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语石化现象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2009-09-14王爽
王 爽
摘要:中介语石化现象是二语习得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本文试从了解中介语的性质与特点的基础上,以Selinker的观点为主要理论依据,多角度分析了中介语石化现象的成因。并对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避免中介语石化现象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中介语石化成因大学英语教学
引言
中介语是近年来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又称族际语、过渡语,中间语言、语言学习者的语言,是由英国语言学家Selinker首次提出。中介语是指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时所拥有的一种独立的语言体系,这种语言体系在结构上既非学习者母语,又非目的语,而是介乎两种语言之间的语言。
1中介语石化现象
中介语石化现象指的是学习者的中介语连续体尚未达到目的语状态时便停止发展,某些语言错误被保留固定下来,进一步学习也无法改变。Se,[inker指出“外语学习者的中介语中趋于保留的与它的目的语有关的那些石化了的语言点、语法规则及亚系统特征,不受外语学习者的年龄及所接受的外语教育的多少的影响。石化了的结构趋于以潜在的方式存在,在表面认为已被消除了以后,会在学习者的语言输出中重新出现”。中介语的石化现象可在二语习得中的任何阶段出现,可存在于语音、词汇、语法和句法各个方面。因此中介语石化现象研究对二语习得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1石化现象的分类
根据Selinker的观点,石化现象形式上分为个体石化(individualfossilization)和群体石化(group fossilization)。根据其性质特点还可分为暂时性石化(iemporary fossilization)和永久性石化(permanent fossiliza-don)。
1.2石化现象的起因
Sehnker从英语教学的角度对其进行解释和探讨,将中介语形成原因归纳为五个:(1)母语迁移(language transfer);(2)培训转移失误(transferof impropertraining);(3)外语学习策略(strategies of secondlanguageteam-ing);(4)外语交际策略(stl-ategies ofsecondlanguage communication);(5)目的语过度概括(overgeneralizafion ofTLlinguistic material)。
当学习者的中介语处于初始阶段,母语迁移引起的错误较多。因为学习者在此阶段对母语语言形式有很强的依赖性,母语迁移引起的错误可表现在语音、用词、语法等方面。随着对母语的依赖性越来越小,中介语的母语迁移引起的错误也会越来越少。
培训转移失误引起的错误大体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在于缺乏正确的语言形式(form)的输入(input)和语言材料的使用不当有关;另一方面,教师某些不正确或不地道的语言表达和教授会使学习者的中介语形成一些语言错误,这些语言错误往往会在学习者的中介语中固定下来形成石化现象。
学习策略的运用不当而导致石化是学习者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正确运用学习策略以处理语言教学现象中的语言输入,能有效促成更完备的学习效果。然而,处于中介语系统形成前阶段的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者由于对目的语规则了解不够,则可能借助于省略简化、过度概括等策略而导致非目的语语言形式的产生。
对石化过程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语用问题而非句法问题。在交流过程中,说话者与听话者含有两种信息交换:以超语言形式表达的“情感”信息或以语言形式表达的“认知”信息。两种信息都有三种状态:肯定、中立和否定。而避免错误形式石化的最佳状态应为肯定的情感反馈和否定的认知反馈。
目的语过度概括引起的语言错误一般出现在学习者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的阶段,由于学习者对所学语言的理解有错误或一知半解,加之目的语本身结构之间互相干扰,常常把学过的语法规则和词汇用法错误应用到其他语境中去。
2中介语石化现象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在探讨了中介语石化现象后,我们不禁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如何防止石化的产生。笔者以为,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石化现象虽然不能完全避免,但可以通过有效的教学途径来减少。
(1)重视语言与文化的输入。教师在保证学习者与目的语的正常接触中,应适当提高目的语输入的质量、趣味性、多样性和难度,这样有助于增强学习任务的挑战性,防止或避免学习者借助一定的交际技巧与策略反复使用他以前所学的表达方式和语法结构。要减少这种现象,教师应事先做详尽的调查,如需求分析,正确评估学生现有的语言熟练程度,了解学生的要求和兴趣,设计出对学生现有能力具有一定挑战性和可接受性的练习和任务,最大限度地从客观上减少或避免语言石化的滋生。此外,教师在教授新内容时,要注意渐进性,在学生可接受的基础上渐渐增加难度,避免急于求成,囫囵吞枣。当然,输入既有语言知识的输入,也有语言文化的输入。大学英语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很少有自然、地道的输入,所以教师应绘学生提供大量或接近自然的输入,同时选择合适的教材和资料,让学习者接受地道、正确的目的语。在输入语言知识时,将文化因素引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使语言学习者熟悉目的语文化,缩小对目的语文化所持有的社会心理距离,并使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产生一种认同感和亲和力,这对减少中介语的石化现象具有积极意义。
(2)正确指导交际活动。学习者的兴趣一般在学习的初期是强烈的,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往往会减弱。因此,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外语学习初期这一心理因素,把握好初期教育。在学习者初期还没有习得足够的目的语表达方式时,他们会很容易接受与母语相似的表达方法,并利用这种中介语进行交际,从而导致在交际过程中出现不地道的表达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必强行纠正,否则会阻碍正常思维,挫伤学习者的积极性,使他们产生紧张心理。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既不能苛责,频频指出其错误。一味地亮“红灯”警告,也不能总开“绿灯”,对一切错误充耳不闻,从而石化了他们的错误。
(3)培养正确的自我认识能力。实验表明,学习者对自己能力评估愈高,期望愈高,所取得的成就亦愈高。要减少或消除石化现象,促进学习者语言能力的发展,需要学生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并通过不懈的努力来实现。许多学生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无能和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因此焦虑不安,沮丧消极,以至于最后放弃。对此,教师应帮助学生反思失败的具体原因,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以克服“学习无助感”,激活学生的心理。
结语
中介语是二语习得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其中一个相当吸引人的领域。尽管对中介语的认识不尽一致'但几乎所有研究者都承认在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总是在下意识地使用中介语这种过渡性语言,而语言石化在二语学习的任何阶段都可能出现,它是二语学习过程中的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Selinker(1992)认为95%的第二语言学习者都会产生语言石化,所以石化的形成一定有其内在的原因。虽然语言石化会受到诸如语言学习环境、目的语的输入、目的语文化、目的语接触时间等外部因素的制约,但多数学者认为学习者的心理认知因素会对石化产生根本的影响。
笔者认为,这种“石化现象”的产生既与特殊的社会文化环境有关,又与英语学习者本身素质相联系;既与固定模式化的教育体制和不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关,又与英语学习者的认知心理偏差相关联。学习过程中内外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学习者大脑中语言知识的固化。为此,我们要用科学理性的眼光、宽容的态度来看待学习者的语言错误,辩证地看待中介语和中介语石化现象,这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控制石化现象的潜在的内部机制,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陈慧媛,关于语言僵化现象起因的理论探讨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3)
[2]张雪梅,语言石化现象的认知研究[J].上海:外国语,2000(04)
[31戴炜栋,牛强,过渡语的石化现象及其教学启示J外语研究,1999,(2)
[4]selinke'x,L,Interlanguage[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es,1972
[5]Ellis,RThe Study 0f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Of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