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没有什么比这句话更令人心痛

2009-09-03王淦生

中外文摘 2009年17期
关键词:教育史校方牡丹

王淦生

都说中国的孩子是世界上最“听话”的孩子。今天看来,中国的孩子又岂止是“听话”而已,他们“说话”的功夫恐怕也完完全全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一流的。

手头就有一则新近发生的现成的事例:重庆某县一所中学的3名初一学生因晚自习期间偷偷翻墙出去看牡丹而受到了班主任老师烟头炙烫的酷刑。事发后,记者在县医院烧伤科见到了这3名被烫伤的学生,孰料几名学生竟异口同声地说:“老师是为了我们好!”

这句话被网友们推举为“最恐怖的儿童语言”的“老师是为了我们好”,有人认为乃是源自学校或教师事先的导演(因为这类对被采访者事先进行“封口”或是进行“台词设计”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但身在教育界的我反而更愿意相信这完全是几个学生自发(当然未必是发自肺腑)的声音。“异口同声”未必是因为先前被校方“做了手脚”,倒极有可能是我们的学生在“痛定思痛”之后形成的一种“共识”。

其实,想想我们每个人的“受教育史”(或日“成长史”),“我这样做是为了你好”实在是我们听得最多以至于耳熟能详的一句最为经典的教育名言。小时候受父母教育,不管打骂,自然都是“为了我们好”,那句“打是亲,骂是爱”可资佐证;稍长后受老师的教育,无论和风细雨还是急风暴雨,一样都是“为了我们好”,为了使我们成人成器成才;走上社会后接受领导的教育,批评也好处罚也罢,依然是“为了我们好”,为了我们健康成长好在社会上立足;一不小心犯了错,接受公安司法部门的“教育”,不论收押还是受刑,肯定都是“为了我们好”,好使我们吸取教训重新做人;即使是铸成大错难逃一死,我们的老祖宗同样铭记父母官万岁爷是“为了我们好”,临刑前总是怀着万分感激去“谢主隆恩”的。

早就听到过不少专家学者批评我们的教育中“感恩教育”的缺失,可是翻翻我们的教育史,对受教育者来说.这“感恩教育”实在称得上是头道大餐。在多少国人的潜意识中,凡是来自父母、师长、上峰的“教育”(这种“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已被广义化,以至于成了“处罚”、“摧残”、“打击”、“迫害”的代名词)都是善意的,都是“为了我们好”,都是应当接受的。最为典型的便是清算“文革”旧账时流行一时的“母亲打孩子”的理论,让多少“文革”期间饱受摧残的受害者有苦难言百口莫辩?

有着祖祖辈辈“集体无意识”的基因遗传,再加上平日里学校教育的无声浸润,你想让我们那些单纯可爱的孩子对老师的所作所为究竟是否“为了我们好”心存疑问都不容易。虽说烟花三月观赏牡丹本是件诗情画意的乐事,但在有着“考试集中营”之称的当今中学里,这就实在有些冒天下之大不韪了,所以也就只能“三人逾墙走,夜间出门看”了。一旦被捉,除了承认错误接受处罚外别无选择。此时此刻,挨打受骂乃至被火烫烟熏,在他们看来都是顺理成章的事了。我甚至想,这些淳朴的农家孩子当时会不会希望通过老师的处罚来减轻自己的负罪感?那么,那句异口同声的“老师是为了我们好”岂不正是他们当时心态的一种自然流露?一句“老师是为了我们好”,透出了学校“洗脑式教育”的巨大成功。

不管这句“老师是为了我们好”是出于校方事先的“统一口径”,还是处于高压之下的学生的违心之语,听来都一样让人感到悲凉。但是如果这完全是学生的心声,或是一种无须经大脑思考就脱口而出的被格式化了的理念,那给人的感受就不仅仅是悲凉了,更让人觉出了教育的一种万劫不复的痛。卢梭有言:“最盲目的顺从乃是奴隶们所仅存的唯一美德。”如果我们的学校造就出的都是这样一个个只知“盲目顺从”、在自身权益甚至肉体遭受侵犯后依然为对方歌功颂德的“奴隶”,我们又能指望这样的“人才”支撑起什么样的国家和来来?

(摘自《杂文月刊》2009年第6期)

猜你喜欢

教育史校方牡丹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史考释
“三不够”牡丹节
浅析中国教育史学科发展现实路径
合理的调校方可挖掘最大潜能 Sony(索尼)VPL-VW768
浅析中国教育史学科发展现实路径
牡丹的整形修剪
中国音乐教育史研究的三个动向
“牡丹”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