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表现性评价在高职高专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09-09-10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2009年16期
关键词:表现性评价英语阅读课堂教学

王 莉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教育界在对传统测验方式批判的基础上,构建了新的学生评价观——表现性评价。文章介绍了表现性评价的含义和特征,论证了英语阅读教学中使用表现性评价的意义,并对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设计语言行为表现性评价任务作了详细的说明。

[关键词]表现性评价 英语阅读 课堂教学

[作者简介]王莉(1972- ),女,山西太原人,陕西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陕西 西安 710061)

[中图分类号]G6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4-0181-02

阅读是掌握语言知识、打好语言基础、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在教学中要始终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然而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 笔者认为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阅读课程的教学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在很多情况下,阅读课成了精读课、语法课、翻译课或自修课。本文就阅读教学中运用表现性评价的意义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在阅读教学中使用和设计表现性评价,改进高职高专英语阅读教学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试作了一些探讨。

一、表现性评价的含义及特征

(一)表现性评价的含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教育界在对传统测验方式批判的基础上,构建了新的学生评价观——表现性评价(Performance Assessment,也可译为行为表现性评价)。

Stiggins认为,表现性评价就是提供让学生参与一些活动的任务,要求运用他们的知识和技能,或者创建出符合某种特定标准的成果或作品。表现性评价是通过学生所完成的综合性的、真实的任务来对学生进行评定,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过程。简而言之,就是我们在学生执行操作时直接观察和评价他们的表现。

语言行为表现性评价是表现性评价和外语学习评价相结合的产物,它以语言学习任务为载体,对学习者在任务完成中使用语言的外显行为进行评价。语言行为表现性评价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知识的综合能力。它的目的不是区分学生的优劣而是帮助学生和教师对整个语言学习过程进行监控,从而引导学生成为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善于分析和运用知识、富有批判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人。

(二)表现性评价的特征

表现性评价强调在不同时间和情境当中,必须选取真实性的评价作业或任务学习样本作为评价对象。学生通过整合其所学知识来完成这些作业。具体来说,表现性评价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评价的作业与真实生活情境相关。评价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应用,使用现实中的问题,鼓励发散性思维,可以了解学生在真实情境下实际技能的表现,是各种学习成就的真实评价。(2)学生必须自己创造出解决的问题方法(即答案)或使用自己的行为表现来证明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而不是单纯地选择答案。(3)指定的评定者必须按照一定的标准。必须观察学生的实际操作或记录学业成果,对学习的成果进行评价。(4)表现性评价是根据学生在任务中的表现进行的。评定的重点是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就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在实践中演示并运用他们所学的知识。

二、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行为表现性评价的意义

表现性评价可以测定学生对真实生活中语言任务的反应能力,并且能预测出学生将来在真实语言情境中的表现。表现性评价比传统的选择填空式的评价方式能更有效地判断出学生真实语言能力。具体来说,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实施表现评价具有以下意义:第一,教学目标具体、明确,教学过程操作性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发展情况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第二,评价过程可以清楚地反映学生掌握所教内容的情况以及是否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语言活动的能力;第三,表现性评价是阅读教学活动的一部分,关注的是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表现,反映的是动态的发展过程,能够充分体现公正和平等;第四,表现性评价中,学生了解评分标准,在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时有自主性,因此,学生在实践中方向明确,表现积极;第五,学生参与对他人的评价过程,不仅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学生学会交流、合作与分享;第六,由于一些表现性评价的作业必须依靠小组合作实践才能完成,因而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完整的知识和概念,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合作沟通的能力;第七,表现性评价提供了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的机会,学生可对自己的学习内容负责。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参与教学,激发创造和自我评价的动机,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判断思考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三、高职高专英语阅读教学中表现性评价的设计与实施

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实施表现性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四个主要阶段:设计表现性评价的任务、根据阅读目标确定评价标准、设计评价活动、评价阅读目标达成的评价。

(一)设计表现性评价的任务

Herman,Asehbaehe和Winters(1992)提出了设计表现性评价任务的五个步骤,可以为我们的设计提供参考:(1)确定教师的教学目标。(2)确定学生需要掌握的教学内容和技能,并决定哪些任务适合于体现这些内容与技能。(3)确定任务对全体学生都是公平和无偏见的,可以使学生展示出他们发展的真实情况和实际能力。(4)确定选择以下三种可能会涉及的任务形式:一是真实性任务(Authentic Tasks)。这类任务的优点在于可以更多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更多迁移的可能性。二是跨学科任务。(Interdiseiplinary Tasks)这类任务可以利用各个学科的内容,如数学、物理、文学等。三是多维度任务(Mu1tidimensional Tasks)。这类任务是一个“大型任务”,一般需要时间较长。对这种类型任务的设计需要事先精心的计划,划分几个阶段,以便教师检查督促。(5)详细描述所要评价的任务,以便使学生可以理解并应用于类似场合。

根据上述步骤,我们基本能够确定阅读教学中表现性评价的任务有以下几类:

1.真实性阅读任务。对于学生阅读水平进行表现性评价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采用真实性阅读任务。真实性阅读活动是指为真实的目的,采用真实的阅读方式所进行的阅读活动。真实性阅读任务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激发学生阅读愿望,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文本位任务。通过真实性阅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且通过相关活动掌握课文内容。以《新视野英语教程》的课文为例,我们的真实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文章掌握一定的英语学习方法,学会如何在错误中进步。我们设计的具体任务是:

a. Ask the students to talk in pairs about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

b. Ask the students to tell each other what they have learnt from Kim.

3.话题本位任务。话题本位的阅读要求学生既要理解所学习的课文材料,还要浏览同一话题的其他相关材料,完成一个作品,通常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我们还以该课文为例,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本篇课文的同时阅读其他相关内容的文章,或者上网检索有关英语学习的各种信息,让学生分组完成一个关于语言学习方法的报告,可以包括个人学习问题,解决方案;他人成功经验;专家建议等。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Project:Make a report about some effective ways of learning English

Requirements:Group work

Final product:Report

Resources:The text,books,or the Internet

Project log:Keep a note of what you do to fulfill the task.It will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your final assessment

(二)阅读评价标准的确定

具体的阅读教学必须根据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现有水平设置每一堂课的阅读教学目标,然后将目标具体化,确定评价标准。

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规定,高职高专阶段阅读的目标是“能阅读中等难度的一般题材的简短英文资料,理解正确。在阅读生词不超过总词数3%的英文资料时,阅读速度不低于每分钟50~70词。能读懂通用的简短实用文字材料,如信函、技术说明书、合同等”。此外,高职高专的英语学习在培养文化素质的基础上,主要是满足社会对英语的要求。高职高专英语的阅读内容和表现性评价的标准应该依据社会企事业工作对英语阅读的要求为标准。

以《新视野英语教程》第一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Unit 2 “If you don't make mistakes,you won't learn!”这一单元为例。作者通过韩国学生金素静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如何学好英语。想要学好英语,就必须勇敢地去说英语,不能害怕出错,要抓住机会与人用英语交谈,多多倾听人们的谈话。针对这样一篇阅读材料,所设定的目标不能只是信息的转述和确认,更多的应该是对于情感态度、内心体验的有关评价。这篇材料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会如何对待英语学习中的错误,学会在错误中进步。因此,这个单元的阅读目标是:(1)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2)转述文章的主要信息,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3)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将这些目标具体化后,就成了这个单元的阅读评价标准,即(1)能够表述作者的写作意图;(2)能够表述作者的情感态度;(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介绍文章中的故事;(4)能够评价作者的行为与观点态度;(5)能够表述自己的情感态度。

(三)阅读评价活动的设计

1.阅读前诊断。阅读前的诊断对于表现性评价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开始阅读前,要对学生已有的文化背景知识、语言储备以及阅读策略进行适当的诊断。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设计背景激活,组织语言教学活动,不至于陷入无目标的盲目教学之中。

2.阅读中诊断。在阅读的过程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进行诊断是阅读评价的核心。阅读过程当中,教师没有必要总是打断学生的阅读,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来了解学生是否理解文章,同时也可以通过师生对话了解学生对阅读的感受以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对话中的互动可以促进学生的阅读理解,也可以改变学生的一些不良阅读习惯。

(四)阅读目标达成的评价

课堂上的阅读活动多种多样,对于不同的阅读活动,阅读目标达成的评价也是不同的。比如在课文本位任务中,对于范例课文所设计的活动的最终评价就是学生可以讲述Kim的语言学习经历和心得体会;而在话题本位任务中,阅读能力达成的评价活动就是学生report的完成和成功表述。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无论采取何种评价方式,教师教学的目的是改善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即行为表现,和传统的纸笔评价相比,表现性评价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能更直接、更真实地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纸笔评价方式的必要补充,行为表现性评价运用到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之中,将为英语阅读教学及其活动的评价提供新思路,弥补以往评价所带来的不足,真正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笃勤.真实性评价——从理论到实践[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2]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张红冰.表现性评价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增刊).

[4]郝志平.在英语精读课教学中尝试行为表现性评价[J].中国成人教育,2007(5).

猜你喜欢

表现性评价英语阅读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初探利用讲故事的方式激发低年级小学生英语阅读兴趣
表现性评价在“营销策划”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中职学生考试、考核评价策略
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表现性评价”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