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十个新—代中国新闻人的故事

2009-09-02

新闻爱好者 2009年11期
关键词:新闻业大陆

刘 琼 刘 兢

英语世界里关注中国新闻业的专著不少。仅从笔者有限的视野来看,就先后出现过《中国本土报业的兴起》、《现代中国报业的政府控制》、《中国大众传播》和《中国大众传媒》等若干专著;李金铨先生担纲主编的“中国传媒研究系列”丛书是英语世界里此类研究中的一大亮点,丛书中潘忠党、何舟等海外华人学者用来描述当代中国新闻实践的“临场发挥”、“政经拔河”等理论概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大陆同仁所认同:赵月枝十年又磨一剑,继1998年出版《中国的传媒、市场与民主》之后,2008年又推新著《中国的传播》。

作为又一本讲述中国新闻业故事的英文专著,爱荷华州大学新闻学教授波伦鲍姆(J.Polumbaum)与前中国特稿社记者熊蕾的《中国墨》的特别之处又在哪里呢?这是一部新一代中国新闻人的口述实录。作者在2005年至2006年间访问了20位中国新闻人。在他们中间,既有四十出头的资深记者,也有刚走出校门的报业新丁;既有《财经》、《2l世纪经济报道》的管理层成员,更有以体育文化报道为主业的一线主力。这是一部试图纠正某些西方人对中国传媒的偏见的著作。作者有意不采访那些因种种原因旅居海外的前大陆记者,他们已经远离大陆新闻一线,对大陆新闻业正在发生的变化缺乏切身体验:该书的目光聚焦在那些正在体制内工作的大陆新闻人身上。他们才是大陆新闻业的现在和未来。当代中国记者受到的限制并不像某些西方人想象的那么大。他们“不再抱怨外来限制,而更多地在反省如何能抓住机会提高业务水平”。

我有一个梦想:记者讲述的记者故事

如何步入新闻业?职业生涯中遭遇的最大挑战、做过的最有成就感的报道各是什么?如何看待这个行业?对后来者有哪些建议?这是波伦鲍姆和熊蕾在访谈中向每名被访者都提出的几个问题。当代新闻人的学科背景日趋多元化,这20位被访者的成长故事也不尽相同。他们中的不少人是新闻科班出身,从小胸怀记者梦。如以《城记》成名的《瞭望》记者王军、全程报道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人民日报》记者龚雯和《21世纪经济报道》主编刘洲伟。更多的人则属半路出家,进入这个行业纯属偶然。如学哲学出身的前中国特稿社记者林谷、学法律出身的《三联生活周刊》科学记者鲁伊和《财经》副主编王烁,还有历史专业毕业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向菲。

所在的媒体不同,他们对职业生涯的感悟也各异。写稿相对自由的林谷眼中最大的挑战并不是无法报道某些题材,而是总有一些采访对象拒绝接受采访。最让林谷自豪的,是他笔下专为打工者维权的深圳律师周立太的故事。该报道被《南华早报》作为重点刊载,这也让他开始关注普通人做的不普通的事。王军跑了近20年北京城建新闻,最终写成了令他引以为豪的反映1949年后北京城市规划变迁的《城记》一书。在他看来,自己的记者生涯中不断遭遇的挑战是对报道的自我审查。他在写稿过程中总是会不断地追问自己“这篇东西是否能过关”。王军对记者生涯三阶段的总结颇有王国维口中治学三境界的味道。初为记者。要像外星人一样调查地球人的一切;经验渐长,面对新闻事件时就应向会看戏的行家学习,学会从细节中看门道;达到最高境界的记者,就是那个安徒生童话里勇揭皇帝的新衣的孩子了。

周轶君接受采访时是新华社驻加沙记者,她对国际新闻报道的体验是独特的。在她看来,做国内新闻的成就感。可能来自某篇报道引发的一系列改变:而做国际新闻。最大的收获则是可以见证许多重大事件。从前的她认为“能第一个知道发生了什么”对记者来说是最重要的;到了后来,能用报道打动人们进而推动人们去改变世界,则成了她心中记者的重要素质。龚雯在《人民日报》做了16年记者,她把跟车报道内地运港澳生猪专列和全程报道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视为自己最难忘的两次报道经历。新闻科班出身的她更看重新闻的真实和准确,“我也许不是第一个报道某事件的人,但我可以更准确、更全面:为了真相和事实,我宁愿慢半拍”。

刘洲伟在访谈中坦陈了自己参与创办《21世纪经济报道》的经历,纸媒体不确定的未来是他眼里最大的挑战。他将自己看作一个新闻生产者而非报人,“新闻不一定印在纸上……我们的新闻需要一个平台,就像耶稣需要一座教堂”。《中国青年报》记者晋永权的话语里满是激情,他享受记者行业带来的参与感,“新闻行业能给你一个接触社会和表达声音的渠道”;而既能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又能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则是他最为看重的记者素质⑥。

虽然可能还称不上是老记者,但他们中的许多人还是对即将进入这个行业的准记者们提出了一些颇有见地的建议。刘洲伟忠告准记者们要客观看待中国现实,在报道社会问题时“必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仅仅提出问题”。王军的谈话始终贯穿着对记者自主性的珍视,“我们必须用自己的眼观察、自己的脑思考、自己的心感受、自己的手实践”;周轶君告诉新工们,记者永远不应是报道的主角,“人人都想成为卡帕(Robert Capal;可让他成名的是那些他拍的照片,而非他触雷身亡的故事”。晋永权则呼吁后来者在潮流中坚持个性,“当所有人都急功近利时,追求有恒久价值的东西……如果你花一小时走路上班,看到和感受到的东西肯定比一个花十分钟打车上班的人更多”@。

市场化后的变局:中国记者眼中的当代中国新闻业

从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是1978年以来中国大陆社会变迁的主题之一。矛盾的中心在于政治和经济两股力量之间的纠葛,有社会学者将这些变化总结为“经济活动市场化下政治权力对收入和机会分配影响力的减弱”,而更多的人则认为政治权力在中国大陆市场中的影响力仍不可忽视。从这20位受访记者的回答来看,他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市场给中国大陆新闻业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刘洲伟的话颇具代表性,“在过去,我们只谈新闻理想;而现在,我们也谈IPO和上市了”。他坦言市场化让《21世纪经济报道》的记者们越来越有钱,该报才有实力花上百万元采写SAILS风波报道;虽然他一再强调《21世纪经济报道》报社内部编辑部门和经营部门的分离,却也不否认在某些时候商业利益很可能干涉新闻独立。与《财经》一同成长的王烁则把《财经》称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大陆出现的第三类媒体。一类媒体的人事和财政皆受党和政府影响,如人民日报社和CCTV;另一类媒体的主要人事虽由党和政府管理,可财政相对独立,如《南方周末》;与前二者不同,《财经》的人事和财政都已经相对独立。

究竟如何评价市场化对中国大陆新闻业的影响呢?受访的记者们对此大都持肯定态度。王军和林谷都肯定了市场化对促进中国大陆记者专业意识的进步作用。20世纪80年代的许多中国大陆名记者们不认为记者是专业。他们身兼记者和作

家的双重身份,既写报道,也写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毕竟不同于新闻报道,前者的作者往往在文本中渗入了过多的主观判断。王军认为,20世纪90年代市场化后记者的专业意识上升了。“他们会更小心地求证报道。而非先入为主地加以判断”。林谷呼吁同行们理性地对待新闻审查。新闻审查在金世界都有,真正的问题,是“如何专业、如何平等地对待采访对象、如何平衡报道、如何传递各方的观点”。《读库》的主编张立宪做过6年的地方党报记者,他把“服务意识的加强”视为近10年来中国大陆新闻业最大的变化。市场使记者们越来越平等地看待读者,而从前的不少记者还有特权思想。

还是有不少受访者对市场化下的中国大陆新闻业进行了反思。龚雯慨叹当前大陆记者社会地位的下降,因为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许多媒体都在猎奇和抢独家新闻、夸大其词。她推崇在20世纪80年代的大学校园熏出来的那拨新闻人,“许多中国记者事实上是有理想、有能力且勤奋的,特别是那些80年代和90年代早期的大学毕业生”。《中国新闻周刊》的李扬、前《竞报》记者胡志斌和《南方周末》记者刘鉴强则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焦虑感。李扬受困于许多媒体的急功近利取向与优秀记者需较长时间积累知识和人脉的现实之间的矛盾:胡志斌自诩为新闻民工,他在《竞报》的时候每周有5篇稿子的任务,必须天天上网找新闻线索。刘鉴强则担心在市场化媒体工作的记者们将来的出路,他们的下半辈子缺乏保障,而许多大陆新闻院系现在只聘用已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做教师。

讨论:如何讲述中国新闻业的故事

《中国墨》是波伦鲍姆的第一本专著,可这却并不是她第一次向英语世界讲述中国新闻业的故事。波伦鲍姆80年代初就曾作为外国专家来华,为中国社科院新闻学专业的研究生上课,还参与了《China Dailv》初创时期的一些工作;她对1978年以后中国新闻业的一些掌故了如指掌,也乐于向英语世界传播她听到和看到的这些故事。她在90年代写过两篇讲述中国新闻业故事的专文。前者是作者在1987年至1988年间亲身访谈了80名记者、问卷调查了近400名记者后的成果;作者发现,同时服务于两大目标、新闻调控过当、报道特定新闻受限和独立性不足是当时记者们新闻改革的四大难题,而人们普遍将新闻改革的前途寄予市场身上。后者则是对80年代中国大陆传媒管理体制变迁的观察;作者的结论,是当时的传媒调控在法治要求下日趋规范,而党和政府对非政治新闻的调控则更具弹性。

《中国墨》延续了波伦鲍姆对中国新闻业的一贯关注,是她和熊营联手向英语世界推出的一部关于该专题的最新力作。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历史系教授魏定熙(T.Weston)认为,“这本书的价值,在于提供了丰富而有趣的第一手资料”;而据他所知,这些资料至少在英语文献中是前所未见的。笔者认为,虽然可能会有读者质疑该书的理论深度和所选择采访对象的代表性,但是毋庸置疑,该书对于世人把握新一代中国新闻人的所思所想并进一步观照中国新闻业的现在和未来,意义重大。

《中国墨》的作者在尽力向普通英文读者讲述中国新闻业的故事,这是笔者最为欣赏的一点。就笔者阅读范围所及,英语世界里既具理论深度又亲切可读的关于中国问题的专著,香港社会学者潘毅的《中国制造:全球化工厂里的中国女工》可算一本。理论性和易读性二者兼备的关于中国新闻业的英文专著尚不多见。《中国墨》问世前的一些此类专著或过于理论化,或带有偏见;波伦鲍姆和熊蕾记录的这20个中国记者的故事真实生动,有的还颇具戏剧性,是能吸引更多的普通英文读者关注中国新闻业的。

猜你喜欢

新闻业大陆
新闻业的决定性角色:编辑
冰之大陆
互联网为新闻业带来了什么?
IQ大陆
大数据时代:新闻业面临的新震荡
论新闻业未来发展趋势和报业集团应对策略
北方大陆向
北方大陆“预见未来”之旅
从IPSO看英国新闻业的自律与他律
冰之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