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情”整合的策略研究

2009-09-10李上岳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12期
关键词:北大荒交流文本

李上岳

毋庸置疑,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是大势所趋。然而语文是一门生动而富于情感的学科,语文课堂教学应始终在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中完成。但现实中,我们大部分整合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绪体验,情感的缺失给这门人文性和工具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带来沉重的打击。如何使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不再因情感缺脱水而干瘪,笔者在实践中发现以下三个策略是可行且有效的。

以“文”为本——情感自文本而厚积薄发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的整合要走进有“情”天地,就必须做到以“文”为本。

1以“文”为本,教师首先做到正确解读文本,充分挖掘文本丰富的情感内涵。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本是很好的例子。”它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哲理美于一身,宇宙人生包罗万象,诗文辞赋姹紫嫣红。教师要充分发掘教材文本价值,利用好教材的审美优势和情感优势。教师解读合“情”了,才知道如何整合,课堂才可能教学情意盎然,充满邂逅的惊喜、情感的暗涌、生命的感动。

2以“文”为本,教师还应做到合理选择媒体,正确处理整合双方的微妙关系。做到合理选择,处理得当,首先要分清主辅:语文为主,信息技术为辅;语文是目的,信息技术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结合对文章的解读,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资源,感受一个个可视可闻可感的形象,体验作家蕴涵于文中的丰富微妙的情感;其次要有机融合:什么时候适合媒体介入?选择什么样的媒体?如何组织媒体资源?……这些都要根据文本表达和教学目标(主要是情感目标)的需求,有的放矢,选择得当。

如笔者曾执教《示儿》一课,我根据“体会陆游的爱国之情”的情感目标,精心选择了相关学习资料,打成学习资源包,挂在校园网上。在读通古诗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上校园网查询,自学古诗,并在校园论坛上交流自己的感受。教师在参与交流中提炼话题,开展面向全班的口头交流。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从解读到媒体选择,再到以学定教,都充分体现以“文”为本,以文本要描述的特定情境为组织教学和选择媒体的依据。这样的整合,学生的学习是自主的,体验是充分的,感情是真挚的,并由此构建情感与表达的桥梁,充分展示出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整合的优越性。

顺境而“整”——情感由情境中油然而生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的整合要走进有“情”天地,还应做到顺境而“整”,顺应课堂真实的情境而进行整合,顺则昌,逆则乱。就“查询资料”这个常见的整合方式而言,常看到因目标不明确或是完成目标的动力不足而造成不少学生被许多无关信息转移注意力,使查资料的过程出现高耗低效的现象。因此教师要善于设计与组织丰富新奇的教学情境,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充分激发学生查找资料的内驱力,明确学习活动的目标,将信息资源重组为动态教学活动中的因素,使之服务于教学,真正提高教学效率。

如教授《迷人的张家界》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在自读理解的基础上,分小组组成小小旅行团,利用网络资源搜集张家界一处景物的资料,作导游向大家介绍,将文中描写的景物特点讲得更生动有趣。

查找资料之后的交流阶段,学生异常活跃,小小导游团,纷纷将“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审美感动化作了出色的表达,为这篇美文增添了新的意境。

正是因为情境的成功创设,教师顺境而“整”,便将一次资料的查找、汇报实践化作一次与朋友真诚交流、分享创造成果的机会。

“综”中探究——喜爱在实践中欣然怒放

以上两个策略主要针对某一堂课而言,是相对微观的。宏观来讲,语文教学要与信息技术整台,更应激发学生对于语文的热爱。

开展综合性学习是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最佳途径,也是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最佳桥梁。在综合性学习中,学生自由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教师要做的就是充分遵循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适时调控、改变方案,活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实现人性化的互动。在这样自由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生充分享受到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的快乐,自然激发学生对于语文的喜爱。

如教学《可爱的草塘》时,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综合性学习,主题是“我心目中的北大荒”。学生通过上网查询,制作幻灯演讲、配乐朗诵、改编课文……从各个角度展现北大荒的独特的地域风情。

汇报接近尾声时,一个小队从网上查到的《北大荒的环保危机》中得到启发,准备开展一个现场辩论:“开发北大荒是利大还是弊大?”这个角度新奇的问题激起了同学们的强烈爱好,辩论范围扩大到了全班,于是我和同学们再次上网查找依据,从开发北大荒的历史背景,到北大荒现在的环境问题的根源与解决方案,进行了进一步探讨。

以上叙述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情”整合的三个策略。显然,策略不应只有三个,只有在教学过程中突显语文的学科特点,考虑学生情绪、情感的参与,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和新的情感获得的过程,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才会有情、有效。

猜你喜欢

北大荒交流文本
如此交流,太暖!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多彩的秋天
不懈开拓谱壮歌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垦荒人的信仰:让“北大荒”变成“北大仓”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