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能本管理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

2009-09-10王培君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2009年16期
关键词:就业能力大学生

[摘要]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已逐渐呈现出能本管理的特点,以员工能力作为管理对象,建立相应的能力模型,实施能级管理,以实现人力资源价值的最大化。面对新形势,大学生应树立能本意识,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强化综合素质拓展,全面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为顺利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能本管理 大学生 就业能力

[作者简介]王培君(1969- ),男,山东寿光人,河海大学商学院在职博士研究生,江苏教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开发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江苏南京210098)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4-0047-01

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出现了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就是能本管理。能本管理继承和发展了以人为本的管理内涵,将满足员工自身需要与企业目标统一起来,通过实施能级管理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益。针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变化,面向市场自主择业的大学生有必要了解能本管理的内涵和特点,以明确方向,不断开发自己的就业能力,为职业生涯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一、能本管理的内涵

能本管理是一种以能力为本的管理,是人本管理发展的新阶段。它是通过采取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能力,从而实现能力价值的最大化,把能力这种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作为组织发展的推动力量,来实现组织发展的目标以及组织创新。①

1.能本管理的对象是“能力”。能本管理立足于知识经济时代对能力的需求,认为能力是管理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把人的能力作为管理的对象,不再笼统地把抽象的“人”作为管理对象,使管理对象更加具体。能本管理把人看做组织实现目标的一种能力资源,物化量化人的能力,力图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实现人的能力价值最大化,把人的能力提高和发挥程度作为评价组织绩效的首要标准。能本管理立足于时代发展的需要,将人的能力作为现代价值体系中最基础和占主导地位的价值,并突显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核心本质,其实质是把以人为本提升到了以能为本的层次,是对人本管理的升华和具体化。

2.能本管理的要素是能力水平和投入程度。能本管理中的“能力”不是一种简单技能,而是对人综合能力的一种表述。②能本理论认为,人的能力通常包括五个方面:(1)德能,即主体对社会行为准则或规范的认识、理解和领悟并据以外化的能力;(2)体能,即生理和心理上的健全能力;(3)技能,即人的基本技术与掌握各项规则的熟练程度;(4)智能,即人在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中创造性的开发及其创新性含量的程度;(5)潜能,即主体通过自然遗传、文化传承、社会实践获得的处于可能状态的技能和本领。③著名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戴夫·乌里尔克认为,“人力资源=能力水平×投入程度”,这一观点深刻揭示了能本管理的两大要素,即能力水平和投入程度。④在实施能本管理的过程中,组织成员必须各尽其能,通过自觉地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能力,通过工作实绩确认能力,并通过提高能力和更好地发挥能力实现自身价值。

3.能本管理的核心是建立能级制。所谓能级,就是能力等级。具体到组织中,就是通过科学的测评和考核手段,对员工能力进行评等分级,并最终形成一套由低到高的能力等级序列。如果说能力是能本管理的核心概念,那么能级就是这个概念所蕴涵的理念及内涵的充分表现和具体运用。⑤“能级制”,就是根据能本管理思想和当前我国组织管理现状而探索和确定出来的一套组织操作体系。实行能级制有三项基本工作:(1)能力测评,包括建立能力评价组织,制定测评的指标和标准体系,确定测评的制度、原则和方法,确定岗位划分与岗位能级要求,判定员工能级等环节;(2)能力配置,也就是对员工能力进行优化配置和组合;(3)能力开发,是指充分有效地培养能力且运用能力,将其转化为社会发展动力的系统活动。在能力测评、能力配置与使用、能级提升和能力发挥过程中,都涉及能力开发问题。⑥

二、开发大学生就业能力

作为用工主体,社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以能力为本,这为大学生就业指明了方向。大学生为顺利就业,必须以能力提升为中心,按照人力资源能本管理的用人标准精心开发自己的就业能力。

1.重视就业能力,树立能力本位理念。国际劳工组织(ILO)指出,就业能力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国内学者大多认为就业能力是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和培养所获取的核心素质群,它代表的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是一种具有适应性和灵活性,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素质的开发而形成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能够在社会中实现自身价值的素质群。⑦

能本管理的核心价值观是“能力本位”。能力本位带来新的资源分配方式,要求人的能力要与岗位能级匹配,能力贡献与分配相匹配,能力业绩与社会地位相匹配。能力本位带来新的文化价值观,由重视先天素质到注重后天作为,由强调客观条件到强调主观努力,由注重“人情关系”到注重“公平竞争”,由被动等靠要到主动开拓创新。能力本位建立了一种新的管理机制,它推崇机会平等,强调靠能力说话,竞争上岗,能上能下,能进能出。⑧大学生应与时俱进,坚定就业信心,树立能力本位价值观,大力拓展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就业能力,为求职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明确就业能力,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在能本管理理念下,用人单位基于“能力模型”在劳动力市场上通过价格机制选用合适的人才。然而,大学生的能力结构并没有基于职业路径的需要进行建构,难以满足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

美国霍兰德教授曾就职业选择提出了著名的“六边形模型”理论,其要旨是要求“人职匹配”。⑨按照这一理论,大学生要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首先需要弄清楚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能力、价值观、特点和经历,在此基础之上,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为此,大学生需要对自身进行人才素质评估,通过测评自身素质,结合其他因素合理规划职业生涯,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进而结合目标职业或单位的“能力模型”,构建自己的就业能力模型,进而制订能力提升计划。

3.开发就业能力,强化综合素质拓展。在能本管理新模式下,就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大学生能否就业以及就业质量。大学生通过开发就业能力,可以督促、引导自己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理论修养,提升专业社会实践水平,成长为符合组织要求的专门人才。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开发,应以素质拓展为总纲,统筹三个课堂的学习和实践活动。第一课堂是专业学习。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情况下,大学生应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特点,在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上下苦功。第二课堂是社会实践。通过参加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全面开发的自己的情商。第三课堂是文化熏陶。在校园文化、文明网络和人文环境的陶冶下,培养美好心灵和健全人格。在开发就业能力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创新创造能力。它是一种理性积淀和实践形成的能力,应在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中注重创新意识、创新技能和创新方法的培养,逐渐形成创新能力。

4.展示就业能力,寻找能力匹配岗位。抛开劳动力市场环境因素,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既取决于他们所拥有的知识、技能与态度等资本,也取决于他们使用和配置这些资本的方式,以及向用人单位展示这些资本的方式。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应注意按照职业生涯规划的方向,寻找与自己职业能力匹配的用人单位以及与自己的能力水平匹配的岗位。如前所述,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处于就业买方市场环境下,大学生除了应具有职业能力之外,还要注意开发自我推销能力,对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核心能力进行有效展示。也要排除“艾尔维斯”现象的干扰,合理期望,坚定信心。

[注释]

①⑥韩庆祥,戚鲁.能本管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思路[J].长江论坛,1999(6):4,9.

②⑧高云涌.哲学—人学—能力本位——访韩庆祥教授[J].学习与探索,2005(6):259,259.

③张艳芳.能本管理:企业人才工作新理念[J].民营科技,2008(4):129.

④孙永章.能本管理的内涵与机制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5):100.

⑤苏建新,李海.以能级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4:77.

⑦赵颂平,赵莉.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4(21):65.

⑨杨河清.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104.

猜你喜欢

就业能力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高校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机制研究
外语能力与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