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中的民本思想

2009-09-10吴曼凯

群文天地 2009年6期
关键词:民本教化孟子

吴曼凯

一、民本思想产生的社会条件及内涵

纵观世界历史,差不多所有国家和民族的封建时代都置于宗教的统治之下,尤其西方信奉基督教的国家,认为人是上帝创造的,人类的理性靠上帝的启示和光照,人类理性的目的就是认识上帝的存在,“一切现存的事物都是由神安排的”,“天意要对一切事物贯彻一种秩序”。(《阿奎那政治著作选》)他们认为上帝对人的奴隶制度是合理的,谁要破坏这种秩序,便是违背上帝的旨意,要遭到上帝的惩罚。而我们中国是一个例外,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无论先秦老子、庄子,还是宋明时的朱熹、陆九渊、王守仁,都无不排斥和批判宗教,都具有浓厚的理性主义色彩。这是因为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社会,这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最主要的社会根基,决定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结构和意识形态。所以民本思想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中的地位非常突出。本文主要从君民关系上论述中国古代的以民为本的思想。

民本思想源远流长,最早把它作为治国手段的是周公旦,提出“敬德保民”,意在要求统治者做道德的榜样去感化人民,以仁爱的心去爱护人民。最早明确提出民本思想观点的是《尚书·王子之歌》:“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在他所整理的这部书中进一步提出:“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孔子的这一思想被孟子所继承并加以发扬光大,他非常明确他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孟子·尽心下》)人民、社稷与君主三者比较起来,人民最重要,社稷第二,君主第三。这就是著名的“民贵君轻”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孔孟稍后的荀子论述到:“用国者,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三得者具而天下归之,三得者亡而天下去之。天下归之之谓王,天下去之之谓亡。”(《荀子·王霸》)这就是得民众得天下的道理。

在论述民、国、君三者关系方面最具典型性的是汉代贾谊,他说:“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故国以民为安危,君以民为威侮,吏以民为贵贱。此之谓民无不为本也。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命也。国以为命,君以为命,吏以为命。故国以民为存亡,君以民为盲明,吏以民为贤不肖。此之谓民无不为命也。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功也。故国以为功,君以为功,吏以为功。国以民为兴坏,君以民为强弱,吏以民为能不能。此之谓民无不为功也。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力也。故国以为力,君以为力,吏以为力。故夫战之胜也,民欲胜也;攻之得也,民欲得也;守之存也,民欲存也。”(《新书·大政上》)贾谊从民为本、民为命、民为功、民为力等四个方面论述了民为邦本的道理。一是民众决定了国家的安全、君主的威望、官吏的尊贵;二是民众决定了国家的存亡、君主的明暗、官吏的贤否;三是民众决定了国家的兴废、君主的强弱、官吏能力的有无;四是民众决定了战争和政治斗争中的战、攻、守的胜败。归根结底,民众是国家、君主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二、民本思想在政治思想上的体现

民惟邦本是传统的为政治国良策,为历代开明的统治者所重视。他的思想源于先儒的“仁”和“仁政”思想。孔子提倡“仁”,“以德治国。”仁的基本精神是重视人,基本含义是“爱人”。在《论语》一书中,孔子讲“仁”有100多处,要求人们把对亲人、家庭的爱推广到家庭以外的人们中间去,把对一个邦国的关怀推广到整个天下,把对家庭的亲情、血缘之爱扩展为对朋友的友爱、对全社会的博爱。孟子则充实和发展了孔子的这一思想,提出了“仁政”的主张,将仁爱原则置于君臣、君民的从属关系之上,使“民贵君轻”思想显示出限制暴君苛政的积极意义。

“仁政”在理论上出自于“人性善”论,“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公孙丑上》)在实践中表现为个人道德的扩大,“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梁惠王上》在执政上要实行“德治”,强调仁义原则是制定政策与法令的依据,只有实行“德治”才能使人心悦诚服,而德治的实现有赖于道德高尚的人充当统治者来感化人民。所以,传统儒家都认为,国家的治乱,礼法的立废,都取决于统治者,特别是君主个人的品德。为此强调,“由己及人”,以身作则,统治者要严格地以礼法“正己”,“其自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孟子也强调“身正而天下归之”,“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孟子·离娄上》)因而“惟仁者宜在高位”,也就是品德高尚的人适宜掌握重要的权力,“不仁者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尽心上》)这就是“为政在人”的德治思想主张。

民本思想是德治的基础和前提,德治是反对暴政、苛政的。孔子认为“苛政猛于虎。”(礼论·檀弓》)对于治国,他提倡“五美”,即“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子张》)即给百姓恩惠但耗费不大;役使百姓而无人怨恨;追求仁德而不贪图财利;态度庄重而不傲慢;政治威严而不苛刻。荀子也指出“有社稷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荀子·君道》)

三、民本思想体现的内容

惠民、爱民、利民,是民本思想原有之义。如何实现呢?我们的先智先哲在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有诸多论述,主要思想有:

(一)富民为先

春秋时代的杰出政治家管仲说:“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反之,“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必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管子·治国》)管仲还特别强调:“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要使天下太平,权力握牢,必须做到“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管子·牧民》)这四个方面,富民是基础。管子是最早提出富民政策的政治思想家。稍后孔子也提出过“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且寿也。”(《孔子家语·贤君》)

怎样富民呢?孟子提出—个根本性的措施,这就是“制民之产”,也就是让老百姓有一定的固定资产。他认为,“民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这个“制产”的标准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养)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当时孟子定的民之产的理想是:“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忽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把这些作为“驱民之善而王天下”的基本条件的。战国时期,土地兼并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孟子主张实行“仁政”,首先从划

分和确定土地的疆界开始,甚至主张用法律的手段限制土地兼并。孟子之后,许多政治思想家都提出过“制民之产”的具体方案。汉代晁错曾指出,“圣王”能使民不饥饿,并非要自己亲自去种田织布,而是让百姓安心地在自己的土地上生产和生活。他说:“民贫,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刑重法,犹不能禁也。”(《论贵粟疏》)北魏高祖元宏曾颁布均田令,“遗使者循行州郡,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劝课农桑,兴富之本。”(《魏书·高祖纪》)等等。

(二)轻徭薄赋,使民以时

官府徭役,不违农时,这在农业社会里是十分重要的。最早提出这一主张的是管仲,他说:“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不务天时,则财不生,不务地利则仓廪不盈。”(《管子·牧民》)“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荀子·王制》)孔子也倡导“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孟子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样就能“使民养生丧死无憾。”(《孟子·梁惠王上》)

富民,要“薄税敛”,征收赋税要有定制。“地之生财有时,民之用力有倦,而人君之欲无穷。以有时与有倦,养无穷之君,而度量不生于其间,则上下相疾也。”(《管子-权修》)南朝刘勰从“仁政”的高度来论述轻徭薄赋,不夺农时,并把它看成是致太平的根本措施。他说:“夫足寒伤心,民劳伤国;足温而心平,人佚而国宁。是故善为理者,必以仁爱为本,不以苛酷为先。宽宥刑罚,以全人命;省彻徭役,以体民力;轻约赋敛,不匿人财;不夺农时,以足民用。则家给国富,而太平可致也。”(《刘子·爱良》)历代开明的统治者都受这种思想的影响,注重“宽政息役,惠益百姓。”汉初实行“与民休息”,奖励农桑,“三十税一”,形成文景之治;唐太宗在贞观二年对侍臣说:“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菅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抑情损欲,克己自励耳。”(《贞观政要·务农》)正因为李世民有这样的清醒认识,推行“安人宁国”的政策,历史上形成“贞观之治”就不难理解了。

(三)恤刑慎杀,反对繁法苛刑

孟轲认为重刑滥杀都是“虐政”和“暴政”,主张“省刑罚”,“不嗜杀人。”“省刑罚”即减少刑罚方面的规定,减轻刑罚的危害程度。“不嗜杀人”即慎重地运用死刑,不依靠杀人来维持统治。他说:“杀一无罪,非仁也。”(《孟子·尽心上》)主张大夫可以背叛“无罪而杀士”的国君,士可以离开“无罪而戮民”的诸侯,臣下可以讨伐残害民众的君主。他劝告国君一定要审慎地对待死刑,千万不能只听一面之辞而草率决定:“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梁惠王上》)孟子的这些主张,是他“民贵君轻”思想的集中体现,而且是对儒家君思想的重大修正,是古代民本思想中具有民主性的精华因素。

(四)富而教之

以民为本者都重视对民众的教育。孔子认为,治者的第一步是使民众富足,第二步就是教育。而“教则易为善,善而从正,国之所以治也;不教则易为恶,恶而得位,天下之所以殃也。”(《李觐集·安民策三》)所得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这一点汉儒董仲舒说得非常清楚:“老百姓追逐利益就好似水向下流一样,不用教化作为堤防就不能阻止。教化建立了,奸邪的人或事都会得到制止,这是堤防完好的结果;教化破坏了,奸邪的人或事都会出现,用刑罚也制止不了,这是堤防破坏的结果。”(译自《全汉文·卷二三》)历代统治者都懂得这个道理,因此,他们居帝位统治天下,都把教化作为首要任务。董仲舒的性三品说,宋明理学家对“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划分,天理与人欲的对举,都为统治阶级教化百姓提供了理论依据。中国古代特有的书院制度,将教育与训导相结合,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重教化的特点。教化的内容则是儒家一贯倡导的四常,即:礼义廉耻;五常:仁义礼智信。整个封建社会,教化的道德价值取向都是非常明确的。统治者教化民众的目的是使其统治能够长治久安。汉代贾谊说:“教者,政之本也,道者,教之本也。有道然后教也;有教,然后政治(国政得到治理)也。政治,然后民劝也。民劝之,然后国丰富也。”(《新书·大政下》)对人民进行教化,这是传统的治国方策,也是民本思想的体现。设教劝善,效迟功远。

(五)与民同乐

所谓与民同乐,也不仅仅是指同老百姓一道娱乐,更主要的是指统治者要推己及人,施恩于民,关心百姓疾苦忧乐。何谓以民为本,无非是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而已。只有“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后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只有达到此种境界,才是民本思想的体现,才是仁政理想所追求的。所以,历代开明的统治者都从维护根本的统治出发,尊重民间的风俗习惯,如元宵放灯、端午赛龙舟、庆贺五谷丰登、祈求风调雨顺等活动,都是与百姓同乐同忧的。唐太宗把君主分为“苦民之君”和“乐民之君”,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对百姓的态度不同。凡“苦民之君”往往“多营池观,远求异宝,民不得耕耘,女不得蚕织,田荒业废,兆庶凋残,见其饥寒不为哀,睹其劳苦不为之感。”相反,“乐民之君”能够做到“薄赋轻徭,百姓家给,上无暴令之征,下有讴歌之咏,屈一身之欲,乐四海之民。”(《旧唐书·太宗纪》)与民同乐与教化民众一样,在民本思想里具有同等重要的位置。

四、民本思想与现代我党以人为本思想的区别与联系

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的这些主张,作为封建社会为政治国的精华,虽然与现代民主不是同样的概念,但其中包含着肯定百姓的某些权利与利益,强调民众的拥护与否决定政权的稳固与否,主张对权力进行限制等,都具有明显的历史进步性和合理性。但民本思想归根结底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维护皇权,调和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矛盾。事实上,封建社会不可能从根本上做到以民为本、民贵君轻。皇权腐败,民生涂炭,司空见惯,哪朝哪代能避免得了呢?是封建制度决定了君与民的关系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是“牧”与“被牧”的关系。这是我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历史局限性。正如黄宗羲明确指出的,封建制度是“家天下”制度,君主凭借权力“以为天下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同时,君主不仅自己终身享用“天下”福利,还“视天下为莫大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这是君主将天下据为己有,集大权于一身,颠倒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主从关系。(《明夷待访录·原君》)

尽管如此,民本思想毕竟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起到了重

要作用,得到了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尤其是民心向背、富民为先的思想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一直传承至今,也得到了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继承与升华。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就渊源于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江泽民同志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深刻指出,纵观历史,不少政治组织和政治集团,在夺取政权的阶段,其政策主张或多或少地代表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但是在取得政权之后,就忘乎所以,骄傲起来,久而久之,就脱离了人民群众,不再代表群众的利益,最后被群众所抛弃。它们垮台的原因尽管很复杂,但人心向背的变化是一个根本原因。‘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亡的根本性因素。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与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最广大群众的支持,就必然垮台。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必须高度关注人心向背问题。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

八十多年来我们党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目前,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在中共“十六大”上江泽民代表全党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小康社会是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的社会,是整个社会生产更加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富足、生态环境更加良好的社会。小康社会的目标更加切实地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真正实现了根本意义上的以民为本,体现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工作价值的最高裁决者。”所以我们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我们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一切公职人员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都是公仆与主人的关系,与剥削阶级维护等级特权相反,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正体现了以民为本。

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也深深地植根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民本思想之中,是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升华。

猜你喜欢

民本教化孟子
乘教化之风,行自主之路
兜底治疫
磨刀不误砍柴工
秋夜
政治合法性的三种来源及其内在关系
试论洪遵的生平和著述
不走绝路
漫画《孟子》(一)
漫画《孟子》(二)
从民本思想到执政为民的传承和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