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节内孔椭圆解决方案
2009-09-05顾飞
顾 飞
摘要:转向节机构不对称,导致机加工后内径尺寸椭圆变差大;通过退火处理,消除毛坯铸造应力,达到工件综合性能及尺寸要求。
关键词:转向节内孔椭圆 解决
1 问题描述
转向节材料:QT450-10,表面喷丸强化处理。现加工工艺为:如图1示:镗φ82-0.078mm内孔,再以内孔定位,套车外径。问题点:镗孔完成后,内孔尺寸合格,椭圆0.01mm,套车后测量内孔尺寸,椭圆0.03-0.045mm。为便于查找变差点和数据分析,在内孔的内外侧和垂直方向上分为4个部位,对称方向上的8点作为测量内径的测量点,分别为A、B、C、D。见示意图2。
抽取5套(左右各5件),使用测量工具:内径千分表,精度:0.001。尺寸见表1。
通过表1数据和折线图显示,尺寸主要变差点在B部位,且左右件变差部位一致。
2 原因分析
2.1 化学成分及金相分析:检测工件化学成分:C:3.8%,Si:2.6%,Mn:0.28%,P:0.03%,S:0.03%,Mg:0.03%化学成分符合产品标准。金相分析:如图,基体组织:铁素体,珠光体≤25%,符合产品要求。浸蚀方法:4%硝酸酒精溶液。
2.2 结构分析:见图3、图4所示,铸造结构工艺性分析,Y—Y方向结构不对称;单边加工量4.5-5.5mm,加工量大。
根据以上现状分析,由于铸件结构不对称,铸造过程中,各部分的冷却速度不同,在同一时期内铸件各部分的收缩不一致。但铸件各部分彼此相连,互相制约,不能自由收缩,因而产生热应力。经切削加工后,应力释放,是造成内孔椭圆变差的主要原因。为解决椭圆大的问题,通过热处理方式,对铸造毛坯进行退火处理,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
3 热处理工艺
将工件随炉缓慢加热到Ac1以下的温度,约600±10℃,经4-6小时保温,随炉缓慢冷却至250-300℃出炉空冷。见图5
4 试验结果
4.1 对退火后的工件进行机加工:镗孔、套车外圆后,检测内孔尺寸,见表2。数据表明,工件通过退火处理,椭圆明显减小。
4.2 金相分析:对退火后的转向节进行金相分析,组织如图示,基体组织:铁素体,珠光体≤25%,符合产品要求。
浸蚀方法:4%硝酸酒精溶液。
5 结论
生产实践证明,球墨铸铁转向节经退火处理后再进行机械加工,有效的控制了工件的加工应力,椭圆明显减小,且基体组织合格,保证了产品品质。
参考文献:
[1]国家钢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金属材料金相热处理标准汇编.中国标准出版社.GB9441-88.球墨铸铁金相检验P268.
[2]王俊昌,王蓉声.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