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姬》论

2009-09-10邓娟娟

群文天地 2009年6期
关键词:爱丽丝上司国家

邓娟娟

森欧外是日本明治时代的两大文豪之一,其留德三步曲《舞姬》、《泡沫记》、《信使》中,作为处女作的《舞姬》是自传性色彩最强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丰太郎是作者的自画像。在作者的笔下丰太郎是一个有着自我觉醒却又在封建道德面前妥协的具有双重性格的人,本文试图从探讨作者自身性格的二重性出发,并结合作者自身的经历来具体分析丰太郎性格的二重性。

一、森欧外性格的二重性的原因

如前所述,《舞姬》是森欧外自传性色彩最强的作品,是以作者自身的留德经历为原本加以润色写成的。丰太郎与森欧外在教育和人格的形成方面都深受母亲的影响和儒家思想的熏陶,而且都是背负着国家和家族的期望而留学德国,都有自我意识的觉醒并且与异国女子陷入爱河之中。

(一)时代的二重性——近代与非近代

1868年的明治维新运动促使以德川幕府为中心的旧体制走向崩溃,明治维新政府在废除藩阀体制实现统一后,实施了富国强兵、文明开化、以及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政策,给日本带来了急速的工业化进程。在向西方学习的同时,欧洲的近代文化大量传入日本,以教会为中心的自由思想及新的恋爱思想也随之发展起来。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际,日本近代化国家基本成立。但是明治维新只不过是政治上的改良而已,绝不是一场思想上的改革。思想上的变化和发展仅仅局限于表面现象,让它们真正得以实现和发展的心理秩序和现实土壤都不具备,封建的思想和封建的秩序在现实生活中起支配地位。在精神领域,把封建制培养起来的“忠诚”之观念从武士转变到“天皇象征”。在经济方面,巨大的贫农阶层的存在为工业化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

(二)学问的二重性——东学与西学

森欧外自幼就聪明好学,从六岁起就在藩“养老馆”学习汉学,通读中国的四书五经,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其后随父亲学习荷兰语。在就读于东京大学医学系期间邀游书海,酷爱汉学,曾把《源氏物语》中的和歌及《牵牛花日记》译成汉诗。1884年被陆军选派去德国留学,专攻卫生学和军医学。留德期间,森欧外广泛接触了欧洲文化及思想,特别是其中视“自由和美”为欧洲文学的灵魂的哈特曼的“无意思哲学”。他努力从欧洲哲学、美学、文学中寻求自然科学无法解决的人本根本问题。四年的留德经历对森欧外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第一是实证科学的精神;第二是近代文学的新风;第三是感觉世界的发现。”

这样,以东方为中心的汉文化和以西方为中心的近代科学文化的一种学问的二重性,便为森欧外性格的二重性的形成起到熏陶和渲染的作用。

二、丰太郎性格的二重性

通过以上部分我们了解了森欧外性格的二重性的成因。作为森欧外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并且是作者自身自画像的丰太郎,也是一个有着近代自我觉醒和妥协性的性格的二重性的青年。丰太郎自幼受到严格的家教,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从令人窒息的封建残余社会到了德国,接触到西方的近代文明和自由的空气,认识了“真正的自我”,开始了近代的自我觉醒,积极追求个性解放和恋爱自由。但是他的自我觉醒又是不彻底的,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最终在封建国家、封建家族制度以及功名利禄面前妥协。下面着重具体分析他性格的二重性的表现。

(一)丰太郎的自我觉醒

1、积极追求个性解放

丰太郎“自幼接受严格的教育,虽早年丧父,学业却也未曾荒疏”。他最初在旧藩的养老馆接受教育,学习的是“四书五经”,被灌输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一种儒教的政治观和人生观。在这种人生观的指引下,为国尽忠、为母尽孝、立身处世是衡量一个男人在社会上地位的标准,人的一生就是为侍奉忠诚、孝道、功名等封建道德而生存的,这才是人的生存价值所在。留学之前的丰太郎一直是在按封建道德的准则行事,“小时人家夸我是神童,也从不沾沾自喜,依旧好学不倦”,他勤奋学习,从旧学制到东京大学,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我一向恪守父亲的遗训,听从母亲的教诲”,在某部供职时把母亲从乡下接到东京,尽足孝道。“即便后来涉足官场,上司称赞我能干,我便更加谨慎从事”,工作期间表现优秀,备受上司器重。留学之前的丰太郎没有独立的思想,“自幼遵从长者教诲,不论求学还是供职,都非出于自己的本意”。丰太郎没有活出真正的自我,从不按自己的意志行动,甘当“上司颐指气使的工具”和“拨一拨动一动的机器人。可是当他带着“扬名显姓,兴家立业”的信念,漂洋过海来到充满着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尊重个人自由与个人价值的新兴大都市柏林时,情况发生了转变。

“如今,在二十五岁上,经过大学里这种自由风气的长久熏陶,心中总难平静,潜藏在内心深处的真我,终于露出来,好似在反抗往日那个虚伪旧我,我恍然大悟,自己既不适于当个叱咤风云的政治家,也不宜于做个通晓法典、善于断狱的大法官。”

“从前,不论多么琐碎的问题,我都郑重其事地加以答复,近来,在寄给上司的函件里,竟高谈阔论什么不可拘泥于法制的细节,一旦领会法律的精神实质,虽万事纷然仍可迎刃而解云云。在大学里,我早把法律课程置诸脑后,兴趣转到文史方面,并渐入佳境。”

2、积极追求恋爱自由

关于丰太郎对爱丽丝的爱,到底是真正的爱还是只是为了寻求精神的寄托,历来众说纷纭没有定说。笔者认为丰太郎对爱丽丝的爱是自我觉醒后的发自内心的炽热的爱,同时也是他自我觉醒的强烈表现。既然《舞姬》以作者留学经历为素材编写而成,丰太郎是作者自身的自画像,我们可以从作者其他作品中找到一些证据。《歌日记》是森欧外在日俄战争从军时所做诗歌和俳句的收集,其中有一首题为《纽扣》的有名诗,传递的是因为纽扣的丢失带来的无限哀愁。对此诗其长男森于菀这样写道:“这个‘金发飘飘的女郎就是《舞姬》中的爱丽丝,是父亲永远的恋人。爱丽丝怀上了和太田丰太郎之间的孩子,因为和他关系的破裂而精神崩溃。父亲作为青年士官到德国的留学时代里也有与之非常亲密的妇女……一生都对女性淡然处之的父亲的心中无法忘记的就是这个人……”若不是真心相爱怎会将她写进诗作里呢?通过作诗更体现出了他对爱丽丝的难以割舍和无限情思。

回到原文中,丰太郎生性胆小软弱,不善交际,对于浓妆艳抹的女人,他都是避而远之不敢靠近。但是对于初次见面的爱丽丝却超乎想象的异常大胆,她那“清澄如水、含愁似问的碧眼”,似乎一根带有魔力的电棍将他的心彻底征服,深深地把他迷住,以至于他竟上前问明原委,并且心生排忧解难之意。这正是他对爱丽丝恋意的萌发。后来他因谗言中伤被撤职,紧接着又收到母亲去世的噩耗,免职使他失去经济来源,母亲的去世意味着他唯一的亲人的离去。

(二)丰太郎的妥协性

1、向封建国家妥协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面临着引进西方各国的先进制度从而建立起近代化国家的体制这一紧急课题,因而急需很多有为官僚,优秀的留学生就被派遣西方学习。但是他们只允许留学生

学习西方的先进制度和技术,并不允许他们发生思想上的变革。总之他们希望培养出“和魂洋才”式的人才。可以说丰太郎是肩负着明治国家的历史使命漂洋过海留学的,像他这样的人才是明治国家求之不得的栋梁之才,所以才会备受上司器重被选派留学。当他“不务正业”,对封建官僚开始表现不满和叛逆情绪,行动超出了明治国家所规定的条条框框时,当然会招致免职的惩罚。但公使馆似乎“通晓人情”容他一星期的考虑时间自己做出选择:继续留下还是回国。可实际上这却是一种强制,在他们看来被剪断了经济来源的他是走投无路别无选择的。在生死攸关的紧要关头,朋友相泽谦吉的突然出现可谓是雪中送炭。他似乎对爱丽丝事件“不计前嫌”,首先是给他介绍了一份报社的工作,帮他解决了最紧迫的经济问题。他也似乎对前后“判若两人”的丰太郎“友好依旧”,然后有意把他介绍给天方伯爵让他取得其信任并恢复名誉。天方伯爵对丰太郎的“出轨”与“叛逆”也极尽“宽容与包含”,先是让他翻译文书,然后带他随行俄国访问,并保证只要重新“步入正轨”回国后必加以重用。

他们对被免职后的丰太郎如此“宽宏”、“友好”,只因为他们惜才。公使馆和天方伯爵是明治国家的代表,好友相泽谦吉是明治国家的忠诚臣子,当时明治国家急需大量人才来建立起近代化的国家从而赶超欧美,但是他们需要的并不是像丰太郎这样经历过思想蜕变的人才,为了不痛失和埋没人才,他们才“不计前嫌”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挽救人才的行动,以帮助明治国家完成时代的使命。在挽救人才的方式和手段上,他们可谓是用心良苦、用尽心计,先是惩罚逼迫就范,见用强制手段不能束缚住他的双脚,便又施一计转而用糖衣炮弹的袭击,诱使他一步步自投罗网。丰太郎最终是没有辜负国家和民族的期望,将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铭记在心,刚刚开始的自我觉醒便立马在国家软硬兼施的计谋里夭折了,他选择了对封建国家妥协。

2、向封建家族制度妥协

受封建家族制度的束缚,凡事不能凭自己的意志随心所欲,即便是婚姻等一生中的大事也不能遵从自己的意志,都由父母安排和定夺。家里的一切事情均由一家之长支配。一般都是父亲占据支配的地位。违背父母亲的意志擅作主张就被认为是大逆不道。丰太郎的母亲想把他变成一本活字典,上司想把它变成一部活法律,他认为成为活字典尚可忍受,而活法律是忍无可忍的。活字典和活法律两者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一种机器人似的非人性的不赋予感情的生存方式,他对上司所希望的活法律的不满,表现了他对上意下达的封建官僚和封建体制的批判,对自己非人性的生活方式的无形反抗,是近代自我觉醒的表现。可是他却能忍受母亲所希望的活字典。这是他对母亲有所顾忌,对封建家族制度妥协的表现,也是自我觉醒不彻底的表现。

由此可以推断出,丰太郎虽然可以和爱丽丝度过一段充实而又愉快的时光,但和爱丽丝在一起的时候会想起母亲的谏死,于是便陷入深深的不安和自责之中:不该为了自己的幸福置母亲于死地,应该听从母亲的教诲痛改前非。这也成为他最终毅然斩断和爱丽丝的恋情的一个原因,因此可以说因为自我觉醒而产生的炽热的恋情,最终又因为觉醒的不彻底性在封建家族面前妥协得以告终。

猜你喜欢

爱丽丝上司国家
爱丽丝的疯狂茶话会
如果上司不如你
花与爱丽丝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花与爱丽丝
巧妙的奉承
变大变大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说说我的美国上司
下属和上司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