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成功的谈判等
2009-09-07岳明
岳 明
杰瑞和琼斯曾经有过一次商业谈判,这次谈判的过程被美国一家出版社收入了《最成功的谈判》一书,并影响了美国整整一代公司领导人。当时,杰瑞的公司初具规模,而琼斯拥有的是一家大公司。可是,谁也没想到,那次谈判的大赢家竟然是杰瑞的小公司,而不是琼斯的大公司。
那次谈判整整花去了三个星期的时间,在谈判的历史上,算不上时间最长,但也不算太短。刚开始,内行人都认为,琼斯肯定是最大的赢家。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琼斯不但集中了本公司所有精英的智慧,还花重金请来了世界上最著名的谈判专家。而杰瑞的身边,只有一个给他端茶送水的女秘书。
三个星期的谈判结束后,结果以琼斯失利而告终。
琼斯对这个结果很不满意,也大惑不解:为什么自己花重金请来的谈判专家,对付不了小老板杰瑞?他认为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杰瑞不但是一个经营天才,还是一个谈判高手!
还是杰瑞自己给出了答案:我不是什么谈判高手,只不过是一个马拉松运动员而己。在这场谈判中,我没有任何优势。如果一定要说出原因,恐怕与我良好的身体素质有关。许多马拉松式的谈判,最后决定胜负的因素,并不是谁的谈判技巧高明,而是直到最后,谁还能够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
扶起踩倒的草
查一路
日前,陈赓大将之子陈知建接受凤凰卫视专访。
陈知建深情回忆父亲陈赓,陈赓大将是一位常胜将军,战功显赫,身上有着浓厚的传奇色彩。在用兵如神的背后,陈知建揭秘父亲亲临战场指挥神头岭战役的几个细节。
在战场,杰出的智慧和高超的指挥艺术,往往都以心细如发作为基石。当陈赓领回伏击歼敌的任务,旅部和团部指战员,即刻俯在地图前,商讨作战计划,几十双眼睛在地图上搜寻、凝视,大家议论纷纷。
军用地图显示,神头岭有一条深沟,公路恰好从沟底穿过,路两旁山势陡险,便于隐蔽部队也易于出击。最终大家意见都趋向一致,认为神头岭是预伏区段的最佳场所。然而,陈赓仍然满腹狐疑,他突然发问:“神头岭的地形谁亲眼看过?”众人面面相觑,陈赓大笑,这不正是纸上谈兵吗?
去实地考察地形,指战员不但大吃一惊,而且大失所望。原来,他们所用的国民党军的地图上没有标出凹凸标志,神头岭根本就不符合伏击作战的地形要求,它两边是大山,但中间的公路并不是在低谷,而是在中问的小山脊上。陈赓目光灼灼,思忖良久。最后断然说,来个近距离伏击,就在路边沟里设伏。
这一招既出人意料,又有相当风险。因为日军那边,也生怕中埋伏,他们的尖兵密切地注视着两边山头和路边的风吹草动。如何瞒过敌人的眼睛,陈赓除了命令部队衔枚疾走,至埋伏地后纹丝不动之外,还发布了一项命令:每个指战员必须扶起身后自己踩倒的草。因为他担心日军会从地面上被踩倒的草这个细节,找到蛛丝马迹。
事实证明,陈赓这一担忧和由此而发布的命令并非多余。日军进入伏击圈前,确实俯视地面,仔细勘察,希望有所发现。然而,由于陈赓这一命令,踩倒的草被扶起来,没有丁点破绽,最终让日军一无所获。有一日军士兵尿尿,尿到埋伏在沟里一位八路军战士的头上,八路军战士不为所动,日军竟也毫无觉察。
借此,当埋伏在离公路仅几米的八路军一团部队发起进攻时,以一当十,让日军猝不及防。大多数手持长矛这等落后武器的八路军,创造了平型关大捷之后的又一赫赫战绩。
“扶起踩倒的草”,如果没有这道命令,或许对方从踩倒的草这个细节上会有所发现。倘若如此,事后只能从失败的角度去寻找教训:哦,之所以被对方发现,是因为我们没有把踩倒的草扶起来。
把导致失败的因素——想到——这是常胜者的秘诀。
我们普通人,通常只会把眼光盯住眼前的猎物,很少去想身后那些被自己踩倒,并且会暴露自己的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