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忽视了这朵“迟开”的花朵

2009-09-14张晓兰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09年6期
关键词:花朵班级同学

张晓兰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最基本单位,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培养人才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集体。而班主任是学生班级的直接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如果说一个班级是一座花园,那么学生就是花园里的花朵。花园里的花儿开放的时间必然有所不同,作为园丁在欣赏美丽花儿的同时,更应关注那些“迟开的花朵”,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一、正确认识,分析他们不开花的原因

陶行知曾经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也就是说班级里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因为,孩子特点的形成因素十分复杂,比如。每个孩子的先天遗传基因不同,后天的家庭经济状况、教育环境、生活给养、生存空间、社会关系等各方面千差万别,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反映到孩子的身上,打上深深的烙印。当你发现班级里有这朵“不开花”的孩子时,不能轻易地贴上标签,作为教师,首先得正确认识这样的孩子,分析他们“与众不同”的原因。

这就需要教师对这学生进行“望、闻、问、切”了,通过平日的观察。多认识孩子的真性情;和任课教师和家长多联系,对孩子的成长全方面的了解;利用课余时间多和孩子聊聊天,天文地理,生活趣事,和孩子建立感情……我们的小胡同学在开学的两周后,一些老师都认为:这个孩子有点像性格孤僻。他对于老师的提问没有反应,上课总做自己的事情,老师点了他的名,他就私自出教室。为此老师下课和他聊天,他根本不正视你,有时他下课被高年级的孩子欺负了,老师和同学关心地询问他,他很恼火……难道他真有“问题”?通过下课观察,我发现他和同学玩耍时也不失天真活泼,趁他高兴的时候和他聊天,你会发现他很健谈。在一次家访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原来他父母早就离异,母亲经常出差。孩子从小就和外婆生活在一起,由于老人的溺爱,孩子的脾气很倔强,受不得半点批评。从他家那么多的幼儿科普读物。我知道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至少他很爱读书。问题就在于怎样打开这个孩子幼小的心灵?

二、给予信心,相信自己是一朵美丽的花

自信心,是人们自己相信自己,追求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积极表现的心理倾向,它相信自己完全有能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即使遭到困难挫折的阻挠,也初衷不改,勇往直前,直到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相反,缺少自信心的人,懦弱胆怯,自暴自弃。平日里对工作,对事业,对学习毫无积极性,主动性和挑战困难,战胜困难险阻的决心与意志。

往往这“不开花”的学生,就是对自己缺乏一种自信。在成长过程中,他们面对更多的是:别人的优点总被表扬,而自己经常被指责。久而久之,他就认为自己的坏毛病是一种“天经地义”——我本来就有这样的毛病。作为班主任,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要用自己手中的“放大镜”去寻找这样的孩子身上的优点。记得一名学者在谈到心理暗示的问题时,例举过一张“八卦图”,用了“让白覆盖黑”的心理战术。一个孩子身上的优点和缺点开始时就像一张八卦图,如果,你看了优点“白”的一面,并不段扩大它,慢慢地,你会发现“白色”会越来越大。相反,如果,你只看到缺点“黑”的一边,你经常指正它,渐渐地,黑就要侵占白色这一面,然后孩子身上的越来越多。这也就提醒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用肯定性言语和鼓励性言语促进孩子树立自信,让他们知道,原来自己也是一朵美丽的花朵。小胡同学识字量大,爱读书的优点被我发现后,只要有机会,我就在班级里夸他:“小胡同学可真是我们班的识字大王!”“瞧,小胡同学真聪明。懂得真多,有的老师都不知道呢!”……班级里的孩子开始佩服他了,于是,我又让他当起了老师的小助手,“来,帮老师发个本子吧!”“你来给大家读个题目吧!”孩子做起小助手可认真了,上课也能正常发言了。不仅如此,排路队时也不捣蛋,还能“仗义执言”呢!

三、爱心浇灌,耐心等待花儿开放的时间

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而这些“迟开花”的学生都缺乏毅力和自制力,在进步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反复,他们更需要细致入微的耐心和坚持不懈的恒心,往往才能取得成效。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是心心相应的活动”。教师只有用源源不断的“爱心”温暖学生的心田,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与尊重,才能与学生形成心灵默契。什么是爱?真正的爱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以滋养他人和个人心灵成长而傲的努力,如何表达爱?爱在倾听,爱在沟通,任何真诚的诉说都是建立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

说到这,我还是想到了小胡同学:第二节课,班上进行声母复韵母的教学,对于大部分已有拼音知识储备的学生来说,这样的课,他们是没有什么新鲜感,但教师必须认真地重新给他们疏理拼音知识点,毕竟,小学拼音教学里的细节和要求是有异于学前教育的。正当我眉飞色舞地给他们编着故事以区分“ie”和“ei”,我发现小胡总是背对着我,四处张望着,显得漫不经心的样子,于是,我移动了自己的位置,靠他近点。希望能无声地提醒到他,他看了我一眼,把身体转了过来,我继续和孩子们玩着编“顺口溜”的游戏,识记声母的音和形。就在别人发言的工夫,他又转过去,做着自己的事情……下课了,我找他谈话:

“你上课的时候为什么要背对着老师和同学呢?”?

“不知道。”

“是你认为会了,不想听吗?”

“不是的,是我太热了。”我很奇怪,这怎么和热扯上关系了。于是又问:“那别的小朋友怎么不热呢?”

“我和他们不一样。”“可你的座位靠后面,门口有风吹来啊,应该凉快啊?”“老师,你应该知道,空气对流吧!”

“啊?这和你背对着老师有什么关系呢?”(同时心中感叹:这个孩子懂得名词还真多。

“我侧着身子,这样对流会让我舒服”我有些生气了,这孩子竟会这样为自己找借口:“那,老师也觉得热,我也要感觉所谓‘空气对流,都背对着你上课,好吗?”他摇摇头,我接着说:“是啊,你不喜欢,那你背对着我和同学,我们心里会想什么呢?…‘可,老师,我和你不一样啊!”这小子竟强词夺理了。我的声音提高了:“有什么不一样,你觉得热,我就不热了吗?别的学生就不热了吗?”(其实天气很凉快,这才上午十点多钟)??

正在这个时候,上课铃响了。打断了我和他的“辩论会”。我拉着他的手进了班,并让他站在自己的座位旁,“你觉得热,也许站着,会凉快些……”班上的孩子起立了,这时他正站在人群里,注视着我。“如果真让他站着,后果会怎样?”我在心中思量,这么—个有个性的孩子,好不容易和他建立了感情,让他对我有了信任,现在碰着问题了,更需要的是正确地引导,如果一味的斥责他,让他产生逆反心理,那后果……唉,我为一时的师道尊严而脱口说出这样的话感到后悔。怎么扭转这个局面呢?这时的我走过电风扇的转钮旁,心中一动,轻轻打开他头顶上的那扇电风扇,“现在我开了电风扇,你若觉得凉快些,就坐正,和同学一起认真听课好吗?”他点点头,和孩子一起坐下!这一节课,上的是拼读音节。他显得很积极,虽然偶尔有些小动作,但这是刚入学孩子的特点,可以理解。我多给了他几次机会,还夸大其辞地表扬了他。下午,孩子们都出去玩了,我找到了他,进行了第二次谈话:

“课上,你发言好极了,大家表扬你,你高兴吗?”

“恩……”他点点头。

“对啊,我也觉得你特别尊重老师和同学,在别人发言时候再没有背对着我们了,老师可高兴了……”他笑了,我接着说:“那,上节课,你是……”我话没说完,他就急着说:“老师,我知道了”?眼神有些闪烁,那是羞涩。

我笑了,摸摸他的头,“你知道什么了,我都没有说完?”“我已经知道不该那样的……”他扭动了身子,不让我摸他的头,(他一直认为这很幼稚,有天中午和他聊天时,他说出‘幼稚的词语时,让我惊讶。)

“呵呵,记住了,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是对别人的尊重,你尊重了别人,别人也会尊重你的!”他懵懂地点点头……

爱如春风,滋润学生的心田,会产生巨大的效应——使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产生向上的力量,进而自励进取。正因为如此,学生渴望爱的抚育,有时甚至超过对知识的追求。“亲其师,信其道”,这对教师是一种鼓励和鞭策。又能使学生把教师看作信赖和仰慕的人,喜欢和老师在一起,喜欢老师的课,把它当成一种享受,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花朵班级同学
班级“四小怪”
背上的花朵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不称心的新班级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