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秋雨”欲来风满楼

2009-09-04

中关村 2009年7期
关键词:余秋雨秋雨教授

关 村

余秋雨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文化学者,且是一位具有国际视野和现代人文情怀的作家,拥趸众多的“粉丝”。日前闹出的“涉嫌20万地震捐款没有兑现”的所谓“诈捐门”事件,实在是小题大做,无事生非,很有“欲加之罪,何患无‘事”的意味。我们决然不信余秋雨教授捐款食言的传闻,更谈不上“诈捐”。如果此事是发生在“非余秋雨”身上,提醒一下,“捐款还没落实,抓紧办啊!”也就完事了。“捐款”还是“捐书”,早一天或晚一天,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现在,事情的真相已经浮一大白:余秋雨的初衷是想在都江堰援建一所希望小学,灾区建议“20万元改赠三所学校图书馆”,商定的“君子协议”正在执行之中。至于那位著名的“文化超男”前来凑热闹,在媒体的聚焦镜下,“打起太平拳”,不过是一种轻率的表演而已,正像“说书人”拍案惊奇和“业儒”叫卖“心灵鸡汤”,都是“孔方兄”的路数,不必在意,任之所为就是了。“老百姓心里有杆秤”,掂得出轻重。

有目共睹,余秋雨教授在“而立”之年学海奋桨,“不惑”之年的创作丰收,“知天命”之年关注社会人生……难道在“耳顺”之年还容不得坊间的些许杂音吗?事出有因,如果说这次的“诈捐门”事件是通过“骂杀”在道德上“打压”的话,也只不过是“余秋雨现象批判”的延续“变种”罢了。

“学术上的争议”令人难忘。七年前,我曾拜读过资深的编辑大家金文明先生编撰的两部书,先是《石破天惊逗秋雨》,后是《秋雨梧桐叶落时》,都留有深刻印象。这些文字,不过是“学术上的争辩”,不管是争论双方的“颐指气使”,还是“语含讥讽”,大体上都没超出学术争鸣的氛围,留下“咬嚼派”和“封笔说”的时代印记,已成为文坛的美文。余秋雨的散文自成一家,特别是“历史大散文”,更具有感染力。从《文化苦旅》发端,相继推出《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和《借我一生》等著作,从而奠定了他在中国当代文坛上的创新地位。诸如一篇《抱愧山西》,成为热播电视剧《乔家大院》的创作灵魂。金文明的解读令人敬佩,关于“致仕”一词的诠释,我们既要尊敬先生考据的执著,但也不必拘泥于原意,正如“每况愈下”替代了“每下愈况”。毕竟语境可以随时代变化,语义可以旧瓶装新酒,这在文字史上,亦不乏先例。考古者另当别论。

“政治上的打压”不够宽容。五年前,一部《庭外“审判”余秋雨》的大作问世。编撰者是古远清教授,著作的内容已经远远超出了“学术”范围,带有“拷问”和“批判”的性质。实际上,这是前几年“余秋雨现象批判”的风波再起,只不过已经不再是“学术”的纷争,而成为揭批“文革”中余秋雨的“原罪”和挞伐当年余秋雨“新过”的社会现象。往事并非如烟,在我记忆中抹不掉的惟有“北大怪才”、“疑似爱国者”、“横扫一切”的余杰的骂声——《余秋雨,你为何不忏悔》。且不说这篇“骂文”有抄袭之嫌,如今的余杰跑到那里去了呢?连自己的祖国都可抛弃的人,还有什么资格要别人“忏悔”呢!这是后话。

“见解不同”姑且存异。去年,我拜读过韩永飞先生的一部《破译文化密码/与秋雨侃时分》的书稿。尽管作者自云“我没读过秋雨先生的书,也没有空闲去读”,可是在电视前看过《秋雨时分》的节目,却多有感言,“琼瑶的书是一剂药,一个人久服会得病;《秋雨时分》是色香俱全但缺乏营养的汤,久服会令人体虚;《论语心得》让人看到了开屏的瞬间,却忽略了孔雀的自然。”这一番感悟,出自科学工作者的头脑,作为一家之言,不是很有见地吗!多元素的大千世界,容得下多种见解。

“和谐社会”需要宽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倡君子之风,当善解人意,“责己也严,待人以宽”,“不以一眚掩大德”更是一种高尚。某些文人和余秋雨教授来北大演讲时,对《论语》的核心价值精辟地归结为一句“止于至善”,让人难以忘怀。我们冀望余秋雨教授,在“耳顺”奔“从心所欲”之奋斗年间,奉献给读者更好、更多、更有营养的“精神食粮”。对“政治打压”和“道德拷问”,大可不必过于理会;在“学术争论”中,相信广大读者的辨析能力,坚持己见和求同存异同样重要。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文化苦旅,绝无坦途;风雨人生,更有滋味。

猜你喜欢

余秋雨秋雨教授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余秋雨投其所好
记得告别时秋雨淅沥
〈홀로 한가롭게 거닐다(獨自閑行)〉풍부한 인간성과 본성의 지혜
秋雨的自述
心不在焉的教授
《文化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