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意象在文化传播中的异化

2009-09-02

新闻爱好者 2009年11期
关键词:异化意象内涵

张 玮

文化意象(CuhureImage)是一种文化符号,它具有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含义,往往还带有丰富的意义、深远的联想,人们只要一提到它,彼此间立刻心领神会,很容易达到思想沟通。与文学性的“意象”概念不同的是,“文化意象”消解了“意象”原本所具有的诗意内涵,取而代之的是具有特定意味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如果说文学性的“意象”是指艺术典型的话,那么“文化意象”强调的则是这个“典型”所象征的文化区别性。

文化意象在文化传播中不但具有象征作用,而且高度浓缩着文化内涵,所以文化意象可以比其他形式更感性、更直观、更简洁地表达包含丰富文化内涵的内容。

文化意象的传播和异化

作为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附加值的文化意象,不但在文化传播中可以起到一般文化概念所不及的效果,而且其本身的传播也具有独特的形式和特点。

一方面,文化意象一般都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塑造和界定,形成了相对集中和浓缩的概念集群和象征方式,可以通过一个文化意象来表达相对复杂的文化内容。

另一方面,文化意象形成后往往并不绝对定型,而是随着文化环境和时代的变迁而不断自我生长、自我更新,不断扬弃着固有的文化内涵和外延。

文化意象的传播实际上就是将某文化意象所凝固的文化内涵从一个文化语境介绍到另一个文化语境之中去。

文化意象不能仅仅作为单个的概念存在,其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文化产品才能出现和流传,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文化产品塑造了文化意象。但是,文化意象一旦从某种文化产品中诞生之后,却不一定一直依赖这个出身的文化产品而存在,往往可以衍生到其他不同的文化产品中去,这样,通过不同的文化传播手段,文化意象可以发生不同方向和程度的发展,超过一定的限度之后,就会产生异化现象。

所谓文化意象的异化,是指在传播过程中。原有的文化意象内涵的缺失或扭曲,以及增加或提升。由于在传播过程中,任何信息都有可能在任何环节发生曲解、附会等传递误差,所以文化意象的异化现象并不罕见,尤其是在完全不同文化系统间的文化意象传播过程中,由于思维方式和语言结构难以一一对应,为了解释和翻译的需要,原有的意象往往需要换一种方式来描述,这时文化意象的原有信息就不可避免地会被破坏,原有内涵发生变化。甚至当一个意象经过传播,新的接收者用自己的方式二次演绎原有意象。也会因为角度和观念的不同,产生出文化意象异化的现象。

比如,英国诗人雪莱有一首名作《西风颂》,这是一首脍炙人口、含义深刻的名篇。其中有一句名句:

“西风呵,要是冬天已经来到,春天怎能遥远?”

从一个中国读者的角度出发,很容易把篇中的西风理解成冬天的寒风,因为对中国人来说,西北风是冷空气的代名词,这是由中国的地理条件所决定的,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实际上,很多中国读者也是这样赏析这首诗的,觉得它很好地营造了寒冬的景象,烘托出了作者的思想。

到此为止,中国读者完成了对诗中这一意象的解读,却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是对原有意象的中国式异化。

因为地理条件的不同,对英国人雪莱来说,西风是从北大西洋吹来的暖风,原诗的意思并非是赞叹寒风的狂暴,而是类似于中国诗人描写冬天的东南风,虽然时机未到,还不能改变空气中的寒冷,但是却带来了春天的希望。

对个体而言,个人的主观理解会造成一个文化意象在细节上的千差万别的异化。文化意象的异化在人的内向传播中,是依据个体的知识文化背景和心理取向而作用的。

从个体到人际,从组织到大众,不同的传播方式中,我们都发现文化意象异化现象在不同范畴上的普遍发生。

总体看来,所有的文化意象都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演进的,只是演进的程度和信息保留的多少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讲,异化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文化意象异化的基本模式

文化意象的异化本质是对意象功能的不同文化背景的再编码,所以,一般而言,文化意象异化的基本模式是文化意象重构(Reconstruction of Culture Image)。

如美国电影Waterloo Bridge,这一片名的原意为“滑铁卢桥”,但众所周知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爱情片。而“滑铁卢”这个意象带给人的是关于战争的信息,而缺乏爱情因素,如果直接翻译为“滑铁卢桥”,难免让中国观众在看到题目时产生误读。而中国民间一直有着“鹊桥相会”、“蓝桥相会”的传说,“蓝桥相会”的传说与Waterloo Bridge的故事情节有着许多异曲同工之处,所以译者把原名“滑铁卢桥”译成了“魂断蓝桥”,这样做不仅避开了中国观众由于地域文化差异、历史背景知识缺乏而引起的迷惑,而且“蓝桥”这一隐含中国文化的意象能使观众一看到片名即刻领悟到这是一部关于爱情的电影。

在这里。文化意象重构的意义在于它能及时有效地使译文与观众沟通,翻译中为了充分传达原有文化内涵而进行了意象置换,达到使观众心领神会的效果。

文化意象异化现象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文化意象作为文化全息影像的特质,使其可以作为一个浓缩的样本,来考察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信息传播特点和效果。但是文化意象的传播:尤其是它的异化,本身就是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应该对其独立和独特的价值给予重视和发掘。现在的研究,基本上局限在翻译等较窄的范畴内,几乎从来没有上升到一个文化交流的整体层面上去考虑。而只是作为文化交流中的技术细节来讨论。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文化意象的异化现象是现代文化交流中极具代表性和现实影响力的传播现象,不但普遍存在,难以回避,而且可以能动地成为文化交流的有力工具和手段,值得深入研究并用来指导实践。

同时,文化意象的异化因为其典型性和代表性,可以成为文化博弈甚至国家博弈的文化武器,在全世界“和平发展”大背景下的国际竞争中,更具开掘潜力和实用价值。

猜你喜欢

异化意象内涵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挖掘习题的内涵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玉人”意象蠡测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