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退出也是一种进步

2009-09-02

新闻爱好者 2009年11期
关键词:大赢家综艺卫视

孙 涛

安徽卫视王牌娱乐栏目《超级大赢家》2008年9月19日在播完当天一期节目后悄然停播,一个办了将近10年、曾经红火一时的综艺栏目无奈落幕。

获此讯息,网民对此的反应主要有三派意见:有人强烈反对,认为栏目走到今天很不容易,怎么能说停就停呢?有人认为已经厌倦,早该停播:还有人认为应该保留品牌,对内容和形式进行全面改革。

无论如何,这些都说明观众对《超级大赢家》是有感情的。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越来越由市场主导的国内电视娱乐节目的竞争相信的不是情感,而是影响力和收视率。

如何看待《超级大赢家》的停播

《超级大赢家》于1999年4月开播,曾经与《快乐大本营》和《欢乐总动员》被权威媒体并称为国内综艺娱乐栏目的“三驾马车”,可以说是过去多年来安徽电视台收视率最高、影响力最大、在全国都能够叫响的屈指可数的本土品牌综艺栏目。《超级大赢家》曾经为安徽卫视在国内电视平台上打响了第一炮。红火过、繁荣过,这是事实。但是,随着电视娱乐节目的多样化和全民娱乐时代的到来,《超级大赢家》这种常态综艺栏目的优势在竞争中变得越来越不明显了,尽管后来也曾多次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升级改造,然而,历来喜新厌旧的广大观众l已经出现“审美疲劳”,加之内部诸多原因使栏目的创新步伐收效甚微,栏目走向衰落难以避免。

根据美国哈佛夹学教授雷蒙德·弗农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电视节目作为电视传媒生产的特殊产品,也必然要经历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存在着由产生、发展到消亡的完整过程。相对于严谨的新闻节目而言,充斥着现代时尚元素的流行娱乐节目往往寿命有限,由盛及衰的时间很短,有的栏目存续的时间甚至可能只有数月,可谓昙花一现。两年来,《超级大赢家》多次改版并没有扭转收视上的颓势,在此情形下。栏目是生存还是死亡不仅取决于收视市场的走势,更考验着决策者对于全局的认识和把握。

自办节目必须创新

安徽卫视可以说是国内电视剧领域的“小岗村”。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已经尝到了甜头,多年来,安徽卫视靠独特的电视剧战略挤进了全国电视媒体的第一集团。但是,安徽卫视自办栏目的原创能力不强、影响力有限也是公认的事实。

从经营收入来看,与安徽卫视一样排位靠前的上星台,无一例外均有着一批全国知名品牌栏目,体现着很强的节目创新实力,其中以湖南卫视和东方卫视最具代表性。常态品牌栏目暂且不说,就拿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和北京奥运会两件大事来看,湖南卫视和东方卫视总能做到快速反应和有效应对,研发出相应的“时令”节目来抢占全国的收视市场,令安徽卫视“相形见绌”。

前些年和安徽卫视不相上下的江苏卫视,近年来通过策划推出《名师高徒》、《绝对唱响》、《人间》和《1860新闻眼》等自办栏目,扩大了影响力和收视份额,拉开了与安徽卫视的差距,从2008年上半年的收视排名看,安徽卫视由2007年的第二掉到了第四。而江苏卫视则从第七上升到第二。

一直在电视剧方面赶学安徽的江西卫视,尽管一样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但前些年搞了个《传奇故事》,竟然引领全国电视媒体都来学习,一时间故事类节目风行天下。近年来,江西卫视又以《红歌会》这样的大型电视活动独辟蹊径,把频道的品牌一下子打响了。

相比之下,安徽卫视除了原有的已步人衰退期的《超级大赢家》,近年来也相继推出《剧风行动》和《周日我最大》两档新的综艺栏目,但它们在内容和形式上与《超级大赢家》有不少雷同之处,而且在全国的知名度还不够高、影响力也不够大,难以形成引领全国娱乐风尚的竞争力。

面对不进则退的现实。电视淮军的领军人张苏洲明确提出了“电视剧与自办节目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战略”。他指出:“安徽电视台自办栏目的节目研发与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一个怎么强调也不过分的话题。因为自办栏目的研发与创新,既是打造安徽电视台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措施,又是培养安徽电视台队伍创新能力与水平的重要途径。”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一场有关创新节目方案的征集、评选活动面向全国展开,其中50万元年薪招聘优秀节目主持人的策划更让人看到了安徽电视台自办栏目奋发崛起的魄力。

退出也是一种进步

电视产业是一种创意产业,创新是自办栏目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只有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争创一流,栏目才能保持较长的成熟期:而栏目的创新又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工作,要从战略高度和整体角度出发,正确处理现有栏目的进退去留,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随着时代的变迁、观众收视兴趣的改变、同质化竞争的加剧以及新栏目的不断涌现。曾经辉煌的节目不可避免地将走向没落。娱乐节目已经步入了“各领风骚一两年”的快餐时代,因而,创新也已成为不断引领电视娱乐新潮流的唯一出路和行业共识。

《超级大赢家》曾是安徽卫视多年来的创新产物,但它已经落伍、在走下坡路;现实也已经证明,近年来的结构性改版收效甚微,占用了大量的有效资源。如果仍然幻想通过“小打小敲”式的改进来延长寿命的话,无异于“作茧自缚”。最终可能错过自办栏目升级换代的良机,不利于安徽卫视整体品牌影响力的持续提升。

生老病死是自然界的规律,电视栏目同样如此。对于《超级大赢家》这样一个从内容到形式均已步入衰退阶段的栏目,经过一定时期的谨慎分析和科学论证,选择整体退出不失为明智之举,它可以为更具开拓潜力的新栏目“鸣锣让道”,是节目的新陈代谢和创新的一种升华。《超级大赢家》是安徽卫视在全国最知名的品牌栏目,曾是一个标杆,停播不是全盘抛弃,而是扬弃,栏目运作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培养的人才以及现有的各种优良资源仍会在新栏目开发中发挥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优胜劣汰提升创新力

在“诸侯争霸”、电视栏目百花齐放、日新月异的今天,要想在全国收视市场继续占据先进位次,安徽卫视自办栏目的研发和创新绝不是仅仅解决栏目生存的问题,“定位吻合、全国视野和创意独特”是最基本的要求,这些特点已经在2008年安徽电视台创新节目方案征集活动中明确规定出来,目的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打造全国独家品牌,提升全国竞争实力,争夺全国收视市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按照收视市场规律办事,把自办栏目尤其是非新闻类栏目看作自己生产的一个产品,当这种产品不能满足受众的消费需求时,必须优胜劣汰,推出新产品、打造新品牌,去占领更大的市场。

随着栏目末位淘汰制度的普遍建立。优胜劣汰在电视台已经不是新鲜事物,娱乐节目的此消彼长更是司空见惯。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发展到今天。短短十几年时间,已经历了晚会、游戏、竞猜和真人秀四

猜你喜欢

大赢家综艺卫视
部分卫视下半年待播剧
网络大赢家
《爽食行天下》饕餮的“下饭”综艺
今天的阅读者,明天的“大赢家”
“高而不冷”的文化慢综艺
从“使用与满足”理论看网络自制综艺的崛起
孙红雷:我不是综艺咖,还是要好好演戏
天津卫视的淡定太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