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体制存在的现实问题及改革措施
2009-09-05胡敏
胡 敏
摘要:对我国来说,新经济对于促进企业改革,推进制度建设,冲破教条和本本的束缚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网络的发达使得普通百姓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难以想象的宽阔和通畅,而信息将会使人们的观念发生转变。网络经济使得企业间的竞争不仅仅由目前的局部地区扩大到全国,而且会扩大到整个世界。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普通百姓都一定会感觉到,对于以企业政府管理体制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体制改革来说,不是想不想改的问题,而是必须改革的问题。
关键词:新经济体制 改革 资源配置
0 引言
过去20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经济已由原来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转轨,随着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得到不断加强,政府也在放权让利中逐步退出市场。资源配置是经济体理论制改革的最终指归,也就是说,由于资源供给的有限性,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要解决如何有效地把经济中有限的资源配置于各种不同的用途,以便用这些既定的资源达到最大的社会物质产品和劳务的产出。
1 我国发展新经济存在的现实问题
中国发展新经济虽然有非常光明的前景,有自己独特的路径,但是也面临着一些非常现实的挑战,我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 美国经济的影响 美国经济是发展新经济的主要推动力,在纳斯达克股灾发生以前,投资者和消费者对新经济有过分乐观的预期,这导致了投资的增加,资产价格的上升,股市的财富效应又进一步拉动了消费。但是在某一个时点上,生产能力开始过剩,投资的数量和投资的回报无法对应,消费者和市场开始质疑,泡沫开始破灭,新一轮的调整开始发生,美国经济减缓开始对其本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通过资本的流动、贸易需求的变化、人才的流动和预期几个方面影响到其它国家,对中国也产生了影响,目前各个方面都在关注美国经济什么时候,以何种形态复苏。
1.2 发展新经济的要求与传统体制的冲突 新经济并不简单地对新技术的扩散和应用,政府的信息化并不意味着仅仅增加投资、微机和用网络把工作流程连接起来,实现无纸办公。它本质上是业务流、信息流的重整、体制结构的重整和激励机制的变化。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必然产生种种冲击,特别是对即得利益进行调整。它要求着产生一种新的、扁平的、互动式的结构,并对传统的纵向一体化和金字塔结构进行挑战。
1.3 人力资本的局限性 中国的人力资本尽管相对丰富,有一个致命的弊端就是由于传统的教育体制,专业分割得非常厉害。工程师的知识集中在非常狭窄的科技领域,由于这种职业的偏好,使得他们更有兴趣做一些体现技术水平高的工程项目,而对主流经济存在的特点以及对主流经济进行体制改革的要求似乎不重视,也不理解,这就导致了技术与市场需要两层皮的现象。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非常需要产生一批具有亲和特征的企业家。这些企业家对市场理解,对技术也理解,把两者的行为可以对接起来,而企业家必须产生于好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之上,目前我们的治理结构无论从理论、政策和实践来说,都处于初级的发展阶段。因此,人力资本的局限性和治理结构的不完善,是新经济发展的另外的一个重要制约。
1.4 垄断的制约 新经济的本质是自由竞争、自由流动,但目前我们存在两种垄断,非常不利于新经济的发展。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我们正面临着新一轮的低水平重复建设。更令人担心的是,发展新经济的本意是通过发展新经济促进体制改革,但如果这种现象继续沿续,很可能产生一个我们不希望看到的结果,就是新经济的发展强化旧的体制。
1.5 使创新活动没有出口,资本市场尚不发育 新经济的本质特征是创新,创新的主体应该是中小企业,我们不能对传统的大型企业在新经济领域发展方面报以过大期望。但中小企业面临两难的选择,一方面依靠自身的积累,不足以形成规模,另一方面又不可能获得财政的支持。因此,只能通过资本市场的发育来获得发展的资金来源。因此,发展新经济意味着对中小企业的支持,而发展中小企业意味着对资本市场报以厚望,但是目前这方面进展的步伐仍然缓慢,存在着种种担忧。
1.6 基本的市场制度尚不键全 包括信用制度、知识保护产权制度、担保制度、中介机构的服务、公司治理结构等等各个方面,如果不全力创造一个有利于新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就不可能实现新经济的振兴。
1.7 新经济和数字化差距或者数字化鸿沟 新经济确实存在着双刃剑的现象,一方面在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对公平问题提出了挑战。从整个世界的情况来看,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一种新的现象正在出现。未来五年到十年,中国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就业,而创造就业和直接发展新经济的目标并不总是一致的。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研究制定合理的公共政策,使得这部分人获得他们应该得到的发展机会。
2 我国新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
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市场作用不断增强,资源配置效率明显提高。
2.1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 计划经济条件下,中国政府通过“中央各主管部委——地方各主管厅局——行政性公司——国营工厂(商店)”这一管理链条对国有资产(企业)进行直接管理(干预),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管理者和经营者集多种职能于一身,企业毫无生产经营自主权。改革后建立了“国资委(局)——控股公司——企业”的管理体制框架,国有企业在现代公司化改组过程中正在形成相应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式的“法人治理结构”。国有资产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由原来的行政关系转变为市场化的“委托——代理”关系。
2.2 计划体制的改革 计划体制改革以来,一方面,指令性计划已经或正在变为指导性计划和政策性计划(如产业政策等)。计划的行政色彩已大大减弱;另一方面,计划的比例大大减少,市场调节的范围不断扩大。绝大部分商品、劳务和生产要素的产销、供求等已基本放开,市场已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或主要作用。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是通过价格机制实现的。以前中国实行计划价格,它既不反映供求,也不符合价值;改革后,先后提高了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和调整了工业消费品价格并采用“价格双轨制”。
2.3 财税体制的改革 在国家与企业等纳税人之间的财务税收关系上,以前由国家实行统收统支,企业没有理财自主权。80年代后的两步“利改税”,规范了国家与企业之间分配关系,但存在税收不统一,税负不公平,税制过于复杂的问题。近几年分税制财政体制的确立和增值税作为主体税种的税收体制的运作成功,标志着新的财税体制框架已经基本形成。在新的财税体制下,财政收支体制的改革,各税种的调整和完善,预算外及体制外资金管理的规范,使政府在增加财力的同时,保证其职能能够完整地发挥,并改善了对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
2.4 金融体制的改革 改革前,中国实行单一国家银行制度,中国人民银行既是中央银行,又是商业银行,还是政府机关,金融依附于财政,构成“大财政、小银行”体制。现在,中国已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金融体系,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从中央银行中独立出来后,政府改变了原来对商业银行的严格的直接控制,取消了贷款规模的管理,在贷款发放上给予银行自主决策的权利,并促进银行间的竞争,使银行间业务相互交叉、渗透的程度不断加强,各商业银行提高了运营效率,对经济的发展起巨大的作用。
2.5 外贸体制的改革 中国的外贸,以前由国营专业外贸公司独家垄断,实行计划收购制。改革后,引入竞争机制,扩大外贸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在完善出口代理制的基础上,直接赋予越来越多的工贸企业、生产科技型企业进出口贸易经营权,实行统一政策,放开经营、平等竞争、自负盈亏。并在取消财政补贴后改进和完善了出口退税制。
改革加强了我国的对外开放力度,使国内的经济发展能更好地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