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2009-09-14仁文动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09年6期
关键词:华东师大同类项一节课

仁文动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否发挥主体作用,常常受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不难发现,学生智力的差异并不悬殊,而导致课堂不和谐、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严重的原因,往往在于学生的学习动机、求知欲望、情感态度、学习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差异较大。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一、明确学习目的,激发求知欲望

学生只有对学习的目的及意义有深刻的认识,才能自觉进行刻苦的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是锻炼思维,开发智力的有效手段,数学是学习其它相关学科的基础。同时,还要结合教材内容,介绍数学在生活与高新科技发展方面的应用,使学生意识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在祖国“四化”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习数学是社会对他们的客观要求。从而调动他们学习、探究数学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二、培养学习兴趣,引导主动参与

托尔斯泰说得好:“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教师提出有趣的、有挑战性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来导入新课,往往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觉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例如,在讲授《合并同类项》(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这节课时,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代数式3xy2+x2y-7xy2+4xy2-x2y+y,然后让学生随意给出x和y的值,教师马上就可以说出得数。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课堂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

在课堂上。教师适时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课堂教学就不再是单调、枯燥的课本知识传授,课堂气氛就会变得和谐、活跃与欢愉,学生的注意就会被吸引,从而主动参与探究。例如,在讲授《同类项》(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这节课时,这样创设情境:用多媒体动画展示新版《鸡兔同笼》,其中有几只鸡和几只兔子,鸡当中有公鸡又有母鸡,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类。每个学生都能轻而易举地分出鸡为一类,兔为另一类。这时教师再问:“鸡是一类,还能细分吗?”每个学生很快又分出了公鸡和母鸡。趁着学生,隋绪高涨,教师借机将教学过渡到同类项的判定,学生也很快得出同类项的判定方法,掌握了这节课的难点,并且印象比较深刻。

在一堂课结束之时,教师巧妙地给学生留下悬念,将会使学生产生想听下一节课的强烈愿望。例如,在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一课时,给学生留下一个问题:“如果将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内角变成90度,将会得到什么图形?它将有哪些与平行四边形不同的性质呢?老师期待下一节课和同学们一起探究。”这样学生就有了听下一节课的志愿,下一节课就有了良好的开端。

三、注重情感交流,实行“以人为本”

“感人心者,莫先于情。”师生之间真挚的情感交流,是构建民主、和谐课堂气氛的基础,有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用语言和眼神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以真情拨动学生的心弦,及时表扬学生的点滴进步,既满足学生的心理要求,又会使学生喜欢数学老师,喜欢数学学科。特别是那些信心不足、学习成绩不稳定的学生,教师对他们的态度往往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应。一旦他们被教师的真情所感动,就能积极参与到学习、探究活动中来。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就会由艰难、繁杂变成轻松、有趣。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现代教育观的核心,关心爱护学生更是教师的天职。当前,部分学生数学科的学习成绩不好,这是客观事实,过分的指责和批评,容易使学生与老师形成对立,使课堂不和谐,从而影响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我们要承认事实,了解学生,掌握实情,设法对学生进行帮助、引导。在教学中可以允许学生有差距,但不要有“差生”。要从“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出发,关注每一位学生,给每一位学生多一点尊重、关心与牵挂。具体来说,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数学科的特点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使“‘后进生有得吃,‘中间生吃得饱,‘优等生吃得好”,使全体学生都能解决本身力所能及的问题。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将成为现实。学生的学习信心由此得到提高,其非智力因素就会进一步得到培养。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教师处处为学生着想,用自己的专心、关心、诚心和耐心去打开学生封闭的心扉,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生天赋的火花就会变成熊熊燃烧的大火。

猜你喜欢

华东师大同类项一节课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初试锋芒
学习同类项 口诀来帮忙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检测题
沐春风感受名师风采——华东师大培训心得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托马斯的一节课
遇见你时如梦方醒
认识和应用合并同类项法则
磨课中的八“磨”八“度”——以华东师大版第25章第2节“锐角三角函数(第1课时)”为例
导学案设计的逻辑起点:从学出发:以一节课为例,谈基于脑的导学案再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