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籍教师与本籍教师课堂教学特点对比研究

2009-09-10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2009年16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

李 欣

[摘要]随着我国外语教学与国际接轨的进一步加深,外籍教师已经成为高校外语教学师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英语专业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支队伍,他们在教学及人才培养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文章在深入外教课堂的基础上,通过研究他们的教学方法,对比了外籍教师与本籍教师教学的差异,总结了外籍教师课堂教学的精华之处,旨在让本籍教师有选择地吸收其中的优点,从而丰富外语教学方法,提高总体教学质量。

[关键词]外籍教师 本籍教师 英语教学法 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李欣(1980- ),女,河北廊坊人,廊坊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法、跨文化交际。(河北 廊坊 065000)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4-0063-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对教学目标的要求不断提高,各高校除了加强本校师资队伍建设,还大量聘请外籍教师任教。在一些拥有外语系的高校,外籍教师的数量与日俱增。以我校为例,2000~2008年,共聘请外籍教师二十余人次,他们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以及菲律宾,讲授口语、语言与文化、影视欣赏、视听、英美文学等课程。外教的加盟,不仅提高了我校的教学质量,使学生感受到了别样的教学方法,同时也为我们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给作为本籍教师的我们提供了深入其课堂学习、了解的机会。对比中外教师课堂教学的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加合理地利用外教资源,并将其优势运用到日常教学之中,从而提高英语专业的教学质量。

一、外籍教师的教学优势

1.语言与文化方面。外籍教师,尤其是语言教师,大都是来自英语母语或官方语言为英语的国家,其英语地道自然,语言表达流利清楚,很容易让学生吸收与理解。在授课过程中,他们不仅传授语言和专业知识,同时还介绍自己国家的风土人情、传统历史和时事风尚。大多数学生对外教都持一种欣赏、新鲜的态度,对其课程通常抱有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欲望,寻找一切机会与之交流。在交流中,学生不仅检验了自己的语言知识及专业能力,而且还获取了丰富的国外背景知识,加深了对语言的理解,这对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语言能力大有裨益。

2.教学方法方面。外语教学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直接法、翻译法、听说法、功能法等。由于课程设置的特点,外教大多担任口语、视听说等与口语表达相关的课程,加上外籍教师大多不会使用汉语,所以他们的教学过程本身也是和学生交际的过程。功能教学法成为外籍教师的主要教学法,且主要以功能交际法为主,教学过程交际化,这意味着排斥机械操练,让学生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交际场合进行练习,也就是从用中学。在这种交际化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单是操练活动的主动者,同时也是影响所操练的话语的社会因素之一,学生主观的意念、态度、情感、文化修养等也会影响语言形式的选择和语言功能的发挥。外籍教师在教学中不苛求纠正语言错误,除了一些影响交际活动的理解性错误需要纠正外,一般不因为语言错误而打断学生思路,而将注意力集中到语言交际的内容上,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即使是难度较大的课程,如“圣经阅读”“希腊罗马神话”这样的课上,外籍教师也会就一些故事或情节、情景提问,鼓励学生大胆假设,表达自己的见解。也就是说,他们对教学过程的组织以学生为主,教师的任务是给学生提供交际场合,帮助学生创造性地、自由地表达观点,交流思想。而且,外教的课程不拘泥于课本,形式也多种多样。他们的课程甚至不拘泥在教室内,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可能会在广场、草坪、图书馆,甚至是超市里。即使在教室里,讲台也更像一个舞台,学生得以表演、展示。外籍教师多善于在课前布置任务、分组准备,课堂上设置场景调动一切因素使学生开口参与,不断采用新颖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思考。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和提高都会得到外教的赞许和表扬,像“Good!”“Perfect!”“Well done!”“Excellent!”一类的语句是经常出现在外教课堂上,使学生信心倍增。当学生出现错误时,他们往往不会严格批评,甚至不会当场纠正,而是常用“Never mind.Try next time/You can do it better next time.”等语句来鼓励学生。待到课后单独对学生进行纠正,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害羞或是拘束了。

3.师生关系方面。与外教的师生关系,不是遵循“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中国传统,用“亦师亦友”来形容似乎更为恰当。外教在教学中主张以学生为中心,与学生之间努力建造一种平等的关系。我们会注意到,通常口语课堂中外教要求学生打乱座次顺序,像开研讨会一样坐成一个圆圈。他们对“Why we sit in a circle?”的解释是:“学生与教师是平等的。师生围坐在一起时,可以使学生不再紧张,变得活跃起来。”而在称呼上学生当然也是按照西方的习惯对外教“直呼其名”,这更加增进了他们之间平等的关系。亲近自然的关系、民主平等的气氛使得课堂和谐融洽。

4.考核方式方面。外教的课程十分重视学生平时的表现,他们会认真地制定符合自己所任课程特点的“平时成绩打分机制”。例如,他们会制作一张写有全班学生姓名的表格,按照上课的周数及时间分成若干栏,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分别表示出勤、回答问题、作业情况等方面,待到期末总结时一目了然。在外教的课上不会出现平时不上课,只靠期末考试蒙混过关的情况。

他们考核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以影视欣赏课为例,老师可能会在学生观看一部电影之后要求撰写影评;可能会就电影内容、语言、意义等方面列出一系列问题请学生回答(口头或书面);也可能让学生分组表演影片中某段精彩情节。这样的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但这并不是说外籍教师对学生的考核不严格,相反,他们多注重学生的课堂表现,每次课堂发言等都会有记录,平时成绩按每门课程的具体要求在最后的成绩中占一定比例,对最后的期末考核,外籍教师会将语言的考核分为几大部分。如来自美国的教师将对“英美文化”做的期末测试分为五大部分,分别测试了内容、流利程度、对多媒体的应用、准备与复习、最后展示表现,对有特殊表现的还特别列出“comment”一项,在考试后反馈给学生。

二、外籍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外教在提供给学生原汁原味的英语、丰富生动的社会文化知识的同时,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也是不可否认的。正确地理解认识这些不足,有助于我们取长补短,提高教学质量。

1.随意性大,缺乏目的性和系统性。外教讲课往往不会像我们国内教师一样,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对学生的各项能力进行培养。他们强调学生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因此会忽视课本,有些课程甚至没有固定教材。而对习惯于使用固定教材的中国学生则会产生不知重点、盲目学习的不良影响。另外,他们上课通常没有教学计划,在教学中往往教学目的不明确、缺乏系统性、上课随意性大。一个学期下来,学生不知重点何在,更不知道如何复习考试。

2.缺乏对学生的基本了解,过高或过低估计学生的英语能力。外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教学的初级阶段常常把握不好中国学生的英语水平,要么对学生的要求过高,要么过低。不同年级,甚至不同班级学生的水平都有所差别,但他们往往会“一视同仁”,造成有些学生“吃不饱”,而有些学生却很难跟上老师的节奏。一些英语基础特别是口语好的同学积极地利用课上机会锻炼自己,而外教同时也容易忽略那些谦虚、害羞的同学,使得课堂参与的机会出现不平衡状态。

3.个人教学水平不足。由于所受教育背景不同,一些外籍教师没有教师资格证甚至缺乏教学经验,知识面相对较窄,教学形式单一,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比如,一位外籍教师虽然在本国拥有教学经验,但却是一位幼儿园教师,那么,当她面对中国的大学生时,如果仍然像对待小朋友一样,久而久之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因而影响教学效果。

三、中外教师教学对比

1.师生互动性。与外籍教师相比,国内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语言程度的了解都要更加充分、详细。然而,应试教育使大家适应老师在讲台上教授、学生埋头记笔记的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关于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往往是国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容易忽视的一点。课堂中80%到90%的时间是老师在“传道”,学生在“授业”,正是这一点制约了国内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当然,这也是目前国内教师认识到并努力改进的方面。

2.教学方法多样性。在教学方法方面,本籍教师还是多采用传统英语教学方法,这与本籍教师教授的课程有关,例如对专业英语精读课程的讲授还是主要以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布置作业法、角色扮演等为主,其中讲授法是传统教学方法最主要的一种,经过改进的语法翻译法最常见;另外一个原因与本籍教师无法完全脱离开母语进行授课有关,再加上个别课程难度较大,本籍教师在处理某些学生没有接触过的专有名词或术语时也就直接用母语来解释,以便让学生有很直接、透彻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方法虽然不像外教的教法那样灵活多样,但对巩固学生掌握的知识以及对某些问题深入了解很有帮助。而外籍教师如前文所述,大多采取功能交际法教学,达到语言学习的交际目的。

3.教学内容系统性。国内教师都具有教师资格证,掌握基本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为课堂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其教授科目配备完备的教学大纲、教材、教学计划以及教学进度,其课程具有系统性、完整性,目的性强,使学生容易掌握该课程的重点、难点,易于学生的知识积累和专业提高。

四、合理改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取长补短,合理地改进外教与国内教师的教学,从而全面提高英语专业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于国内教师,我们应当借鉴和吸收外籍教师在教学中的优势,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激发,尝试不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逐渐由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从而形成师生间、学生间双元、多元互动的教学局面。

而对于外教的日常教学管理,也应当规范化。在课程开始之前,可以与外教商议并制定出较为合理的教学进度,为其在日常教学中提供参考。

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在课程设置及课程安排方面还应当注意如何有效合理地利用外教资源,充分发挥国内教师与外籍教师的各自优势,扬长避短。并定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为国内外教师搭建交流沟通的平台,在探讨中互相学习、互相借鉴。

总之,我们只有不断学习外籍教师的教学优势,将其应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同时加强和改进对外籍教师的教学要求管理,才能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周丽萍,等.高校外籍教师教学评估体系的研究[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6).

[2]彭雁萍.外籍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势、问题及应对策略[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

[3]刘继芳.国内外教师课堂沟通方式研究述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

[4]李继.浅谈外籍教师教学特点与外籍教师教学管理[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S1).

[5]高凡.外籍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11).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加强临床教学管理提高护理教学质量的路径研究
双减背景下优化化学作业设计提升教学质量的研究
云模型及其在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中外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比较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部分)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研究
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在学校的有效管理运用探究及思考
马尔科夫链在企业沙盘模拟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