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火柴精神的颂歌

2009-09-08

阅读与作文(初中版) 2009年8期
关键词:入题栋梁火柴

程 灿

马铁丁写的《火柴颂》是一篇只有二百来字的短章,却唱响了一曲火柴精神的颂歌。捧读这篇文章,顿觉激情喷发,诗意盎然,它如同昂扬的鼓点,敲击着读者的心弦,催发人们积极向上……

尽管时隔多年了,但是我们今天仍然需要这种火柴精神,所以仅作鉴赏如下:

立论鲜明

作者落笔对比,从有人讥讽火柴“一擦就着,一吹就灭”,引出自己关于火柴自有用处的看法,进而揭示火柴精神——自己灭了,却把别人点燃,引起了熊熊大火,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火柴精神的无限钦佩。同时,文章又以天才与培养天才的泥土,社会主义熊熊大火与点燃这熊熊大火的火柴作了恰到好处的类比,更进一层地强调火柴精神的可贵。在此基础上由物及人,自然地亮出鲜明的主题:“愿意做这培养天才的泥土的人,愿意做点燃社会主义熊熊大火的火柴的人,是纯粹的人、真正的人”,完全可以赞之为“国家的栋梁,社会主义的柱石”——这样立论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逻辑严密

如同上述,本文对比入题,揭示火柴精神的含义——灭了自己,点燃别人,引起熊熊大火;接着紧扣含义,引用鲁迅关于天才可贵,培养天才的泥土更可贵的论断,类比强调点燃熊熊大火的火柴更可贵,并由一般议论引申到社会主义的范畴里来,服务于现实,显得转接自然;最后紧承天才与泥土、大火与火柴的关系,摆明观点,结出正意。文章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可以简示如下:对比入题,揭示含义→类比说理,赞颂火柴→由物及人,得出结论。

语言明快

本文只二百来字,读来琅琅上口,简明酣暢,犹如一首贮满诗意的好诗。我们说它语言明快,一是采用拟人手法,火柴灭了自己,点燃别人,令人感到亲切,进而肃然起敬;二是事理明晰,火柴灭了自己,却引来熊熊大火,如同培养天才的泥土一样更可贵,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尤其需要具有火柴精神的人,比中明理,昭然若揭,你不感到痛快淋漓吗?三是节奏明快,火柴灭了自己,点燃别人,引来熊熊大火,“十倍、百倍、千倍、万万倍,乃至无数倍”,数量的排比推进,造成了分外感人的语势,“可贵”、“更可贵”的强调,“纯粹的人、真正的人”的赞颂,“栋梁”、“柱石”的比喻,都给人明快之感,激发起奋起、上进之情……

愿我们做具有火柴精神的人!

附原文:火柴颂

“一擦就着,一吹就灭,像根火柴”,有人这么讥讽。

我要说,火柴自有火柴的用处。

它自己灭了,却把别人点燃,引起了比自己大十倍、百倍、千倍、万倍、万万倍,乃至无数倍的熊熊大火!

鲁迅说,天才可贵,培养天才的泥土更可贵。

何妨照抄一句:社会主义的熊熊大火可贵,点燃这熊熊大火的火柴更可贵。

愿意做培养天才泥土的人,愿意做点燃社会主义熊熊大火的火柴的人,是纯粹的人、真正的人。

他们是国家的栋梁,社会的柱石!

一九五九年

选自《马铁丁杂文》人民日报出版社1984年版

猜你喜欢

入题栋梁火柴
辽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入题”“破题”和“点题”
开门见山入题快
掌握本领做栋梁
粉笔
栋梁其人
乡土文化资源与高中历史学科整合的实施办法
火柴变变变
应该“量材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