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生新闻与电视新闻的创新

2009-09-02

新闻爱好者 2009年11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民生受众

石 琳

民生新闻的出现改变了什么

“非常规行为”合法化。2002年,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推出了《南京零距离》,被认为是开了大时段城市民生电视新闻节目的先河。把社会新闻大规模地搬上电视,无疑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体现出实践者的智慧与勇气。但是他们最精彩的地方并不在此,而在于使这一“非常规行为”合理化、合法化,进而成为现有新闻规制下寻求创新的“革命”典范。所谓合法化,体现为电视社会新闻的最早实践者为了寻求现有新闻体制的支持,熟练地利用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资源,采用特定的符号或象征对非常规的探索行为予以命名、阐述,以此来述说其改革行为。海外学者潘忠党在考察中国新闻改革时认为,改革大环境的不确定程度很高,为了处理这种不确定性,“改革的主体采取上、下‘合作的途径,以‘经营方式为驱动,以‘临场发挥为基本行为特征,创造性地运用改革话语中市场经济与党的新闻事业的语汇,以改造新闻生产中的社会关系,重构现存体制的内在活动空间。”这就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很多具体的改革措施最初都来自一线新闻工作者的临场创意,在经过上级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可和诠释之后,才可以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成为典范。而这一过程就是改革尝试的合法化。

双重反驳。民生新闻对传统电视新闻的反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播格局,二是传播本位。从前者看,软硬件和资源的先天不足,使地方电视台一直笼罩在中央电视台绝对优势的阴影之下,这种长期且密集的挤压造成了地方对中心的反驳。于是,地方电视台放弃宏大叙事,着力开掘本地新闻,内容上转入“微观社会学”,传播对象锁定在当地的市民收视群体中。强调服务意识和受众互动以整合市民生活现实和地方媒介现实。于是,民生新闻不仅创造出崭新的表现方式和营销方式,也创造出了对自己特定的生活区域和文化生活的认同。

从传播本位上来说,我国以往的新闻传播以传者为中心,政治为本位。这种新闻宣传不仅忽视了受众的媒介接近权和使用权,同时也造成了受众与当地现实生活的脱节。而倡导平民视角、人文关怀的民生新闻却改变了这一现象。电视民生新闻的出现,不仅给民众创造了话语权和表达权,“少报官,多报民,把镜头对准基层,把版面让给群众”也将以传者为中心过渡到以受者为中心。这种传播理念的巨大进步背后折射出的是对传统新闻传者中心、政治本位的反驳。

民生新闻——中国电视新闻发展的必然选择

政策的召唤使民生新闻成为政府工作重点。大众媒介带有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中外亦然,中国的情况尤为特殊。作为党、政府、人民的宣传工具和舆论喉舌,中国电视媒介必须以中国共产党的一贯指导思想以及现阶段的宣传政策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就决定了中国电视媒介先天性地要负载相当浓厚的政治内涵。因此可以说,电视领域的每一次变革,都与党的大政方针与宣传政策息息相关,政策的每一次调整和完善都为电视变革提供了发展的空间,更重要的是指定了一个发展的方向。对此,从业者必须用足够的智慧去认真领会。

近几年,新一届政府举起了“以人为本”的大旗,亲民爱民的执政理念十分突出,“民生”被提到了和“国计”同样重要的位置上。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不仅体现了中央关于深化新闻改革的新思路,也是落实“三贴近”原则的具体化。党中央强调,要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作为深化新闻改革的突破口。

2003年3月28日。胡锦涛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了《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要求大力减少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报道,将重要版面、黄金时段让位给群众和基层,使新闻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中国政治民主程度的提高和执政理念的变化为中国电视新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从“三个代表”到“三贴近”,从“以人为本”到“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中国的民主发展得到了很大的突破,民生问题成为中国执政党关心的首要问题。以人为本的理念为电视民生新闻的诞生和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受众的需求促使电视新闻向受众本位回归。在经济转型、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思想转型、文化转型也同时展开;就业矛盾、城乡矛盾、东西矛盾等诸多矛盾互相纠缠、错综复杂。“在利益分化和政治放权这两种互为因果的力量作用下,多元化成为社会各领域、各层面发展变化的普遍特征和价值观图腾。中国社会也随之带上了碎片化特征。”由此,多元文化的侵蚀、统一声音的缺失和生存压力下的人们开始“碎片化”地游离于原本深信不疑的官方意识形态之外,在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的现代社会。人们需要的是基于生活的有效安抚、交流和宣泄,一种有现实可能的想象空间。或者说是“一种表象,在这个表象中,个体与其实际生存状况的关系是一种想象系”。因而以世俗化、平民化、娱乐化为传播特色又充满实用信息、人文关怀的电视民生新闻则迎合了受众的心理,理所当然地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激烈的市场竞争催生电视传媒本体意识。所谓传媒本体意识,即传媒应该做的不仅是传媒要做的,更是观众要传媒做的。换句话说,它倡导电视传媒业生产人们关心的电视新闻“产品”,而不是去创作人们并不需要的电视新闻“作品”。经过多年的积累发展,中国电视自身的传媒本体意识已经大大加强,并且从“可视性”的标准向“必视性”的标准延伸。

20世纪90年代,中国新闻业也不可避免地卷入了这场“新闻娱乐化浪潮”之中。一方面,中国的电视传媒承担着社会公器的责任;另一方面,电视传媒也必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去追求利润以求生存。现实情境的窘迫,使得中央电视台以外的很多地方台必须把自己的新闻做成受众喜爱的“产品”,纷纷把目光投注到与普通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软新闻”。于是,在“好看的就是好新闻”的口号支持下,中国的电视媒体顺应时代潮流,关注百姓生活的电视民生新闻应运而生。

通过对以往电视新闻节目收视率数据的调查,我们不难发现,自民生新闻推出之后,收视率节节攀升,甚至超出同时段播出的《新闻联播》。于是,电视民生新闻很快成为电视台之间的竞争手段。可以这样说,中央台与地方台的新闻竞争催生了地方台的民生新闻,而地方台中省台与市台之间的竞争让民生新闻走向成熟。这种针锋相对、短兵相接的竞争虽然残酷,却推动了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让它逐渐走向成熟。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民生受众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