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个性
2009-09-09龙家成吴桂萍
龙家成 吴桂萍
在新课程的改革中,特别强调要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为此,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他们的个性特长得到健康的发展。那么,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个性特长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必须深刻地理解课改中“个性”的准确内涵
个性是指一个人在思想上、语言上、行动上、以及能力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特征。当然,在这些特征中既有消极的成分,如性格刚强、爱玩电子游戏、喜欢欺负小同学,等等;也有积极的成分,如喜欢体育活动、热爱劳动、爱上美术课,等等。课改中的个性就是指后者。它是一种正面的、积极的、能够促使学生健康向上的个性。教师必须正确区分小学生个性中的消极成分,努力阻止消极成分的发展,正确引导和培养小学生个性中的积极成分。
其次,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由于受传统人才观念的影响,一谈到人才,多数小学生就认为指那些科学家、发明家一类的人。在现代社会中,各行各业都需要很多人才。工厂需要具有较强工作能力的工人,煤厂需要具有较强安全意识的矿工,农业生产需要具有较强生产技能的农民,这些都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只要努力学习,也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从而摆脱传统人才观的压力,促使学生个性的发展。
第三,客观地评价学生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我们周围常常听到教师的抱怨:某某同学太笨了,连简单的生字都写不起。有的甚至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训斥学生:真是个傻瓜,怎么连这道题都不会做?这样的“评语”严重地打击了学生某些内在的潜力,让他们丧失了学习的信心,认为自己天生就不是读书的材料。作为教师评价应尽量做到全面、客观。决不能单一地评价学生,更不能专指责学生的不足之处。教师应努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兴趣爱好和特长,引导他们的个性健康发展。
第四,让学生感受成功
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笔者不赞成这种说法,笔者认为多数小学生成绩差、厌学,就是因为在学习中经常失败,又常常被教师责骂,所以就一败再败,败得一塌糊涂。针对这些学生,应当提倡成功是成功之母。让他们在个性特长等方面充分感受成功。如他爱画画,就把他画得比较好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他爱好写作,就把他写得较好的作文念给同学听。这样使他充分认识到,原来教师是看得起他的,同学是很推崇的。一种成功的激情油然而生,积极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得到了发展。
第五,要努力创造适合小学生个性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孟母三迁的故事给现代教育很大的启发:要使小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很好的发展,学校应当为其创造有利的条件。否则,再有什么特长和爱好,都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在一个学校里,学生的个性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有的学生喜欢体育运动,如打乒乓球、篮球等;有的学生喜欢阅读中外名著;有的学生喜欢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实验等。因此。学校就应为学生创造这些条件,同时做到定期开放图书室、实验室、举办各种兴趣小组。让学生投其所好,发展个性特长。
最后,教育工作者还必须有清醒地认识
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个性特长,并不等于只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而就忽视他们在其它方面的发展。而是要通过他们在个性上充分的发展,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激情,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的信心,从而带动他们其它方面的能力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最终回归到素质教育的轨道,达到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