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发展思想的马克思主义观
2009-09-10张书颖杨玉泉
张书颖 杨玉泉
[内容摘要]邓小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逻辑起点。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解决了和回答了当代中国发展中的一些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关键词]邓小平;中国发展;理论思想。
邓小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刻地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当代中国发展中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和重大问题进行了系统探讨,形成了关于中国发展的理论思路和构架。
1.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认识发展问题。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指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邓小平始终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科学把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观察、分析和解决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他认为,“我们坚持的和要当作行动指南的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或者说是由这些基本原理构成的科学体系。”比如社会发展的生产力根本动因、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某些现代性特征、社会的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社会矛盾的演变等基本原理、观点在邓小平的发展思想中都有具体体现。同时他还坚持用辩证的否定观审视过去的一切理论和实践。既坚持和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的思想推向了一个新高度、新境界。他强调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站在新的历史和时代高度,正确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基本问题,比如他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辩证地统一。正确地处理了发展的平衡与不平衡、计划与市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先富与共富、效率与公平、改革发展与社会稳定、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等等,既有宏观上的理论指导,又有可行性的实践思路。因此,邓小平发展思想是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之一。
2.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来分析发展问题。邓小平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是以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逻辑起点,解放思想,就是要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邓小平认为,“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而且“世界天天发生变化,新的事物不断出现,新的问题不断出现”。如果思想不解放,就不能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摸索出比较快的发展道路,就会丧失时机,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邓小平提出的“两个不等于”“三个有利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社会主义本质论”“初级阶段论”等观点。就是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结果。实事求是就是要求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来发展中国,就是从当代世界发展的实际出发去总结新经验,提出新观点,创造新办法,自觉按照科学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从而把我国发展战略置于客观的现实的起点上,“搞得好,有可能在今后五十年以至七十年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打下基础。”因此从本质上说,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也就是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可以避免僵化保守,实事求是可以避免胡想乱为,它们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3.通过深刻地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来深化发展问题。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虽然为我们开辟了世界历史从“必然王国”向“自由之国”过渡的道路,但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仍须经历艰难的探索,甚至要付出沉重的代价。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1956年起,我国进行了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虽然也取得了较大成就,但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也有过严重失误,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如1958年,毛泽东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在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在生产关系上盲目求纯。1962年,又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基本路线。后来,又发生了“文化大革命”那样全局性、长时间的“左”倾严重错误,使中国政治上处于动荡状态,经济上到了崩溃的边缘。而在这一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在西方发达国家展开,资本主义开始了又一次经济结构的调整,进入到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时期。结果,社会主义的中国和资本主义的西方生活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扩大了。对此,邓小平认为我们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上长期未搞清楚。通过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总结,邓小平同志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经过长期地探索和思考,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了科学的、创造性的概括,再此基础上,主要研究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规划、阶段目标、动力、条件、方法和途径等问题,找到了能够切实解决中国社会主义所面临的种种难题的发展道路。
4.立足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来解决好中国的发展问题。要解决好中国的发展问题,首先必须弄清楚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这样才能从实际出发,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以后。人们往往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各种有利条件估计过高,从而不断产生一些超越历史阶段的认识和做法。总结我们以往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犯错误的教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国情的认识上犯了错误。邓小平汲取这个教训,提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特殊规律。在经过认真的研究分析之后认定,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这是我国进人社会主义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中间的一个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是一个从20世纪中叶到21世纪中叶的跨世纪的长达百年的历史阶段。这个判断是对中国在21世纪中叶以前发展的历史定位。邓小平指出:我国“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不要离开现实和超越阶段采取一些‘左的办法,这样是搞不成社会主义的。”他制定的发展布局、发展方针、发展重点、发展步骤等都是从初级阶段的中国底子薄、人口多、发展不平衡的国情出发的。同时,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发展问题,但每个国家又有着各自的特点。因此,既不能从这样或那样的外国模式出发,也不能从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理解出发,而应当“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实际结合
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正确分析。为我们在新世纪思考中国发展的一切问题找到了依据。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坚定不移地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出发,制定并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走出一条既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又具有中国特色的卓有成效的发展道路,使我国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各项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人民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
邓小平在科学分析国情的基础上,亲自规划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他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本世纪走两步,达到温饱和小康,下个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的时间再走一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邓小平制定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把小康水平和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两个阶段性标志,体现了立足中国与面向世界、中国特色与时代特征的高度结合,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和创造性。按照邓小平的构想,党的十三大将“三步走”发展战略正式表达出来。
5.开辟中国发展广阔空间的动力和途径在改革。改革是邓小平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进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他认为,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新旧体制转换的必经途径。只有改革,才能把生产力从僵化的社会体制下解放出来,才能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于是,改革就成为发展的最直接动力。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核心问题,邓小平多次强调“改革是全面的改革,不仅经济、政治,还包括科技、教育等各行各业。”对全面改革的对象、内容、目标、原则、目的和方法作了深刻地论述,提出了系统的改革构想。就我国改革所引起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以及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来说,邓小平认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一件有风险的事,但是如果我们不这样做。前进就困难了。“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只要通过改革,才能为中国的发展开辟广阔的空间,才能使社会主义的其他各项制度更加完善。把改革作为发展的动力,是世界社会主义建设史上的创举。
6.“三个有利于”是评价发展好坏的基本标准。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历史经验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鲜经验,结合时代特征,鲜明地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解决了用什么标准评价发展这一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使其发展思想更具有完整丰富的内容。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鲜明地提出了判断发展得失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深刻论述了政治与经济及发展速度、数量与效益、质量的辩证关系。不管是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还是人民生活的改善,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变化。用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作为衡量发展的标准,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确保社会主义发展的生机。因此,“三个有利于”包含着以人为本的精神,是一个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统一的标准,为进一步解放人们思想,加速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和理论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