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仁者”才“无敌”
2009-09-15程万军
程万军
“仁者无敌”源自孟子语录,一直被历代朝野所推崇,但纵观历史,最终胜利的却往往属于狠角色,而不是什么仁者。这是为什么?
孔子手下72贤,个个都是“仁者”,但他们不仅没有做到“无敌”,反而个个都令人怜悯。从内敛的颜渊到豪爽的子路,一个营养不良而死,一个打不还手而亡,最终都成为可怜的人物。尤其是子路,居然在被政敌攻击之时,顾帽子不顾命,他谨守礼法,想整冠之后再走,然而敌人并没有等他,于是瞬间就被剁为肉酱。
由此可见,无力的“仁者”何其悲!“仁者”通达讲礼,但生死之际,礼和理却是帮不上忙的。帽子是否系好,是贤人在乎的,而命是否保住,大概是顾不上的。“君子死而冠不免”,仁者的可怜略见一斑。一个对自己的生命都不能负责的“仁者”,又怎能无敌呢?
尤其是兵荒马乱的年代,“仁者无敌”更是虚无荒谬,仁义也远不如刀枪棍棒管用。而相信“仁者无敌”鬼话的贤人,大都成了无谓牺牲的可怜虫。譬如在春秋那场著名的泓水之战中,“仁者”宋襄公奉行先贤风范,拒绝对集结中的楚军迎头痛击,单等人家排兵布阵完毕之后再交战。结果身负重伤,一败涂地,最后死于伤口并发感染。
其实就宋襄公本人来说,他的确是大老实人一个,个人品德无可厚非。但是在春秋乱世中,他不切实际地把仁义滥用在敌军身上,导致在政治、军事斗争中处处被动,以致数次受辱,酿成悲剧。宋襄公之仁,并没能令他成为无敌的霸主,却令他早早牺牲,徒留千古笑谈。
事实上,没人害怕软弱的仁者,所谓“仁者无敌”,只是软弱的仁者聊以自慰的诳语。
正人需力,岂可无威?以德服人者,往往只是感动,并非折服与撼动。因为道德之力极其有限,贤人之威遂难生成。
以道德之力感动他人容易,但撼动他人则非道德之力所能及。故以德服人者并非都能做到以德正人,那需要德以外的实力。
对“仁者无敌”最心领神会的人,当数孔子推崇的周文王,孔子言他“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但是,方圆不过百里的周国,如果只修仁政,而不修兵甲,很难想象可以“宾服诸侯”,不断扩张势力,最终打败强大的商纣。
其实,以仁者自居的周文王心里明镜一般:仁者的大旗背后,是秣马厉兵,积极备战。周文王兴周灭商,周武王取代残暴的商纣,靠的是战斗力而不是道德说教。
聪明的仁者知道“德”只是一面旗帜,用来号召与聚敛人气,但如果主宰大局,仅靠德肯定不能成事。德生感动,但不能生威,真正的威需建立在实力基础之上,在逝去的岁月,它主要表现为政治实力与军事实力,即权力与战斗力。
如果一个仁者不能掌握绝对的权力、具备足够的战斗力,那么,纵然德行造化有多么深,世间对他的赞誉有多么高,也不可能生成绝对重量级人物!
可见,厚德载物是美德,但有德无威就只能是软弱。所谓“仁者无敌”出自强者口中,是一句聚众的口号,但倘在弱者口中,就只能是自欺欺人的诳语。
编辑石用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