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009-09-16唱秀霞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16期
关键词:史实大胆创造性

唱秀霞

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当务之急。笔者谈谈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做法。

创新意识的培养

马斯洛说:“创造性首先强调的是人格,而不是其成就。自我实现的创造性强调的是性格上的品质,如大胆、勇敢、自由、自主性、明晰、整合、自我认可,即一切能够造成这种普遍化的自我实现创造性的东西,或者说是强调创造性的态度、创造性的人。”根据初中学生具有好奇性心强、接受能力强、可塑性强的明显特点,教师应让学生感到进行大胆想象、智力冒险是合理的,培养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有意识地提醒学生成为创新性人才、独创性人才。如以讨论、辩论等形式,使学生各抒己见,想人之所不想,见人之所不见,做人之所不能,从而优化学生的创新心理环境,激发他们想象的冲动、联想的新颖、思路的开阔。每一堂课,笔者都要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大胆地想、问、辩。刚开始绝大部分学生胆小,也不知如何提出问题,笔者就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大胆作答。只要能积极思考回答,不论答案正确与否,都给予表扬或肯定。这样,课堂气氛活跃,思维打开,学生掌握的不仅仅是书上的内容,还将课外知识、已学过的其他知识联系起来,融会贯通,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许多学生能在教师引导下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对学生的关心、尊重及尽责的美好情感,促使学生内心产生积极效应,从而转化为创造性和内驱力,激活他们的思维主动性、创新性,有效调动潜意智能,并使之成为创新意识的策源地。

教学生会学,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教师应该教会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亲自获得知识,乃至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有人把学生的“学习”明确解释为“学习如何学习”。显然,掌握学法是现代社会教育科研的新潮流,是当今世界教学改革的新趋势,也是现代教学论的新思想。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的真正含义是教师“教”学生如何“学”,应把示范价值的教法转化为学法。教师只有让学生学会读书,才能传授打开信息之门的钥匙;只有掌握学习的方法,才是步入攀登科学巅峰的阶梯。

例如世界史中有关改革的问题。日本、俄国等国发生过重大的改革,笔者重点分析“大化改新”的原因、内容、影响,使学生理解“大化改新”使日本历史发生转折,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促进社会的发展。那么在以后学习“明治维新”的时候,笔者就让学生参考“大化改新”,分析其原因。学生以分析“大化改新”原因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作借鉴,从而得出:由于封建统治的危机,阶级矛盾尖锐,内忧外困。同时辨出两者的不同:前者是奴隶社会的阶级矛盾尖锐,后者是封建社会的内外交困的危机。

每当讲完同一类问题时,都要总结出这一类问题规律性的东西,分析共性和个性。当讲完所有改革时,笔者引导学生思其共同原因。不少学生能归纳出“落后的制度阻碍社会的发展,导致危机的出现”,能够从现象分析到本质。通过实践,笔者认为,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知识,而且要教给学生会学知识。学法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形成,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感性到理性,由模糊到清晰,由生疏到熟练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教会”到“学会”,再到“会学”的过程。只要让学生自己“会学”,才能使学生终身受益,在人生的征途中源源不断地汲取时代的“活水”。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标新立异

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始,有利于启迪学生的创造潜质。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在此基础上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在学习“三国鼎立”时,对于神机妙算、遇事先知的诸葛亮,笔者认为教材只从正面谈到他的智慧、才能,而历史上的诸葛亮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超人,他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当笔者这样说以后,学生立即来了兴趣,各抒己见。有的学生提出诸葛亮的不聪明之处:用人多疑,不会招贤;事无大小,亲自过问;缺少勇气和判断。学生通过积极思考,提出疑问,这一行为本身就蕴含创造思维的火花。为此,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大胆提出问题,不唯书,不唯上。

“标新”和“立异”都是一种创新,它的关键在于“新”和“异”,实际上就是一种创造。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在“新”和“异”上做文章。当然,“新”和“异”并非随心所欲,毫无根据。教师要引导学生尊重史实,进行科学的符合实际的评价、判断,不能为创新而创新,哗众取宠。

尊重史实,大胆思考

历史教学不能对史实进行篡改,也不能将史实进行歪曲,在教学中必须做到尊重历史事实。但是,尊重历史事实并不等于照本宣科。鼓励学生大胆独立思考,敢于标新立异、反弹琵琶,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如在讲授明末农民起义和清军入关的相关内容时,如果只把农民起义的成与败,清军入关与清朝实现对全国的统一等内容进行介绍,那么学生难免就会觉得没有学到什么东西。但如果在教学中能和学生一起对明末农民起义等事实进行一种假设思考,例如向学生提问:“如果李自成起义军能在攻入北京后迅速扫清明朝的残余势力,那么起义的结局如何?”并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大胆的思考,提出他们各自的不同意见和看法,只要他们的分析有道理,教师就进行肯定和鼓励,并教育学生敢于质疑历史结论或权威论证。通过这样的教学,就能使学生巩固所学历史知识,也锻炼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

再者,历史教学形式应该多样化,因课而异,因材而异,因人而异。变化多样的教学形式往往能给学生以新的刺激感,形式活跃的课堂氛围,给学生发挥聪明才智提供适宜的载体。在这方面,笔者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创造。有时把讨论引入课堂,让学生阐述观点,说明道理。例如,结合史实,讨论秦始皇的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有时也围绕一些史学界尚有争论的问题,把学生分为正方、反方,进行辩论。

(作者单位:河北省卢龙县卢龙镇中学)

猜你喜欢

史实大胆创造性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我家的大胆蜗牛
大胆玩创意
突出重点 大胆创新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大胆撞色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对八路军留守兵团几则史实的考证
中国工农红军第17军史实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