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09-09-09胡晓华
胡晓华
当人类的脚步跨人21世纪之时,知识经济蓬勃兴起,知识经济的重要特征是知识创新,而知识创新需要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来完成,这就赋予新世纪的基础教育以更新的内容,更高的要求。本文试从物理学的角度,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一些浅见。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能使人们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促使人们注意力高度集中,观察敏锐,思维得到锻炼,想象不断丰富,发挥创造的潜力。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发学生的兴趣,用兴趣的磁铁吸引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
1利用课堂教学,创设物理问题情境,诱发学生兴趣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可以用演示实验、直观教具、挂图、板画、幻灯、投影仪、多媒体等作为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手段,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到对物理现象因果关系的认识上来,再通过一系列的逐步深入的设问,把学生思维活动引向高层次,激发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例如,在“大气压强”的教学中。用一个平底烧瓶,在其中装入少量的水,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让水慢慢冷却,学生出乎意料地发现气球向瓶里膨大。学生迷惑不解,急于想知道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于是笔者引导学生分析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激发求知欲,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2利用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兴趣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好的补充形式,笔者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例如。有的学生善于做小制作,指导他们进行一些教学仪器和教具的制作;有的学生爱好无线电,就组织无线电课外活动小组等。另外,还举办物理知识竞赛、实验创新能手评比活动。办科技板报、手抄报,介绍重大科学发现和发明的条件,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培养创新意识。
二、设疑引思,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只有不断提出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课堂上巧妙提出问题,让学生充满“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急切心情和探求欲望,待学生体验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成功喜悦时,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例如,在讲“压强”时,先让学生两手指捏住笔的两端,学生会有不同的感觉,启发学生思考,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同学们议论纷纷,有不同的猜想。然后由学生自己设计方案,准备器材进行实验,最后再进行总结。针对同一问题,学生从不同的侧面提出了解决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也为其灵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打下了基础,而且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步掌握思考(发现问题)——实验(验证真伪)——再思考(发现新问题)——再实验(再验证真伪)的科学方法。
三、鼓励求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求异就是引导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善于从多角度、多层面、多渠道观察、认识、思考问题。求异主要来源于思维的主动性和探索精神,而思维的求异往往是创新的开始。伽利略对“上帝用六天时间创造世界”这一修道院老师的讲解求异,于是就有了天文望远镜的诞生。李四光由于对“中国贫油论”的求异,于是就有了大庆油田的开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解放学生思想,创造开放式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想象,敢干求异,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让学生懂得不惟师、不盲从,鼓励学生去怀疑、去思索。
例如,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先让学生分组讨论用什么办法能够测出导体的电阻,然后各组根据原理列出需要的实验器材,并用领回的实验器材验证自己的想法。有的小组用电流表和电阻箱来做,有的小组用滑动变阻器和电压表来做,等等。而且各小组测出电阻后。还相互交换电阻进行测量,对各种测量方法进行比较,得出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正面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心理学家曾把各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影响做过对比实验,发现鼓励组的学生进步最大;表扬组其次;批评组开始进步然后直线下降;不批评、不表扬组学生成绩最差。由此可见,教师适时的肯定,适当的鼓励是推动学生不断进取的催化剂。因此,教学中对学生实施鼓励性评价,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敢于提问、积极发言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尤其是基础较差的学生的进步,更要及时鼓励。中学生创造欲比较强,他们总想比别人多想起、多发现些问题,只要教师适时地表扬,引导学生动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会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只要有创新的意识和欲望,处处、时时、人人都可能有所创造或创新。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善于发现并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索质。为国家培养跨世纪的合格人才,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会得以培养,创新意识就会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