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作文选材必须个性化

2009-09-04何永康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09年7期
关键词:童鞋瓷碗布鞋

何永康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之初,一位负责国家统一命题的高考语文研究专家就说过:“中国的高考作文,是全世界各种考试中最特殊的一种考试。”为什么?因为在每年的6月7日,中国大地上将有近千万考生写同一道作文题!这是全世界少见的考试景观。

如今虽有不少省市“自主”命题了,但此种景观依然触目。拿江苏省来说,每年就有50余万考生“同题作文”。50多万人写同一道作文题,稍不留神,就会发生严重的“选材撞车事故”。那个状况真是惨烈,非阅卷者难以体察和想象。

如今常见的选材“撞车”,重点表现在一窝蜂写古代名人。在我们江苏阅卷点上,有一番调侃的话:每年6月7日上午,中国古代名人都忙得不可开交,屈原刚刚爬上汨罗江岸,又一个考生会令他再跳下去,跳啊跳,屈老先生竟成了著名的跳水运动员;项羽呢?则干脆把宝剑横在脖子上,随时准备领命自杀;韩信更省事,始终赖在胯下不起来……这种现象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对于中等水平的考生来说,这样“随大流”,其得分连“中等”也保不住。对于平时作文优秀的考生来说,你本来可以当“立于潮头”的“弄潮儿”,为什么要跳入“大流”、平平庸庸地拿一个中等分数?高考作文与平时作文的一个显著区别就在于同题作文人数的多寡。平时作文,一个班50人哪怕都写“太阳”,语文老师也还可以承受。加之评阅的速度相对缓慢,又了解每个学生的写作状况,故判分能够再思三思。而高考作文阅卷,就不能做到这一点。这也是我们语文老师在平时的作文训练时要特别注意的。

那么怎样才能避免高考作文在选材上的撞车呢?我认为有三种比较简易的方法:

第一,最简易的办法,就是当你拿起笔来不假思索就能想到的那个“玩艺儿”(如“太阳”)千万不能写,稍加思索就能想到的也不能写。你必须花一两分钟,对自己拟写的题材进行自我评估,问一问自己:这个题材人家会不会想到,有没有个性?那年考“圆的想象物”,凡是有个性的“圆”,至今仍在我的记忆里,如:蒙着双眼一辈子围着磨盘转的驴子,用四蹄踩下了一个令人嘘唏的“圆”;古老的生满苍苔的井口,刻下了一道道井绳磨出的痕迹;江南水乡的拱桥,上半个圆是“实”的,下半个圆是“虚”的倒影,虚实结合的“圆”中流过了无数“好的故事”,等等。有一个极富个性、极有人情事理的“圆”,当时就曾引起所有阅卷老师的赞叹:

清晨,荷塘玉盘正翠。在一片荷叶上,有一颗圆圆的小露珠。她是凝聚了一夜大气的精华。

晨风轻轻地吹,荷叶轻轻地摇,这颗小露珠活泼泼地在荷叶上滚动,一会儿东,一会儿西,一会儿南,一会儿北。有一回,差点滑落出去,荷叶如妈妈一般呵护着她,把她轻轻拉了回来

朝霞在燃烧,太阳升起来了,这颗小露珠顿时闪射出赤、橙、黄、绿、青、蓝、紫的七彩光华。她美丽极了!

太阳愈升愈高,愈升愈高,这一颗小露珠愈变愈小,愈变愈小、小到没有……

她,又回到大气母亲的怀抱中去了……

第二,尽量在考场上写一写记叙文。由于高中学生的议论能力还相对薄弱,所以临场写议论文,往往大同小异,大家都说那几句“公理”、“常理”、“大道理”。记叙文则不同,只要你写了“人”,就得有个“张三李四王二麻子”,就得有个自己生发、演进的生活“小故事”,阅卷者就容易处于一种“常读常新”的状态之中。为了使中学生朋友明白这个道理,谨以何一同学的一篇作文为例:

足下风景

我坐在市中心街道旁的长凳上,快三点了,芸还没有来。明明讲好两点半去新华书店买书的。被三点的太阳烤着,滋味可不好受,我耷拉着脑袋,手撑着下巴发呆。

眼前是人们或疾或缓的步伐,一个接一个走进我的视野,又迅速地离去。裙角、西裤,交错混杂着,相遇了又飞扬着远离。一阵眼花缭乱之后,我惊异于这片世界下端的空间——被一条条腿构筑、支撑,却又显得格外缤纷多彩,一双双脚在鞋的“包裹”中,踏着底下的这片土地。

一双皮鞋。乌黑的,在阳光下骄傲地闪耀着乌亮的光,伴着自信而坚定的步伐,显得铿锵有力。是位成功的商人?我胡乱地猜测着,看着那乌亮的光渐渐闪远……

一双高跟鞋。“踢嗒踢嗒”地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好精致!白色的鞋面一尘不染,踏着美妙的韵律,唱着欢歌,这道足下的靓丽风景渐渐隐去……

一双童鞋。小小的鞋着实可爱,里面塞着一双同样小小的脚。不知是小猫还是小狗的卡通脸在小鞋上笑开了花,稚气的步子伴着童鞋的“吱啦吱啦”声,还有小主人嘴里听不清词儿的“呜哩呜噜”,儿歌般地唱远了……

一双黑布鞋。张了小口,也许太旧了吧,小口子里竟还隐隐约约透露出主人的脚趾头。鞋旧得发灰,不知道经历了多久的岁月,鞋底已经薄得似乎脚都能感觉到地上的所有的凹凸。我好奇了,第一次把头抬起来——一张又黑又老的脸,就像那双老布鞋,暗淡地发着灰色,随即我看到了一只伸过来的手,手上还有一个残破的瓷碗:

“好心的小妹妹,帮帮忙吧。”他的话和瓷碗里的几枚小钱币好像都闪动着,刺激着我的视听。我掏出一张五毛的旧钞,盖住了瓷碗里硬币闪着的刺眼的光。“黑布鞋”满意地走远了……

我又低下了头,托着腮。一双一双的鞋,不同的色彩、不同的大小、不同的形状,在我的眼前像水一般地流过。

蓦地,我看见了一双淡黄色的帆布运动鞋,有一点似曾相识的感觉,踩着同样令我很熟悉的欢快和活跃的步子走了过来。哦,我笑了。芸来了。

此文写了“鞋为流水”的街道。皮鞋、高跟鞋、童鞋等等,只是为了烘托氛围,展示现代生活的波光;它们千呼万唤的,是那一双极不协调的老乞丐的黑布鞋。“黑布鞋”的破碗里只有“几枚小钱币”,好像在“闪动着”,闪出了什么结果呢?它猛然刺痛了这位高中学生的双目!刹那间,她似乎什么都没有想,又似乎一下子想了许多。然而,她没有用“公理”、“常理”、“大道理”说出来,写出来,只是来了一个不经意的很小很小的“动作”:“我掏出一张五毛的旧钞,盖住了瓷碗里硬币闪着的刺眼的光”。这是何等动人心魄的一“盖”啊,它简直神似于杜甫“茅屋”诗中的“大庇”了!这是由童心深处流泻出来的真情:对世事的迷茫,对反差的凝视,对人生的尊重,对不幸和苦难的同情……而且,那细节也颇有意味:如果不是一张已经用旧了的五毛钱纸币,而是一元硬币,十元、百元大钞,那就一切构思付诸东流了。这是我们中学生自己的生活细节。这样的细节描写,个性鲜明,一以当十,举重若轻,真实而富有动情力。试想,你将此文的“主题”用议论文来阐述,将是何种局面呢?在高考考场上,只能是众口一腔说:要懂得“爱”,要有“同情”之心,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变成美好的人间……如此云云,还能有什么新颖之处呢?阅卷人早就知道这些大道理了,能不产生“疲劳”吗?高中学生尚处于感性认识相对活跃的阶段,写记叙文是他们的先天强项。所以考生尽可能在考场上写记叙文,它至少可以避免作文内容的“撞车”。

第三,如果真的要在考场上写议论文,那么我认为,当成千上万考生扑向一个“明摆着”的“公理”、“常理”时,你千万不能变本加厉地随大流,最好换一个角度思考一下。说得白一点、俗一点、秃子头上有一个“虱子”明摆着,众多考生不假思索地一窝蜂扑上去,人人都拿这个“虱子”向阅卷的老师报告:“你老人家觉得如何?”要我说,这是明摆着的,没意思,何况几十万个同样的“虱子”一齐抓来,阅卷者如何承受得了?所以,大家最好用一种简易的办法换一换“视角”,即到“秃子”的“背面”看看,说不定他脑后还有一两根十分可赏的“青丝”呢,你抓住了这种“青丝”,你就有了“独家发现”,就可能脱颖而出、有异于凡响了!这不是说“笑话”,阅卷老师严肃着呢……记得早先考《毁树容易栽树难》,绝大多数考生都在议论着的“有心毁树人”(“四人帮”、袁世凯等等),只有一个考生跑到“背面”去“侦察”了,结果他发现了与“有心毁树人”180度相对应的“无心毁树人”——揠苗助长者、胡乱种树者、种树营私者,他顿时从大量的平庸议论中突兀而起,显得头角峥嵘了!这一特例,值得高考学生再思三思。

猜你喜欢

童鞋瓷碗布鞋
布鞋情深
布鞋
小瓷碗,碰碰车
碎碗
学会放下
“童鞋”,你是来搞笑的吗
小瓷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