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银行“诱杀”内地富豪
2009-09-13张哲徐臻
■文/ 张哲 徐臻
香港银行“诱杀”内地富豪
■文/ 张哲 徐臻
香港汇丰银行总部门前的狮子大张口,现在看来颇有一丝讽刺意味。
在金融食物链中,产品开发者是华尔街和欧美银行,亚洲则是销售中心,
中国内地那些有经济实力、有追逐财富的热望,却没有足够经验与风险意识的富裕阶层,便是私人银行瞄准的靶心。当熊市来临,他们难以改变买单者的命运。
“一个月后,我创办的www.dzgp.net (打折股票网)就要开通,我要让所有投资Accumulator(累算远期交易,高风险的金融衍生产品)的受害人,联合起来揭露香港银行的骗局。”因理财变为“负翁”的昔日千万富翁金亮(化名)说。然而,在香港银行业者眼中,他们的销售过程并没有问题,这不过是一些投资者因Accumulator巨亏而“输打赢要”的行为。
10 分钟套牢
5月25日下午2点46分,香港中环,大雨。
金亮拖着行李箱,沿着皇后像广场一路小跑,冒雨冲进了汇丰银行大厦底层。几分钟后,他到了13楼一间会议室。经过数月联系,他终于获准来汇丰总部听取电话录音。
2007年10月12日,一通长约10分钟的电话改变了金亮的命运,一年后他存在香港汇丰私人银行的千万资产化为乌有。
经过在上海10多年的打拼,金亮现为一家网络公司老总。10年前,他的一家公司在香港被并购,由此跻身千万富翁行列。为稳健理财,他选择将出售公司获得的外汇存在以稳健著称的“百年老字号”香港汇丰银行。在客户经理的游说下,2000年以及2001年他总共将190万美元转至汇丰私人银行(瑞士)有限公司,以“享受”其专为资产在100万美元以上富人提供的理财服务。
2007年10月12日,金亮想买一点港股,就请客户经理汤太太推荐。当天下午3点31分,汤太太发给他一封电子邮件,推荐了3只股票和1只基金。17分钟后,汤太太又拨通了金亮的电话,就是这短短10分钟的通话将金亮的人生完全改写。
衍生品陷阱
汤太太也提到了风险,“但是它有一个不好的地方,风险是一年的,比行使价79.6低就要买一倍的货,比103的价格高,合约就取消。但是它保证4个星期以内支出还是给你4个星期的货。”
在电话里,金亮指出港股已在比较高的位置上,对半年或者一年后的行情有担心。汤太太说:“对啊,所以我们直接去买担心啊……”还举例说,有个客户“赚了42%左右,一天”。
金亮最终表示:“你觉得反正这个是比较安全的,对吗?那我做一个吧,我觉得也没关系,反正就做一只,也无所谓。”
对“比较安全”的说法,汤太太没有搭话。她说:“给你做1000股,你试一试吧。”
金亮答:“那给我做1000股试试看吧。”
针对稠油油藏的特点,将热蒸汽注入到油层部位,然后关井一定时间,作为焖井的过程,之后当井下的热能散失到油层中,提高油层的温度后,使油流流动起来,开井生产,达到预期的产量。经过一段时间的采油生产后,当油井的产量下降到蒸汽吞吐前的状态,继续实施蒸汽吞吐采油技术措施,循环往复地应用蒸汽吞吐采油的方式,直到油井继续进行蒸汽吞吐后,产能没有得到提升,之后,进行注蒸汽开采的方式,保持油井的正常生产。而当油井的供液能力不足时,可以改变油井的生产,变为间歇生产的方式,达到油井生产的要求。
当时,金亮账户中现金只有24838港元以及987美元,其它约163万美元全部是票据产品和股票。他以为自己只是用两万多港元现金买了1000股中国铝业。
2008年1月22日,金亮突然接到汤太太电话,说他账户中的现金不够交割“2600(中国铝业)买股计划”。甚至卖出账户中所有其它资产,也不够支付合约总金额,要求他马上存钱。
金亮一下子懵了。自他在汇丰私人银行开户,先后存入近200万美元,期间极少操作,怎么钱就没了?咨询后他才得知,汤太太推荐的“打折股票”原来是金融衍生产品FA(Forward Accumulator,即累算远期交易),风险值高达5,为所有投资产品中的最高风险级别。该产品要求金亮在一年内,每天以合约当日股价79.6%的折扣购买1000股中国铝业股票,两周交割一次。FA合约在中国铝业股票涨到合约当日股价103%后中止,但保证向客户按照约定价格最少提供4个星期的股票。假如股票价格跌破79.6%折扣价时,金亮就必须每天双倍购买中国铝业股票,即2000股。
也就是说,金亮在电话里认为的这项“比较安全的”投资,收益是有限的,即股票涨到103%合约中止,但风险是无限的,即股票跌破行使价就要每天双倍购进。
资产超速蒸发
2007年10月12日通话当日,汤太太帮金亮确定这一合约的中国铝业股价为2 4.45港元,其合约行使价为每股19.5356港元。就在合约执行几天后,中国铝业掉头向下,一年内跌幅高达87%。到合约最后一个交易日2008年10月10日时,中国铝业的股价仅为3.29港元,远超同期港股跌幅。致使金亮以每天2000股的速度,在一年里以19.5356港元的价位总共买入了约50万股中国铝业,其资产平均以每天3万多港元的速度蒸发。
得知详情后,金亮立即要求取消合约,赔偿损失,但被告知合约不能终止。他只能一边与银行交涉,一边凑钱交割,否则就要被斩仓。
“每天早上一睁眼,就想到今天好几万又没了,得赶紧想办法凑钱。”而汇丰私人银行的催款电话基本上每两周准时打来一次,他一听到电话铃响就头皮发麻。就这样,金亮只有不停把账户里的股票、票据等资产卖掉用来交割。原本计划的其它投资项目均因缺钱而流产。
当金亮表示凑钱有困难时,汇丰私人银行称可以提供贷款。2008年10月10日合约结束,金亮向银行贷款375万港元,而此时他账户里的股票、票据市值约500万港元。然而10月24日以及27日,港股连续两天大跌,中国铝业股价跌到最低1.9港元,金亮账户股票市值缩水至不够贷款数额,从而被银行强行斩仓偿还贷款。至此,他的千万资产全部消失殆尽,现在还倒欠银行贷款23万港元。
金亮认为自己的巨额损失是被汤太太误导所致,所以向汇丰银行进行了投诉。但据他说,开始交涉后几个月,汤太太就被换掉了。后面负责的客户经理既不让他找到相关负责人,也不告诉他该怎么去投诉,一直是推诿、搪塞、拖延。哪怕问他们“请你告诉我,我是男是女”,他们的回复也只会是“这个问题我们会记录下来向调查小组反映”。
内地已成游猎乐园?
种种迹象表明,与金亮有类似遭遇的内地投资者不在少数,但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选择了沉默,因为怕政府追究财富的原罪问题,怕追究钱是怎么挪到香港去的,也怕丢脸。
在经济学家黄明看来,内地很多民营企业家在金融领域的智商只相当于七八岁的孩子,而这些“孩子”掌握着数千万乃至上亿的财富,加上挨宰不敢吭声,即便维权也面临成本过高的问题,内地自然成了国际投行以及香港银行的游猎乐园。
香港的销售机构是如何寻找猎物的呢?黄明说,只要有一个中国企业在海外上市了,他的老板就会被国际投行盯住。一旦民营企业家富到一定程度,只要在香港有账户,这些投行或者私人银行部门就会掌握到资料跟他们联系。每个城市富有的企业家都有自己的圈子。在找到一个大企业家后,投行或银行的三四个人就会西装革履,特别诚恳地从香港飞来拜访。一旦他们进入当地的富人圈,就能通过介绍再认识其他富人。
在内地媒体的宣传中,国际投行以及香港银行的形象都极其正面可信。站在你面前的金融精英彬彬有礼,个个来自国际知名金融机构,不是哈佛MBA就是董事总经理,这让不少富人的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熟悉了之后,他们就会开始游说,说有专门提供给高端人士的“打折股票”,一般人买不了。事实上,无非是这些富人的钱超过100万美元,已经肥到一定程度允许动刀了。黄明还透露,香港一些国际投行在内地卖金融衍生品,往往雇佣在海外留过学的内地年轻人,他们懂国情有人脉,其中也不乏非常漂亮的女孩子。一旦富翁对产品感兴趣,他们就会在明明有中文版本的情况下只提供英文文件让其签署。甚至有的富翁稀里糊涂地签署了授权书,直接让投行下单交易。
“银行不会骗人,这是我们根深蒂固的观念。几十年的人生经验中唯独没有想到要提防银行。”金亮表示,事发前一直认为香港是法制社会不会乱来,这些国际老牌金融机构只会比中国的银行更加规范。万万没想到,他们正是利用了内地投资者的天真轻信、语言障碍、文化差异、行为习惯差异等等实施欺诈、误导。
对有目的地血洗内地富豪的观点,香港某国际投行人士认为,这种说法并不可信。她表示,她的客户当中只有极少数人购买了Accumulator产品,因为风险提示到位,客户即使亏损也并无异议。“特别是一些国际知名的金融机构,不可能不顾信誉来做这些事。”她认为,可能有一些销售人员存在误导,但如果说是销售机构蓄意血洗缺乏依据。
Accumulator,赚钱还是杀人?
投资者认为,他们是“无辜的羔羊”,而香港银行是举起屠刀的“杀手”,设下一步步陷阱将他们诱杀。
“绝大部分内地投资者都是被误导和欺骗的。”黄明说,Accumulator产品的特性就决定了营销过程中的问题。首先,产品销售带来的利润极其巨大;其次,产品设计非常复杂,容易形成销售机构和投资者之间极端的知识不对称性,这也是银行热衷于推销此产品的原因,就是要利用这种不对称来榨取巨额利润;再次,对投资者而言,产品风险和收益极其不对称,利润封顶但亏损无限。如果把这种不对称性彻底跟投资者解释清楚,很多人是不会投的。
销售Accumulator的利润有多大?曾在摩根士丹利任职9年的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是Accumulator在2007年养活了香港的国际投行。假如客户有1000万美元,客户经理让其买1亿美元合约的Accumulator,按照毛利5个百分点计算,投行收入就有500万美元,而客户经理个人收入一般是投行利润的30%,即150万美元。
“卖一个朋友得100万美元,多卖几个朋友这辈子就不用朋友了。”黄明说,很多内地投资者是这些香港银行客户经理培养了多年的,而这批客户经理就在最近两三年内,利用这种信任把他们全卖了。据他所知,就有某知名投行的一位客户经理把大陆的客户基本卖光了,赚足钱回了台湾老家。
到底有多少内地投资者因Accumulator而亏损?香港金管局对此并未做出正面回答。不过,有业内人士称,2007年香港卖了1000亿美元,这些合约一半以上都卖给了内地投资者。
重灾区在内地,但告得最凶的是香港人。截至目前,因投资Accumulator而亏损的内地富人选择在媒体上曝光维权的除了金亮,还有赖建平以及H女士三人。
5月26日下午6点49分,香港湾仔,阴天。金亮拖着行李箱站在街头,在跟前来采访的媒体记者告别时,他表示“仍会继续下去”,将这场“穿西服的无赖与朴实的农民”之间的“战斗”进行到底。随后,他转身离去。街道两边的高楼大厦茫茫无边,他的背影终究幻化成一个小点,逐渐被淹没。
联系编辑:(010)67148585-8007 邮箱:lvyixinpeijiu@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