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胡锦涛高等教育观概要

2009-09-10顾成敏

商业经济研究 2009年21期
关键词:发展观胡锦涛高等教育

顾成敏

◆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胡锦涛在领导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完整、科学的高等教育观,即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必须坚持又好又快的发展观、优先发展的战略观、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机会均等的公平观、以德为先的育人观、人民满意的标准观。本文对这些观点进行了具体阐述。

关键词:胡锦涛 高等教育 发展观 战略观 价值观

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胡锦涛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高度关注、寄予厚望,并在领导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完整、科学的高等教育观。他强调,我国高等教育要始终围绕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这一要求和标准,始终坚持又好又快的发展观,始终坚持优先发展的战略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始终坚持机会均等的公平观,始终坚持以德为先的育人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又好又快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是要“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不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借鉴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经验,进一步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现实需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以增加教育机会为主要政策目标的影响下,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民主化程度迅速提高,受高等教育者的数量倍增,但是这种数量的扩张在一定程度上是以忽视质量为代价的。因此,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全面转入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目标的时代。法国在1984年通过的《高等教育法》中强调,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提高教育质量。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将质量问题列为新世纪高等教育三大指导思想之一。

截止到2005年底,我国高等学校达2300余所,在校大学生总数超过2300万人,高等教育总体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21%。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大,规模与质量的矛盾,学科结构、专业结构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办学的现象,以及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等问题日益突出。胡锦涛指出: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全局……统筹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努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并强调“高水平的大学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科学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要努力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从胡锦涛的论述可以看出,我国高等教育必须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优先发展的高等教育战略观

胡锦涛历来强调教育要优先发展,他指出:“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我们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也是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从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看:“现在,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先于经济的发展,……这种倾向首先大胆地和成功地出现在诸如日本和美国这些国家。许多别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过去几年中,不顾由此带来的沉重牺牲和一切困难,也选择了这条道路”。优先发展教育已成为大国崛起和发展中国家振兴的一般规律和成功经验。

从当今世界发展竞争的趋势看,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高等学校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阵地”。“加快教育发展,是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更为重要的是,“教育在人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是一种促进更和谐、更可靠的人类发展的一种主要手段”。对此,胡锦涛一再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发展教育作为战略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确保教育优先发展落到实处”。

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价值观

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时说,中华文明历来注重以民为本,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早在千百年前,中国就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地之间,莫贵于人”的思想。科学发展观将发展的起点与发展的目标归结于人自身,将发展的手段和发展的目的有机结合于人的发展上,突出了人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将人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发展的目的所在,其核心是以人为本。胡锦涛多次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而“教育是造就全面发展人的有力手段”。教育的根本作用在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以人为本是我国高等教育最根本的价值取向。

坚持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价值观,胡锦涛认为关键要做好以下几点:必须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坚持把满足人的发展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要改革和完善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必须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重要作用,“把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

机会均等的高等教育公平观

胡锦涛强调:“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并进一步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和应有之义,而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我们一定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胡锦涛指出:“保证人民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够均衡,存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高校之间的发展差距,其中最突出的是城乡高等教育之间的差距。这种不平衡发展,一方面制约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另一方面造成了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最大限度的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促进高等教育公平,关键要加快高等教育发展,通过制度创新、加大高等教育投入等多种形式,“保持高等院校招生合理增长”,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关键要加快高等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发展。“据有关统计数据,2004年我国高等教育平均毛入学率已达19%,然而,比较东西部地区,却有着极大的差距。如上海已达55%、北京52%,均进入了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阶段,江苏和浙江分别达到29%和25%,而西部省份却还在10%左右徘徊(如贵州、云南11%)。北京、上海等地与云南、贵州等地区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有3-5倍的巨大差距”。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同时,要不断完善高等教育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鼓励社会捐资助学等,使每一个有就学愿望、就学能力的学生不因贫失学。

以德为先的高等教育育人观

胡锦涛指出:“办好高校,首先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德为先,是胡锦涛高等教育育人观的核心内容。从我国教育传统来看,自古以来,我国就十分注重并强调教育的“教化”功能;从当前世界教育发展趋势看,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指出,在“本报告准备之时,正是人类社会面临着由战争、犯罪、贫困所造成的种种不幸,而在过去的老路和另择新路之间彷徨的时候,让我们向人们提供另一条路。这条路将重新强调教育的道德文化层面”。注重教育的德育功能、注重受教育者德性的塑造和培养,正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基本走向。

我国高校要“努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必须坚持以德为先的育人观。胡锦涛强调,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标准观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所在。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成为党根本的、惟一的宗旨。毛泽东指出:“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邓小平说:“中国共产党员的含义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评判事业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人民是否满意。正如邓小平所指出,我们做一切事情,都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赞成不赞成。衡量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成败得失也必须以人民满意为根本标准。

对此,胡锦涛明确指出,“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是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方面”,一定要“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纵观胡锦涛的高等教育观,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必须是:在发展观上,始终坚持又好又快发展;在战略观上,始终坚持优先发展;在价值观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在公平观上,始终坚持机会均等;在育人观上,始终坚持以德为先。

“大学对整个社会发展所负的责任,在发展中国家比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更为突出。”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性突破,使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同时也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胡锦涛的高等教育观,对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充分发挥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参加西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主题 努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N].人民日报,2007-3-6

2.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6-8-31

3.胡锦涛致复旦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贺信[N].人民日报,2007-9-25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5.同济大学庆祝建校100周年[N].中国教育报,2007-5-21

6.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2005-10-19

7.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N].人民日报,2004-3-11

8.历以贤,李明德.马克思恩格斯教育学说探讨[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

9.胡锦涛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6-6-6

猜你喜欢

发展观胡锦涛高等教育
阐述及辨析阿玛蒂亚·森发展观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胡锦涛主席入选《时代》“最具影响力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