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日据时期的民间方言歌谣
2009-09-05李诠林
李诠林
摘要:台湾日据时期的民间方言歌谣,特别是闽南和客家民歌,具有中国传统民歌的含蓄、达观、凄婉等特质,是中华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形态。台湾南岛语系群族歌谣则在本民族只有语言而无文字的情况下,发挥了传承历史记忆的功用。这些民间歌谣贴近乡土。反映了底层民众的真实声音,它生命力强,不易为统治当局所扭曲变形,为文人作家提供了鲜活丰富的素材和生动活泼的语汇。在此基础上,文人创作的闽南语歌谣以及闽南语流行歌开始在台湾出现。
关键词:台湾;日据时期;民间文学;方言歌谣
中图分类号:I277.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09)02-0052-06
一、台湾民间歌谣的流播
民间文学是其它各种文学的源头,作为民间文学一种的民间歌谣是原生态的文学,大部分是没有文字记载的口承文学。民间歌谣最贴近乡土,最能够反映底层民众的真实声音,它生命力强,也不易为统治者所扭曲变形,且能够为文人作家提供鲜活丰富的素材和生动活泼的语汇。
起源自《诗经·国风》的搜集、整理民间歌谣的传统同样被台湾文化人所继承。基隆人叶俊麟一生创作了八千多首台湾歌谣词作(含仿作)。郑坤五、陈宗英、商工、李献璋等人曾经做过民间歌谣的采集工作。台湾民间歌谣分布范围较广,在台南《三六九小报》和台北《台湾新民报》曾经刊载过台湾各地的歌谣。如李献璋曾经搜集过这样一首歌谣:
《嘘吁挨》
嘘吁挨,筛米筛粟来饲鸡,/饲鸡通叫更,饲狗通吠瞑,/饲后生养老垂,饲查某囝别人。
歌谣中的“挨”(e1)、“鸡”(ke1)、“更”(kenn1)、“瞑”(me5)、“垂”(sue5)等字,用漳州腔的闽南话来读才可以押韵,由此可知,此歌谣应源自福建漳州。这首童谣至今在台湾仍很常见。李献璋《台湾民间文学集》(1936),收录了四首类似母题的歌谣。谢云声《闽歌甲集》(1928)也收了一首,附注“通行泉州、厦门,南安所唱的末句是‘饲大猪趁大钱,与泉厦不同,但流行台湾,与此亦稍有不同。”
类似这类传承民族历史记忆的民间传统歌谣举不胜数。如“丢丢铜仔”这首台湾民谣,1943年4月20日,吕泉生根据宋非我的唱词,编成了合唱曲。在日据末期,吕泉生参加了由一些台湾青年组织的“厚生演剧研究会”,排演由张文环同名小说改编的剧本《阉鸡》,即将《丢丢铜仔》和《六月田水》等歌谣作为舞台背景音乐,受到群众欢迎,日据当局看到这几首台湾民谣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曾下令禁唱这些歌曲。《丢丢铜仔》的歌词如下:
火车行到伊都,阿末伊都丢,唉唷磅空内。
磅空的水伊都,丢丢铜仔伊都,阿末伊都,丢仔伊都滴落来。
该歌谣主要由象声词组成,模仿火车开动的声音和滴水的声音,淳朴而独具韵味。
有一些歌谣,主要反映的是乡土生活与寓教于乐的童话想像,饶有风趣。如《芬园乡志》记载了该乡的歌谣:
《教你歌》
教你歌教你曲教你田头田尾予虎逐逐上山挽猪麻挽几斗挽二斗一斗曝土脚一斗曝厝顶乌屋白鸟来偷食公仔围婆仔掠煮煮咧公家食公仔挟一块婆仔挟一叉公仔举畚担婆仔喊毋敢公仔举蔑婆仔宓灶前公仔食土豆婆仔宓灶后
《龙眼》
龙眼壳绣红鞋绣月半银针咬银线银线板板板摇摇几蕊摇二蕊一蕊跤落土一蕊跤落水喊姑拾姑毋拾喊嫂拾嫂毋拾老婆拾起来姑亦爱嫂亦爱老婆开门剥芥菜青的送先生黄的送秀才骑马隆隆来阉鸡摔死掠来食着苦tete放火烧大伯大伯走上山放火烧大官大官走落海放火烧狗屎狗屎臭签签无油通煮豆签豆签涩涩尻川摄摄
还有一些歌谣是童谣,歌词简洁流畅,而又意味深长,具有教育功能。比如:
《人插花》
依插花,伊插草。/侬抱婴,伊抱狗。/侬坐轿,伊坐粪斗。/侬困眠床,伊困屎礐仔口。
廖汉臣认为:“这是首讥讽日本人的生活习俗的童谣。‘人,是指我们中国人,‘伊是指日本人。大意是说:人家头发上簪插花蕊,而日本人却插草叶;人家怀中抱的是婴儿,而日本人却抱着狗;人家坐的是轿,而日本人坐的是车斗一翻,状似粪斗的人力车;日本女人在未论及婚嫁,就跟男人私奔;人家睡的是床铺,而日本人却睡在榻榻米的厕所旁。日人侵台,先以高压手段统治,后却以同化政策,然其生活习惯,与我们不同,故作童谣讥笑,使幼苗中都有敌忾心,视日本为夷狄,非我族类。”在闽南谢云声《闽歌甲集》里也收录了这首歌谣。并注明“通行泉州、厦门。”因此,此歌谣源自福建泉州,应属传统歌谣。
台湾的移民祖先有两种:第一种是闽南移民,占总人口的十分之七八,多来自福建漳州、泉州。他们的歌用闽南语创作,称闽南民歌。他们的民歌,一部分是从大陆流传进去的,和福建民谣很相似;另一部分民歌,当地乡土气息浓厚,全为新作,其内容与艺术风格,均有其特色。闽南民歌主要流传地是台湾北部的宜兰,中部的彰化,南部的恒春。黄得时曾按此类歌的形态,分为“七字仔”(又称七字仔调)和“杂念仔”(又称杂念调)两大调类。七字仔又分为山歌调、五更鼓调、十二月调、数目调、名目调、嵌字调、台日调、相褒调。杂念仔又分为十二月调、数目调、问答调、名产调、联锁调、急口令。这两大类民歌,后来演变成所谓台北调、彰化调、恒春调、宜兰调、台南调等各地的新律调。各个行业也有不同的民歌,如农夫的情歌、耕作歌;艺妲酒女的《叹烟花》、《闹五更》;民间仪式所用的《哭调》;道士的《司公调》;诗人的《吟诗调》等。此外还有日常活动时所用的,如饮酒时唱的《酒拳歌》、儿童游乐时唱的《童谣儿歌》等。
第二种移民,是客家移民,约占台湾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多来自广东嘉应州和潮州、惠州。他们“大部分聚居在桃园、新竹、苗栗、屏东等县市,东部的花莲,南部的高雄也不在少数。”他们的歌被称为客家民歌,流传于他们的聚居地。而其产生的中心地则是苗栗。其内容和风格,与闽南民歌不同,多属于《山歌》、《山歌仔》、《采茶歌》之类。大多是采茶劳动时触景生情,即兴而歌,随口而唱,想到什么唱什么,音凋韵律丰富多彩。后来,由“老凋山歌”、“山歌仔”、各种“小调”,发展到最普遍的“平板山歌”,统称为“九腔十八调”。
闽南和客家民歌,都具有中国传统民歌的乡愁、含蓄、达观、凄婉等特质。但两者的风格也不尽相同。连横说:“台湾之人,来自闽粤,风俗既殊,歌谣亦异,闽日南词,泉人尚之;粤日粤讴,以其近山,亦日山歌。南词之曲,文情相生;和以丝竹,其声悠扬,如泣如诉,听之使人意消。而粤讴则较悲越……勾栏所唱,始尚南词,间有小调”。道出了两者音乐特色的不同,同时也说明了当时民间及勾栏(也包括妓院等烟花之地。)流传民歌的一些情况。
民间歌谣是庶民口头流传的文学形式,因此起初没有文字记录,只有通过文人整理才形诸文字。
民间歌谣往往被有目的地记录下来,其中出于政治目的的歌谣整理最为常见。周朝有乐官、采诗官的制度,孔子则曾编写《诗经》,其中的“国风”就是民间歌谣。后来有些地方歌谣也不断被一些文人采择,收录在他们的诗文集中。宋元的词、曲有一些即启发自民间歌谣。十九世纪以来,欧洲北部的近代民俗学研究风气日渐盛行,并东渐西传,二十世纪初传到中国。受其影响,中国近现代对于民间歌谣的重视于是生焉。1918年,顾颉刚等人在北京大学成立歌谣研究会,开始进行歌谣、故事的调查。后来整理付印的有《吴歌甲集》、《广州儿歌甲集》等。最早的闽南语歌谣集是谢云声的《闽歌甲集》,是一本闽南地区的儿歌集。客家方言最大的民间文学资产是山歌,第一部客家山歌集是丘峻编《情歌唱答》(1928)。
台湾文化人对于台湾民歌比较完整的整理,最早的是郑坤五的《台湾国风》一集(1927)。但只收了情歌32首,后来李献璋《台湾民间文学集》有比较完整的收集,这两部著作可以说是日据时期台湾民间文学调查的集大成者。因为台北是日据时期殖民政府的首府,所以当时的台湾民间文学记录主要在台北地区。
在流行歌曲尚未在台湾发展前,就已经有闽南语民间歌谣在台湾民众生活中流传,这些早期的民间歌谣,有些是来自大陆各地的民间小调,是表达乡愁的原乡歌谣。有些则是在台湾生成,反映农村社会现象和为人处世的道理。早期的歌谣有《牛犁歌》、《饮酒歌》、《天黑黑》、《台东凋》、《劝世歌》、《做人的媳妇》、《丢丢铜仔》、《喔杠杠》、《摇囝仔歌》、《六月茉莉》、《桃花过渡》、《病子歌》、《五更鼓》等。如《天黑黑》:
天乌乌卜落雨阿公仔夯锄头仔卜掘芋/掘啊掘掘啊掘掘着一尾迪鳐鼓/咿呀嘿都真正趣味//天乌乌卜落雨阿公仔夯锄头仔卜掘芋/掘啊掘掘啊掘掘着一尾辿鱼留鼓/咿呀嘿都真正趣味//阿公仔卜煮成阿妈仔卜煮/二个相柏弄破鼎咿呀嘿都啷当叱当呛哇哈哈/阿公仔卜煮成阿妈仔卜煮/二个相拍弄破鼎咿呀嘿都啷当叱当呛哇哈哈/弄破鼎,弄破鼎弄破鼎咿呀嘿都啷当叱当呛//哇哈哈哇哈哈哇哈哈哇哈哈
《天黑黑》(又称《天乌乌》)是台湾北部童谣。原是一种顺口溜的童谣念词,内容诙谐有趣,乡土色彩浓厚。据称发源于终年梅雨的台湾金瓜石一带。歌词是说阿公阿妈为了泥鳅要煮咸还是煮淡而吵得不可开交,甚至打破锅灶,表现了台湾民众丰富的想象力和乐观的性格。以“天黑黑,欲落雨”作为开头句子的歌谣在台湾分布极广,台北地区、彰化、嘉南平原、高雄地区及屏东地区均有,其原始发源地无法考证确定,随着各地习俗文化的变异,所衍生出来的念谣内容也不尽相同。
又如兰阳自然民谣《喔唝》:
十三十四电头鬃啊喔唝啊喔唝/阿母仔唔知囝轻重亲像牡丹花当红啊/喔唝啊喔唝喔唝//十五十六转大人啊喔唝啊喔唝/阿母仔唔知囝轻重困着会寒会冻啊/喔唝啊喔唝喔唝//十七十八当活动啊喔唝啊喔唝/阿母仔唔知囝轻重希望予囝早嫁/喔唝啊喔唝喔唝//十九二十半内行啊喔唝啊喔唝/阿母仔唔知囝轻重亲晟赶紧甲阮放啊/喔唝啊喔唝喔唝该歌谣表现了孩子成长的历程和母子亲情。
客家山歌较普遍传唱的有《月光光,秀才娘》:
月光光,秀才娘,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种韭菜,韭菜花,结亲家。亲家门前一口塘,放介鲤鱼八尺长。长介拿来炒酒食,短介拿来讨娘。
另如《新织笼》:
新织笼,纺纺花,拗朵花子供鹅嬷,鹅嬷面前一本书,拿奔阿哥去读书,阿哥捡到一条金腰带,拿奔阿嫂绣花鞋,绣到花鞋八九箱,拿奔上街叔婆牵新娘,新娘娘,问你来路有几长,十个长江九个凹,十炉佛子九炉香。
客家山歌纯朴自然,通俗上口,兴之所至,脱口而出。客家山歌的词和曲都非常丰富多彩,它是“客家人最主要、最具特色、也最为吸引人的艺术代表”。客家山歌音乐素有“九腔十八调”之称,形容客家山歌曲调繁多。其中,九腔为:海陆腔、四县腔、饶平腔、陆丰腔、梅县腔、松口腔、广东腔、广南腔、广西腔等。十八调为:平板、山歌仔、老山歌、思恋歌、病子歌、十八摸、初一朝、剪剪花、桃花开、上山采茶、瓜子仁、调五更、送金钗、打海棠、苦力娘、洗手巾、卖酒、桃花过渡、绣香包等。客家山歌传入台湾后,同样也有新的创造,同时也受到闽南歌仔的一些影响。如《渡台悲歌》描述一个客家青年听信了专门揽客偷渡的“客头”之言,来到台湾,备尝艰辛。从内容上看,显然受到闽南长篇走唱歌仔的影响。反之,客家山歌也会影响闽南歌仔。
二、台湾少数民族的歌诗
此时期,台湾南岛语系群族大约有四十万人口,占台湾总人口的百分之二。他们生活较特殊,文化进步较缓慢,但有着多种多样的口承文学类型。史惟亮认为,“山地各族,因为他们仍然过着较少被都市文明侵袭的部落生活,乃能保持了他们民歌的纯;因为他们长期音乐生活的繁衍,乃能使他们的民歌多姿多彩。”这是对当时高山族民歌流传与保存情况的较为正确的估价。
对于台湾南岛语系群族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工作,在1885~1887年间开始。台湾鹅鸾鼻灯塔守望人、英国George Taylor是第一个著文介绍原住民神话故事的人。从上世纪二十年代起,来台日本人开始采录台湾原住民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主要用日文在东京发表。也编各种选集,如1923年在台北出版的佐山融吉、大西吉寿编《生番传说集》,小川尚义、浅井惠伦的《原语台湾高砂族传说集》、川合真永《台湾笑话集》、片冈严《台湾风俗志》等,但日人资料均不附原文。后来则有李献璋的《台湾民间文学集》和娄子匡、江肖梅等的相关著作。
南岛语系群族有着多样的歌谣音乐类型。如布农族的歌谣,保留着人类最原始的歌唱方式,少有乐器,没有舞蹈,并将自然和谐的美学理念与沉潜内敛的社会观,完全融入音乐;邹族的音乐文化丰富多变,表现为传统生活性音乐和朗诵式歌谣曲风,其中对唱之歌流传最广,如勤勉歌、捉螃蟹歌、滑稽歌等歌谣;排湾族的婚礼歌谣、情歌对唱、祭仪性歌谣、童谣极具特色,其词意生动而富文学、哲学兴味。
南岛语系群族的歌谣音乐与其日常生活都息息相关,如农耕歌、狩猎歌、情歌、捕鱼歌、祈祷丰收歌、战歌、驱魔歌等,不仅用于娱乐、抒情,更有宗教、社会等功能。由于台湾南岛语系群族只有语言而无文字,因此歌谣还有传承历史记忆的功用,如祖灵歌、传说歌等。但以渔猎、农耕为主要生活形态的南岛语系群族,随着生活空间的日渐狭小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其歌谣音乐也逐渐改变了风貌。统治台湾的日本人,常常歧视他们,删改其民谣,逼迫他们改变曲调,并唱日语歌词。如一些阿美族民歌中有了汉族小调的韵味;日本殖民统治使一些阿美族民歌中有了日本小调的风格;西洋传教士所带来的教会音乐,使其歌诗中多了圣乐歌咏的部分,如:
(1)《怜悯吾等》(按:赛夏族旋律,以客家语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