成了口号,效果也会事倍功半”。关键点在任课教师和课堂,任何偏离这两点的努力都是片面的。

认真落实教学的中心地位,才能促德育落实

德育教育是首要的教育任务和落脚点,但实践中,往往出现欲速则不达的现象。对于完成有些事情并非单刀直入效果会好,教育学生,与学生谈话也是一样,有时迂回些更好。规范办学行为,落实国家课程标准的前提下,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在时间少、任务重的情况下,督促教师科学地提高质量,途径之一就是与学生做好沟通,对学生进行深入的思想教育,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内容。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的认真落实,会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美育、体育的教育和对学生阳光健康心态的引导。

加强师德和心理培训,确保教师摆正教育心态,提高教育质量

当前“待岗”“下岗”等词语介入教育界,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影响狠大。让教师突然感到不能那么无私地奉献,教育开始变的浮躁和急功近利,大大影响了学生的德育教育的开展。积极进行教师师德教育,促进教师的责任心和教育理想,使教师在这个浮躁的世界中保有自身的冷静与从容,通过教学把自己的智慧和美德导入学生的灵魂深处,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给教师一个好的心态和工作环境,当教师感到强烈的生存压力,为谋生而费心、急功近利时,真正意义上的德育不会存在。

加强教师专业培训,加快教师专业成长

让教师在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享受成长的快乐。一个快乐的人才可以传递快乐,才可以培养出性格开朗、品德高尚的学生。有研究表明一个人生活在快乐、轻松的环境中,对于不良行为的抵制力明显强于孤独、忧郁的人。

从生活实际出发,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抓好主题活动教育

现在的主题教育一般是,理想教育、感恩教育、生命教育……在做这样的主题教育时,应该结合学生生活场景,从细小处培养学生的“爱”。学生幼小的心灵如果没有爱的滋润,教育是失败的。如可以设计主题教育活动:“记录父母一周为我做的事情,然后为父母做同样的回报”。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感受父母的爱,接受父母的爱,回报父母的爱,珍惜与父母的相聚。一个连父母都不爱的人,何谈道德高尚!由此展开相应的“大爱教育”,他人、朋友、社会的爱与责任教育。再如进行“书中对父母爱的描述感悟”主题活动。有的学生在讨论到“当孩子收到父亲礼物时笑了,当父亲收到孩子礼物时却哭了”这句话时,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到了父母对于儿女成长的感动和儿女在亲情呵护下快乐地成长,并且认识到了爱的表达意义,更知道了爱的很多表达方式。

“家”是最好的德育场所

父母是儿女的第一任教师,从小到大,父母的一言一行,看事的角度,做事的原则,都会对儿女产生深远的影响。学生在敌意中长大,会学会斗殴;在嘲笑中长大,会变地自卑;在鼓励中长大,会学会勇敢;在安全中长大,会学会信任;在公平中长大,会学会竞争。每一个家庭都应该用爱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构建健康成长的环境。

德育教育,有些时候应该是“德育渗透”更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应该成为德育教育的最高追求,而不要用所谓的评价来衡量教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教育本身就应该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交流。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路山中学)

猜你喜欢

长大育人德育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快快长大
我长大了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