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
2009-09-16杨松竹
杨松竹
建设创新型社会是我国现阶段社会建设的重要课题,在如何形成持续的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的过程中,小学阶段的教育至关重要。这一阶段基础性的教育涉及培养一个人对创新的基本观点、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等方面。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曾手书“一切为了儿童”,即道出关注下一代发展的深刻命题。
学前教育学家福禄培尔在其著名的《人的教育》中提到一起因小女孩伊迪丝认识礼品盒上“OPEN”的第一个字母“O”而引发的诉讼案,伊迪丝的母亲用“剪掉天鹅的翅膀”来比喻幼儿园不当的教育行为,因为她认为提前教孩子认识“O”,致使孩子想象力受损。丰富大胆的想象使创新成为可能,但在教育的过程中,人必须要学习和掌握社会共享的符号的意义,帮助他们与社会之间完成相互的交流和正确的理解。在持续积累的学习中,学生越来越多地确定对某一事物的想象的边界,那么如何在人们学习越来越多的知识,即形成对一些事物的固定看法时仍保持旺盛的创造能力,就需要重视对创新思维的培养。这种创新思维不仅指儿童天马星空、无拘无束的爱想象的本性,更是在接受教育后所形成的科学的思维方法。
那么,什么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指对事物间的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从而创造出新事物的思维方法,是一切具有崭新内容的思维形式的总和。一切需要创新的活动都离不开思考,离不开创新思维,可以说,创新思维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开始。创新思维是思维的高级形态,因此既有一般思维的基本性质,又有其自身特征。
在小学教育阶段,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第一,帮助学生打破创新思维的障碍之一——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来自对权威的认同或是从众心理等方面。比如,有一道经典的案例是说,教师给学生出一道题目,说在一条船上有75头牛,有32只羊,问船长的年龄有多大。好多学生给出的答案是75减32得到的43,但牛羊的数量和船长的年龄并没有必然的关系。这就是学生陷入认同权威的思维定势的陷阱,学生相信既然是教师出的题就一定是有解的,他们就不顾真实的联系给出一个答案。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权威形象的代言,就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向教师的看法提出挑战,培养学生“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学习态度,即培养学生以真理为准的学习态度。
第二,要打破思维惯性。这里也有一个案例,教师问学生有一个聋哑人去五金商店买钉子,他做敲打的动作,人家就给他一个锤子,他摇头,继续比划,后来售货员递给他钉子,他就高兴地点头。然后,教师又问一学生,如果有一个盲人要买剪刀,怎么用最简洁的方式表达。学生回答说可以用这个动作来表示,即用手指做出剪刀来回闭合的动作。全班学生都赞成,教师就说,不必这样比划,他虽是盲人,但仍会说话,直接说要买剪刀就可以。案例提示的学生受思维惯性影响的例子,在教学过程中更是屡见不鲜。那如何打破这种惯性呢?这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养成严谨的思维,并把这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维融入教学之中。对每一个问题都去认真分析其成立的前提条件,避免“想当然”的经验主义,继而确定要采取的方法。培养学生打破思维惯性,具体分析问题所处的具体情形,是马克思哲学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方法论上的应用,这种思维的养成会让学生受益终生。
第三,要打破思维封闭,打破只采取顺向思维的思维方法,即按照常规逻辑推理的方法,要把思维打开,采取多向思维法,包括逆向思维、转向思维(包括前向思维、后向思维、由上而下的思维、由下而上的思维)、借脑思维(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问题,借助别人的思路思考问题)等。在教学过程中,语文和数学都为培养学生逆向思维提供很好的案例,比如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在讲述这个故事时,教师可以从逆向思维的角度让大家重新学习这个故事。比如,当有个小孩落水后,其他小孩沿用常规的思维方法,想把落水者从缸中拉出,自己很难办到就跑去叫大人。但落水小孩生命垂危,这时司马光就打破常规,把缸砸破,让落水小孩得救。这就是创新思维的应用。
在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过程中,可以借鉴李开复提出的思维方法,即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认真思索5个问题:为什么是这样?有没有别的方法来看这个问题?学这个有什么用?我来试试看?我爱做什么?
教育的根本任务并不仅是“传道”,而是培养学习的能力;并不仅是“解惑”,而是从经验中得到领悟;并不仅是学习创新,而是掌握创新的方法,创新思维就是打开无穷的创造力的钥匙。毕竟,知识、问题和创新是没有尽头的,唯有掌握方法才能让学生以不变应万变,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作者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杨大城子镇第一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