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恩师梦里回

2009-09-08王育璜

新天地 2009年9期
关键词:邓石如宣城恩师

王育璜

昨夜梦回,又回到澄江边上的宣城师范,那是我青春梦想的发祥地;又梦到我的恩师邓季宣先生。我在邓公门下仅仅四年,却一生感受到他身为“人师”的非常风范。

邓季宣先生是安徽教育界的重要一人。他出身安徽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安徽邓氏家族杰出代表:邓石如、邓艺孙、邓季宣、邓以蛰、邓稼先等),是清朝誉为“四体皆精、国朝第一”的书法家与篆刻家邓石如的第五世孙。他曾任安庆高级工业学校校长、宣城师范校长;抗战时期,任国立九中代理校长。

我从1934年至1937年曾就读于邓公掌校的宣城师范,有幸亲聆教诲,耳濡目染。邓公亲自给我们上逻辑课,他深入浅出地讲解政治经济学,这些西洋哲学带给我们这些来自乡下的孩子非同一般的震撼。以至于时光流逝70年,我仍历历在目。

邓公毕业于法国巴黎大学,但他对传统文化深有研究、学识渊博,他身教重于言教,办学独立自主,绝不苟合世俗。1936年冬,邓校长为学生做关于西安事变的专题报告,他对共产党人的赞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我青年时代由于家境贫寒,营养不良,体质很差。邓公对我的关怀无微不至,他亲自介绍芜湖名医为我诊治,教我心态乐观、注意锻炼,还特别资助我20块现洋。我如今已经年近九旬,都是得益于邓公教诲和资助。

邓公刚正不阿,从不与形形色色的官僚来往。对朋友和旧交却保留着一个中国文人的古道热肠。1936年春,我父亲听说邓公的家世,特修书致意,叙及邓校长之父邓绳侯与我祖父在清末的一段斯文之谊。邓公为此专门赋诗一首,装裱寄赠,诗曰:“曾游太白佯狂地,未识姑息处世居,邈矣前程风义绝,喜来消息乱离书。”诗中情义溢于言表,力透纸背。后来我听说,邓公和哥哥邓仲纯与共产党早期领导人陈独秀交往颇深。陈独秀人生的最后岁月就是在他们照顾下度过的。

我1946年曾去安庆看望邓公,他虽然年事已高,但精神风貌一如既往。他勉励我献身教育事业,严格要求自己,并亲笔题辞:“一切操之在我,尽可能化阻力为助力,以‘廉‘正‘勤三字为座右铭。”邓公正是用自己的热爱祖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严于律己、讲究操守等等美德卓行,感染与培育了一批又一批青年学子。

1996年,我辗转与邓公长女取得联系,才得知老师早已去世。我想,纪念老师最好的办法就是继承他的教育事业。我从事中小学与师范教育工作达半个多世纪而不改其志,我欢喜学生,学生也欢喜我,这都是受到邓公一代“人师”的师德教风的影响。

(责编:孙展)

猜你喜欢

邓石如宣城恩师
静观
——邓石如书法艺术展
司尔特宣城公司举行消防演练
论邓石如篆书艺术的当代意义
邓石如篆书《唐诗集句》
曾字拜见恩师
谢谢您,我的恩师
宣城以外看宣城
怀念恩师欧阳天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