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秋野图景中的游子悲影

2009-09-10姚建钿

群文天地 2009年6期
关键词:枯藤昏鸦瘦马

姚建钿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几根枯藤缠绕着几颗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写出了一片萧飒悲凉的秋景。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却骑着一匹延滞归期的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而行。每当读了马致远的这首诗,感情也随之涌动。细究其美妙之处,主要体现在其勾画出了一幅羁旅荒郊图,这一幅秋景图让读者的心也随之笼罩着一层浓浓的“悲秋”之感。作者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美妙的效果呢?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空间多维悠远

枯藤缠绕的老树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小桥旁潺潺的流水映出几户人家,荒凉的古道上,迎着萧瑟的秋风走来一匹孤独的瘦马。夕阳已经朝西落下,漂泊未归的游子还在天涯。作者在这里,为我们描述了两幅画:萧秋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和内心深处无尽伤痛而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剪影。

其中,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总共九个意象,构成了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西风”是处于空中的;“枯藤”、“老树”、“昏鸦”这三个意象属于近地面的;而“小桥”、“人家”、“古道”是地面的;“流水”是地底下的。这样的秋景图是自上而下的,具有高度上的层次感和节奏感。同时,远景与近景结合共存,使得图面具有远近的立体感。这个方面来说,图画具有深远的特征。对于“深”,宗白华先生说:“艺术意境不是一个单层的平面的自然的再现,而是一个境界层深的创构。”就像当我们读《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短短22个字,包含无限深广的内容:家国之悲,身世之感,古今之情,人天之思,这是一个深厚博大的心灵与苍茫宇宙时空感、历史沧桑感,人生的凄怆感以及那深沉巨大的忧患感,是人们永远体味不尽的。而“远”,使人想象到象外之境。它是构成境的一个重要因素,远则生境,就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那样的辽阔壮丽。当然也不只是辽阔,当诗歌中透露出一种深远悠长的韵味的时候,也是远的另一种写照。具体到这幅画来说,远景为“古道”(古道是绵远的,向远方延伸)。悠长的古道让读者的思维随着那绵延的小道伸向远方,使整个图片更深远,那究竟古道伸向何方呢?按照下文的提示,有可能是伸向更远的天涯,也有可能是指向游子的故乡,至于是哪个,由读者去思考,使这首诗更具有思想性和充实性。因此,从这个层面来说,不仅仅是图画的意象使整幅图更有空间感,而且使读者思维的空间深入,使整首诗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怀更具立体感和深邃。

而这幅秋景图不只是具有多维的空间层次,其图景的内涵更是悠远长久。主要是体现在一个字“空”。苏轼说:“空故纳万境。”《送参寥师》只有空才能包含无限,才能有意境,才能给审美主体提供无穷的想象空间,才能使人想象到那无限的象外之象。空,才能有灵动,有荡漾,有运化,所谓“于空寂中见流行,于流行中见空寂”是也。就像中国绘画和中国书法一样,都很重视空白。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曾提出中国画很重视空白。如马远就因常常只画一个角落而得名“马一角”,剩下的空白并不填实,是海,是天空,却不感到空。空白处更有意味。对于这首曲所描绘的秋景图,作者只是用了9个意象来填充,那其他的呢?显然作者没有涉及,这就像上面说的中国画一样,留下了空白之处。这样既能使其“蒙太奇”手法更具效果,让读者随着作者镜头的移动,一个意象经过另一个意象,思维随着作者而变化。另外一个效果就是使“空”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二、语言精炼深沉

马致远杂剧的语言清丽,善于把比较朴实自然的语句锤炼得精致而富有表现力。曲文充满强烈的抒情性和主观性。声调和谐优美,语言疏宕豪爽,雅俗兼备。

不像李商隐那华丽的语词,也不像李白那充满浪漫主义的修辞,更不是苏东坡的豪放,马致远的语言是朴实的,在平淡和朴实的语言中透露出一丝丝的沉郁。就这首诗来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些词语都是比较常见的,构成这样的秋景图也不乏见到。可是在这里却有着不同的深刻意蕴。比如说,“枯藤”的“枯”,既是气候干燥的写照,更是秋天的缩影,古人的悲秋之感在这里得到了体现。“昏鸦”的“昏”,预示了黄昏的来临,夕阳正西沉,撒下凄冷的斜晖,本是鸟禽回巢、羊牛回圈、人儿归家的团圆时刻,而游子却仍是“断肠人在天涯”。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漂泊他乡的游子面对如此萧瑟凄凉的景象。秋天的黄昏更是悲上加悲。“古道”的“古”,又使读者感受到苍凉之感。

诗人把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最后一句,“断肠”更是点睛之笔,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怎能不悲从中来呢?

三、情感暗流翻滚

根据有关资料记载,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有“佐国心,拿云手”的政治抱负,但一直没能实现。在经过了“二十年漂泊生涯”之后,他看透了人生的耻辱,遂有退隐林泉的念头,晚年过着“林间友”、“世外客”的闲适生活。艺术美是来源于生活实践,反映这生活实际。作者年轻时满怀信心,可是一直不能如愿。心中产生了深沉的苦悲,内心受到失落的阴影笼罩而时时不能消失。这时候,通过作品来发泄心中的失落感未尝不是一种好的方式。于是,《天净沙·秋思》跃然纸上。一个个普普通通的字,一个个具有悲秋味道的意象,道出了作者心中的情感,那是一个汹涌澎湃的暗流,直达每个读者的内心。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写道:“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情随景迁,就是讲心与物的关系。姜文清在其《东方古典美——中日传统审美意识比较》中讲到“物感”,其实也跟情景交融表达了同一个意思。“物感”是指艺术家(审美创造的主体)对客观现实的感受,“物”感于“心”,“物”感而“情”动。“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文学艺术不外乎是创作主体外化的观念形式,因此创作主体的气质、个性等内在因素就是十分重要的条件。”

首先,“枯”、“老”、“昏”、“瘦”为整首曲奠定了感情的基调。在秋天的图景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是整幅图意象的组成要素,而这些构件,组合在一起,给人一种苍凉之感,这种苍凉之感为整首曲奠定了基调。而“枯”、“老”、“昏”、“瘦”四字,就

是让具有生命力的藤条变得干枯,让周围的树木都变得苍老而衰败,让乌鸦在黄昏中哀鸣,这种哀鸣痛人心扉,而本来用来运载、应该吃饱喝足的马儿,明显是经过长途跋涉而积压劳累。

其次,“断肠”撕破了悲凉气氛,将矛盾激化,也将感情的激流推向了高潮。作者在结尾的时候用了“断肠”二字,形容悲痛到极点。望秋野之悲凉气氛,孤枯败落的藤枝、饱经沧桑的老树、声声催人心魄的“昏鸦”,卷入落魄流浪人的心里。身处荒山野岭,虽有“人家”可是自己也没心思去逗留一晚,在游子心中,世间的陌生,在这样的蹉跎经历中,他渐渐心灰意懒,怀着满腹牢骚走向那迷茫的夜色深处。

四、人性情怀回归

思乡情怀是中国人安土重迁的人文体现。每一个生命个体,对他来说,童年的记忆是最深刻的。而每个人都是出生在一个固定的地方,这一个地方对他们来说就是家乡。每一个个体的成长都烙上了家乡的文化印痕,这对他的一生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可是,当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这个条件可能是重大事件的发生,可能是自然灾害的引发或者追求自己的目标等等,个体可能选择了背井离乡。这时候,昔日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家乡成为了故乡。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都被乡愁所笼罩。如李白的《静夜思》、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等。

而对于长期在外的游子,乡愁更是在心中激荡。在这里,人性回归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图画中游子的思想情怀。这就是作者勾勒出的这首曲的传神之处。他把游子思乡的复杂心思描写得淋漓尽致。全盘托出给读者感受。当身在天涯的游子思乡的时候,就是其精神的回归。家永远是温暖的港湾,是每个人的依靠。

二是艺术家的思乡感情的融入。欣赏一个艺术品,不仅仅是理解作品中人的心理特点,更要了解作者的思乡情怀。前者为客观因素,而后者是主观因素,即在创作时艺术家思想感情的支配作用。马致远由于仕途迷茫,心理情感类似于一个游子的心,找不到一个落脚点。通过解读该曲和作者的生平,我们大体上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情怀。而这种思想情怀,那是经过了风雨考验的情怀,这个心灵的浪子也该找回自己回归的心灵港湾了。后来,马致远过着“幽栖”的生活,也证明了这一点。

总之,不管是在勾勒秋景的图画上,还是在意象的选择上,还是在情感的表达上,马致远达到了使读者感同身受的效果。而且,《天净沙·秋思》也不单单是在描绘一幅羁旅的秋景图,它更多是在告诉读者作者自己对生活、对人生的想法和感情。

参考文献:

[1]曹利华,中华传统美学体系探源[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2)。

[2]姜文清,东方古典美——中日传统审美意识比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

[3]卢忠仁,审美之境[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7(1)。

[4]萧湛,生命心灵艺境——论宗白华生命美学之体系[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2)。

[5]周冠生,审美心理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1)。

[6]张法,中国美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2000(12)。

猜你喜欢

枯藤昏鸦瘦马
尧坊古樟
凌宇
只想宅着玩转,整个儿夏天
远眺
大寒
为什么秀恩爱都选择在中午?
声声慢·秋
吕蒙正送瘦马劝谏
能不能做朋友,要先看他的卫生间
郑万才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