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保健问答
2009-09-10张生林
张生林
夏天是高原的黄金季节。不止一次,我看到酷暑时节从内地初游青藏高原的朋友那惊诧不已的表情:“哎呀,好一个清凉世界,号称避暑胜地的北戴河和庐山哪有这般凉快!”
眼下又届炎夏,又会有更多的人们要到高原。为了你的健康,请静下心来,听我说一说高原保健方面的常识。当然啦,长住高原的朋友们更应该听听。
第一部分高原概论
1、什么叫高原?
根据陆地表面的起伏特点和海拔高度,将陆地分为平原、高原、丘陵、山地、盆地等。凡海拔500米以上、顶面平缓、起伏较小、面积又比较辽阔的高地叫高原;而起伏较大、顶端尖削的高地叫高山。
2、什么叫医学高原?
一般而言,低海拔地区适宜人类生存繁衍,而高原和高山对人体不利。特别是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对人的健康影响更明显,常有高原病发生,其发病率随着海拔高度的增高而增加。所以,将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称为医学高原。
3、我国有哪些高原?
我国幅员辽阔,高原面积极广,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六分之一,主要包括称为四大高原的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其中青藏高原是全球最大最高的高原,素以“世界屋脊”著称。
青藏高原
雄奇广袤的青藏高原位于北纬28-40度,东经78-103度之间,东西长3000公里,南北宽1500公里。多数地区海拔在3000-5000米之间,平均海拔约4500米;少数地区海拔超过6000米。
青藏高原分为西藏高原和青海高原两部分。
西藏高原
西藏高原被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和唐古拉山所环抱,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西北高而东南低,组成青藏高原的大部。按照地形,西藏高原分为三个区域。
藏北高原
位于昆仑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山脉之间。占西藏自治区面积的60%,主要为盆地和丘陵,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丘陵起伏不大,相对高度400米以下。
藏东及喜马拉雅高山峡谷
位于三江(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流域及喜马拉雅山地,约占西藏自治区面积的30%,平均海拔3500米。地形起伏大,山势陡峭。山顶与谷地相对高差达2500米。
藏南高地
位于冈底斯山山脉与喜马拉雅山山脉之间,占西藏自治区面积的10%,平均海拔4000米,地形起伏较大,相对高度在1500米左右。
青海高原
青海高原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深居内陆,山势高耸,地形复杂,高山、高原、盆地和谷地交错。大部分地区海拔在2500-4500米之间,其中昆仑山最高峰海拔7720米。
根据地形,将青海高原分为祁连山地、柴达木盆地和青南高原等三个区域。
祁连山地
由一系列西北至东南走向的山脉和谷地组成,东西长800公里,南北宽200--300公里,大部位于青海省东北部。
柴达木盆地
是一个封闭的内陆高原盆地,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位于青海省西北部,南面和西面分别为昆仑山和阿尔金山所环抱,东北面是复杂的祁连山系,盆底海拔2600-3100米。
青南高原
柴达木盆地和青海南山(库库诺尔岭)以南的广大地区为青南高原,其面积占青海全省的一半以上,包括玉树、果洛以及海西和海南的部分地区。该区域内山脉高度多在海拔5000米以上,各山脉间为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因海拔高,许多地区有永冻层。
4、高原自然环境对人体有哪些影响?
与平原相比,高原自然环境中缺氧、低气压、寒冷、强气流、干燥、强辐射等因素比较突出。这些自然环境因素对人体各系统会造成非常复杂的影响。详细内容请参阅笔者拙文《天人合一话高原》(《群文天地》2009年第3期)。
第二部分高原自我保健
5、进入高原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我国藏北高原的藏族牧民祖祖辈辈繁衍生息在海拔4200~5000米的高原上。他们白天放牧,晚间几家人聚在一起唱歌跳舞。在南美,成千上万的印地安人居住在高原,他们在海拔三千多米甚至四千多米的地方生活着。你也许会说,他们都是已经在高原适应了的土著民族呀,我可是世代居住在平原,到了高原行不行呢?那好,让我们看看举世闻名的青藏公路沿线吧。从格尔木顺着青藏公路南行150公里,就到了著名的昆仑山口,那儿海拔将近4800米。再往南走500多公里,便是著名的唐古拉山口,海拔5230米。从昆仑山口到唐古拉山口,途中经过的五道梁、沱沱河、通天河等地海拔均在4500米以上,却有不少养路工和部队指战员长年在那里生活着、工作着,以他们的勤劳和勇敢创造了不朽的业绩。他们中的许多人并不是当地土著,而是来自平原。可见,来自平原的人照样可以适应高原环境,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很好地生活工作在那里。
在进入高原前,一般应当做好以下准备:
调整好心态
对一个从未涉足高海拔地区的人来说,高原充满了神秘。海拔3000米、4000米,以致5000米以上的高原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呢?低氧、低气压、干燥、寒冷、多风、气候变化无常……这些严酷的环境因素对人的躯体的影响不言而喻,然而它们对人的心理的影响却往往被忽略。殊不知许多初入高原发生高原反应者常常跟紧张和恐惧心理有关。知道了这一点,我们在进入高原前一定要有良好的心理准备,要以正确的心态去迎接高原严酷环境的挑战。最终目的是和雄伟美丽的高原达成完美的和谐,做高原的朋友。当然,我们在认识到高原的可适应性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充分了解高原环境特点,对进入高原后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要有足够的准备。一句话,要有备而去。这样才不至于在陌生的高原环境面前茫然不知所措。
多数初入高原者对高原环境的心理反应是适度的。他们心理状态良好,信念坚定,情感健康;有克服困难、战胜恶劣环境的坚强决心。这种心态是可取的。
有的人初入高原时表现为心理反应过强。他们情绪兴奋、感情冲动、稳定性差,对一些平时不该发怒的事可能表现为发怒。这种心态应当克服。
有的人初入高原时表现为心理反应过弱。他们情绪消极,对战胜恶劣环境缺乏信心。这种人容易出现较重的高原反应。
朋友,当你初次进入高原时,你会采取何种心态,做什么样的心理准备?
学点高原卫生保健常识
建议你在进入高原前学一点高原卫生保健常识,了解一下根据高原地理和气候特点,你在饮食起居和劳动工作方面应该注意些什么,这有助于增强你的高原适应能力。你还应该学一点高原医学常识,这有助于你对可能发生的高原病进行自我防治。
体格检查
进入海拔三四千米以上的高原前最好做一下体格检查,如果发现患有下列疾病,最好不要进入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
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明显的心律不齐、心动过速(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率90次以上)、高血压、各种血液病。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活动性肺结核等。
癫痫、严重神经衰弱、癔病等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严重的胃肠道疾病,如严重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活动性肝炎等。
肝、肾功能不全。
曾经患过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高原心脏病、高原高血压、高原低血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等高原病者不宜再次进入高原。
6、预防急性高原病的药物有哪些?
人们在短时间内由平原进入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或由中度高原进入更高海拔的高原时,由于适应机制尚未建立,机体在短时间内发生一系列缺氧反应。这种反应出现很快,初上高原者数小时到3天内会就可能出现头痛、头昏、心慌、气短等缺氧症状。多数人能耐受,一般坚持5-10天即可恢复。少数人可能会患更严重的急性高原病。预防急性高原病的最好方法是进入高原的速度足够慢,最好采用“阶梯性”适应的做法,即到达一定高度的高原后,停留适应一段时间再进入更高的高原。对于那些因时间和条件所限无法这样做的人,一些药物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也就是说可以用药物预防高原病。需要指出的是,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被多数高原病专家所公认的广泛用于高原病预防的药物。现有的药物只能减轻高原反应的程度,降低急性高原病的发病率。对急性高原病的预防应该采取综合措施,千万不要过分依赖某种“灵丹妙药”。须知这样的“灵丹妙药”是不存在的。
对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进入高原者,下列药物有一定的预防急性高原病的作用,可酌情选用。
乙酰唑胺可预防急性高原病或减轻高原反应的症状。可从进入高原前一天开始服用,每天两片,早晨顿服,抵达高原两天后停服。该药是一种利尿剂,用量过大可引起倦怠、面部和四肢麻木感。服用时间过长可致酸中毒和低血钾,须注意。
高原康防治急性高原病药品,西藏军区总医院全军高山病防治研究中心研制。
高原安保健食品,有利于缓解高原反应。
红景天及其制剂藏族传统的保健食品,有助于增强体质,缓解高原反应,进入高原前10天服用。
迪诺康胶囊非处方(OTC)中成药,缓解心肌缺血,有助于缓解高原反应。
百服宁有助于控制高原反应引起的头痛。
西洋参有助于缓解疲劳,增强体质,减轻高原反应。
速效救心丸高原反应紧急发作时服用,有助于缓解高原反应。
丹参丸治疗心血管药,有助于缓解高原反应。
益欣泰胶囊该药是由青海省临床医学研究所和青海省老年医学研究所研制的藏药制剂,能活血化瘀、滋阴补肾、增强耐缺氧能力。进入高原前一天开始口服,一次2片,一日3次,到达高原后继续服用2-7天。
利舒康胶囊该药的主要成分为甘青青兰、红景天、手掌参、烈香杜鹃等。具有抗缺氧、抗疲劳、改善微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可用于高原病的防治。进入高原前一天开始口服,每日3次,每次2粒,到达高原后可根据情况继续服用1-2月。
复方党参片该药具有补气活血、强心滋阴、镇痛安神作用,可预防高原反应所致的头痛、呕吐等。进入高原前7天开始服药,每次5片,每天2次,抵达高原后继续服药3-7天。
复方党参茯苓片该药具有补气活血、健脾安神、渗湿利尿、止痉镇痛作用。对减轻急性高原反应主要症状有明显效果。进入高原前3天开始服药,每次5片,每天2次,抵达高原后继续服药6-7天。
黄芪茯苓片该药可减轻急性高原反应的症状。进入高原前7天开始口服,每次6片,每日2次,到达高原后继续服用3-7天
异叶青兰片该药能提高人体组织中ATP的含量,促进机体适应缺氧环境。进入高原前7天开始服用,每次6片,早晚各服1次,直至到达高原后6-7天。
其他药物
参青片主要成分为党参、青冬、五味子。每次9片,每天2次,进入高原前3天开始服用,到达高原后继续服3-4天。
龙骨参芍片主要成份为龙骨、党参、白芍。每次服6片,每天服2次,服药时间同参青片。
刺五加片主要成分为刺五加。能增强抗缺氧能力,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抗疲劳,增体力,减轻食欲不振、失眠等症状。口服每次2片,每日3次,疗程同上。
复方心舒宁片主要成分为毛冬青、葛根、银杏叶、益母草、车前草等。能增强耐缺氧能力。口服每次10片,每日2次,疗程同上。
青冬苍术片主要成分为青冬、苍术。能增强抗缺氧能力,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口服每次6片,每日2次,疗程同上。
维生素C每次0.2克(2片),每天2次口服。
银杏叶制剂有口服制剂和注射剂,为近年较受推崇的保健药,具有一定的预防高原反应的作用。
7、进入高原的途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从平原进入高原或从较低海拔地区进入更高海拔地区,需要注意的事项很多,概括如下。
阶梯性适应
进入高原时采取阶梯性适应的方式,是防止急性高原病最有效的方法。所谓阶梯性适应就是每到达一定海拔高度的高原后停留一段时间,然后再进入更高海拔地区。至于上升多少高度后应停留多久,要看具体情况而定。对于急进高原尤其是登山者,有人建议开始时每天上升300米,以后每两天再增加300米,这样比较安全。不过绝大多数进入高原者并不是登山者,他们要么从平原直接进入高原,要么从中度高原进入海拔更高的高原,而且都是乘坐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前往。对他们来说,上述方法显然不适宜。但无论如何还是应该遵循“阶梯性适应”的屠测。初到高原者最好先在海拔3000米以下的中度高原地区逗留一个时期,然后再向更高海拔地区进发。一般每升高1000米至少应适应3天,以5-7天为宜。当然,如果条件允许,时间长一点更好。对于进入青藏铁(公)路格(尔木)—拉(萨)段者,建议以西宁(海拔2260米)和格尔木(海拔2832米)为阶梯性适应基地。人们可先后在上述两地各居住一星期左右,然后再进入更高海拔地区。在时间和别的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能在西大滩(海拔4200米)或望昆(海拔4500米)一带再适应几天,再向更高海拔地区进发更好。
注意防寒保暖
海拔越高越寒冷。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摄氏度。此外,高原气候多变,昼夜温差大。即使在白天,气温随时都有可能发生骤变。当风和日丽时,日照强烈,炎热异常。顷刻间就可能狂风大作,乌云密布,气温直线下降。高原气候如此,因此初到高原者应配备足够的防寒用品和风镜等物。在前往景点、工作地点的途中和在野外活动、作业时尤其要随时注意保暖,以防受寒后诱发急性高原病。
注意防晒
高原紫外线强烈,要注意防晒。在野外行走时要佩戴墨镜,戴遮阳帽,穿长袖服装,尽量减少身体裸露部位。
其他
雪地对紫外线有强烈的反射性,如不注意防护,容易导致雪盲。所以在高原雪地行走时必须佩戴墨镜。
当乘车翻越高山时,你会感到两耳胀痛,听力减退。乘坐飞机,当飞机起降时我们也会体验到这样的感觉。这是大气压急骤变化导致人耳鼓膜两侧压力不平衡的缘故。在这种情况下,做一做吞咽动作或吃点糖果,使鼓膜两侧的压力重新达到平衡,症状就会消除。
8、在高原应该吸氧吗?
一般说,如果进入高原后出现高原反应的症状如头痛、恶心、失眠等,应该吸点氧。高原反应所致的头痛恶心在吸氧后可立即减轻。如果细心观察,你会发现,在海拔兰四千米以上的高原,人们的口唇呈青紫色,这种现象医学上叫做“发绀”,是人体缺氧的表现。吸氧后口唇颜色转红。表明缺氧改善。高原环境对人体的首要影响因素便是缺氧。在医学中,常用“血氧饱和度”作为人体内是否缺氧的指标。在海平面,正常人的血氧饱和度应该是100%。笔者在历次执行高原保健任务时,曾在不同海拔地区用脉氧仪(一种测量人体血氧饱和度的仪器)测定健康旅行者的血氧饱和度,结果是这样的:西宁(海拔2260米)95%-96%,格尔木(海拔2800米)93%-94%,安多(海拔4700米)84%-86%,拉萨(海拔3700米)89%-91%。如予吸氧,血氧饱和度会在30秒钟内升高。
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理念,在高原缺氧的情况下吸氧自然有益,但氧气吸多了也会发生诸如氧中毒之类的问题。所以笔者建议在高原吸氧仅限于出现高原反应者以及较剧烈的体力活动(氧消耗增加)时。
9、何谓对高原的“习服”和“适应”?
“习服”相当于英语的acclimatization,“适应”相当于英语的adaptation。这两个词都含有对环境重新习惯的意思,但二者又有区别。不过,对于不是专门做研究工作的人来说,没必要咬文嚼字地细分它们。在这里,我们姑且使用“适应”一词吧。
人体对高原的适应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包含了一系列解剖、生理和生化的复杂变化,其变化涉及整体-系统-器管-细胞-分子水平。以下是一个比较实用的观察人体对高原适应与否的标准,供参考。
初步适应
进入高原已2-3周;
高原反应症状基本消失;
安静状态下呼吸、脉搏、血压值较初入高原时明显下降。
基本适应
进入高原已2-3个月;
高原反应症状消失:
安静状态下呼吸、脉搏接近或略高于进入高原前的数值,血压趋于稳定;
红细胞、血红蛋白增加到一定数量后已趋于稳定;
体重恢复或接近进入高原前的水平;
一般活动后无明显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