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地产“窝案”手记

2009-09-15张晓晖

博客天下 2009年20期
关键词:窝案贪官重庆市

■文/张晓晖

重庆地产“窝案”手记

■文/张晓晖

■http://home.eeo.com.cn/bbs/viewthread.php?tid=209535&pid=334928&page=1&extra=page%3D1

除了那些已经查实的行贿,我还查到了很多公司,当然我不便于公布,也无法公布。因为案子已经判了,该审的都已经审了。

国家大事

始自2007年7月的重庆地产“窝案”,一年内8名厅级干部落马,涉案官员为重庆直辖以来之最。直到2009年3月,此案依然余震不断:2月23日9时10分,此案中涉案的重量级官员,重庆市规划局原局长蒋勇,站上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法庭,与他同时受审的,还有与蒋有情人关系的唐薇;3月3日,重庆市规划局原党组成员、规划展览馆原馆长查红,则在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受审。

人民记忆

2月底的重庆正是倒春寒,外头还有点冷,我顶着风跑来跑去,为了一些不相干也不认识的人。重庆地产“窝案”开审到现在,总算进入了尾声,这意味着我可以不用一天到晚找人打探贪官的消息。

2月23日,“窝案”中最重要的蒋勇案“悄悄”地在重庆一中院开了庭。开庭前我还曾跟同行们猜测:到底蒋勇案重庆方面是会选择在两会之前,还是两会之后开审。

这的确令我想起2007年在上海跑社保案时的情景,我记得审王国雄(王是上海社保案中第一位“公开”受审的官员)的时候也是这样,静悄悄的没有任何征兆。那天我去上海一中院的时候,本来以为跟香港拍电视剧一样,门口会黑压压的一片全是媒体,结果除了我们之外,一家媒体也没有,我带了个实习生,被法院拒于门外,下着大雨,我们东一脚、西一脚的踩在水坑里。

重庆地产“窝案”要稍稍好一些。“风起云涌”(当地民间俗称)中的前三位,唐文锋、梁晓崎、黄云都是公开审理,这里的“公审”,是指允许媒体旁听,唯独蒋勇一案,重庆一中院的大门外倒真是黑压压的一群记者,一个都不让进。而蒋勇案又是最吸引众人眼球的,他是跟高院定义的“特定关系人 ”(情妇)同堂受审。

就这样,蒋勇案在两会召开的前夕,公开审理了,法院那边意思是旁听人很多,媒体就没份了,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羡慕那些国外的同行们,至少,旁听席上能够有个座位,而我们只有在门口的冷风中备受煎熬。

重庆地产“窝案”起源于渝中区原副区长王政,2007年12月传来法院宣判的消息,是死缓,贪了近1000万。

↗2月23日,市民逗留在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大门前关注蒋勇案的审理。

我是2007年下半年到的重庆,跑完上海社保案之后,又赶巧碰上了重庆地产“窝案”。报纸上,百姓们看到的是政府公审公判大贪官,深感痛快,可是又有几个人知道案件背后错综复杂、千丝万缕的关系呢?说白了,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楚,这些个个都被判了死缓的贪官,究竟贪了多少钱,究竟还有多少人受了贿。

简单举两个例子。一是重庆地产“窝案”的排头兵—王政案,被判死缓的时候,重庆有关方面私下透露消息,说是要抗诉,都死缓了还抗诉,这不意味着立即执行吗?后来中纪委督办,案件越审越深,抗诉一说不了了之。因此见报的判决是死缓,而百姓也觉得大快人心,觉得重庆方面反腐之力确实不同寻常。

被判了死刑的倒不是地产“窝案”中的诸位贪官,而是一个名叫晏大彬的人。晏大彬乃巫山交通局局长,媒体报道晏大彬是重庆三峡库区有史以来第一贪,贪了2000多万,尽管晏大彬退清了所有赃款,但还是没有能够保命,法院判了他死刑,并且是立即执行。

其间有个小插曲。重庆当地媒体广为报道的晏大彬出事缘由—贪官所在小区楼上住户做防水试验(或者是修水管),叫物管打开晏大彬的房间,然后发现巨额现金,立刻报了警。

对此,我觉得中国老百姓还是比较好忽悠,媒体也实在太爱粗制滥造,如此不符合日常逻辑的假新闻,竟然说得跟真的一样。

不合逻辑之处有二:一是晏大彬在房间里面放了巨额现金之后,又放心地把钥匙交给了物管,这样物管可以方便楼上的住户“修水管”或者做“防水试验”;二是楼上的住户,不合常理地进入到陌生人的房间,发现巨额现金之后,激动之余,立马想到应该请警察叔叔也来看看这堆钱。

晏大彬出事的时间,正是重庆当地召开两会的重要时刻。此时亦有诸多联想,传到了记者耳中,包括这些钱是不是晏大彬用来跑官买官的,或者是他到底要用来做什么。尽管晏大彬如数退清了赃款,但是此案或许是因为没有中纪委的督办,因此晏大彬最终成了一名刀下亡魂。

地产集团原董事长王斌受审的时候很安静,也许是组织上已经有过交代,总之,法官问什么,王斌就答什么,非常配合,倒是他的亲属,在旁听席上哭得厉害,最终实在呆不下去,只有退场。

规划局原副局长梁晓琦,也就是蒋勇的副手,出事之后,我跑到他家楼底下蹲了两个晚上,从下午6点到晚上9点,希望能够有什么人来,或者有什么家属过来,可以了解相关情况,结果空手而归。

不过后来的经历,还是证明那两个晚上的探寻,还是比较值,走的时候我在他家信箱留个了纸条,开审前,果然有其亲属打电话来,不过接下来获得的信息倒没有什么价值—他们自己也在等“组织”上的通知,不知道梁晓琦究竟什么时候开审。

上图依次为重庆地产“窝案”中涉案人员梁晓琦、晏大彬、唐薇。

在这些案件受审的过程之中,都有一个相似的特征,那就是组织上已经对法院、检察院和贪官本人已经有所交代,审判在这个交代完毕之后,方能进行。

我一直以为上海跟重庆,沿海与内陆,发达与欠发达地区,审判贪官的方式,也应该有所不同。结果令我大失所望,上海社保案与重庆地产“窝案”,几乎没有什么不同之处,唯一的区别就是,前者受审官员级别很高—中央政治局委员;而后者仅仅是一名厅官。

还有很多细节,最终也只有写进采访手记里。比如蒋勇在建设部工作的经历,蒋勇与人大教授夫妇共同买卖ST盐湖,疯狂获利的炒股经历,就蒋勇个人工资而言,他无法成为ST盐湖的第五大流通股东,而这些金额,似乎也没有被重庆检察院认定。蒋勇与人大教授的妻子,有在同一单位共事的经历,唯一能够解释的就是,此蒋勇非彼蒋勇,由于我们在蒋勇案中无法查明身份证号码核对,因此,对我而言,这也只能说是一个无法证实的传言。

当其他媒体都万分关注蒋勇个人的时候,我只好去盯那个与他同堂受审的唐薇了。查唐薇并不难,因为她的消息,没有像蒋勇一样完全被封锁,至于怎么查,如何去采访,涉及到自己的饭碗,就不能说得那么透明和详细了。

我记得同行看到唐薇的稿子时,大叹你小子可以去香港跑娱记了,我还不是没办法,这不都是为了工作吗,蒋勇已经有那么多兄弟们在盯,我又是孤军作战,不像某报一样,在重庆就有8个记者一线作战。

重庆地产“窝案”中还有很多蹊跷的细节,比如L地产公司,明明检察院有卷宗,然而起诉书中没有任何行贿的公诉;比如一些知名的企业,明明行了贿,房产物证俱在,我也真的查到了具体的地址,但是检察院的公诉书中仍然没有出现。

还有一些律师,拍拍胸脯,用充满经验的口吻,告诉我,那些都是污点证人,法院方面不会深究其责任。然而疑问还是接踵而来,我看到的所谓污点证人,都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小企业,小地产商,那些更大的地产商呢?

重庆地产“窝案”中,除了那些已经查实的行贿,我还查到了很多公司,当然我不便于公布,也无法公布。因为案子已经判了,该审的都已经审了,菜板上的肉,都已经炒熟了,吃进了肚里,谁还知道里面是否存有猫腻呢?

猜你喜欢

窝案贪官重庆市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
2016贪官墙
电子数据锁定煤矿瞒报事故渎职窝案
国企腐败新态势
特赦,对贪官说不!
铁证锁定“零口供”窝案
最美贪官
贪官转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