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写作要“步入境界”

2009-09-02张贻富

新闻爱好者 2009年11期
关键词:境界

张贻富

文学领域里的境界。指作者通过主客体融合以及精巧的艺术构思,并采用相应的表达形式所最后达到的理想的艺术境界。有境界自成高格,新闻写作只有达到高的境界才能成为精品。

新闻的境界既有高下之分,也有雅俗之别,除要符合新闻基本原则外,还应有以下几个标准。

境界要高。文重立意,对同一新闻事实的报道,立意有高有低,角度有新有奇,有的成了精品,有的却流于平俗,区别不在材料上。也不完全是写作技巧的问题,关键还是在立意上。第17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有三篇作品获通讯类一等奖,其中《英雄赞歌——记独臂英雄丁晓兵》(作者朱玉、张东波、冯春梅、责编马利,《人民日报》2006年1月3日),《闪耀在手术刀上的道德光芒——记医德高尚医术高超的好军医、北京军区原外一科主任华益慰(上篇)》(作者武天敏、王士彬、刘明京、郭建跃、雏维荣。责编刘明京、武天敏,《解放军报》2006年7月13日)两篇通讯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最突出之处是它们都挖掘并表现出了一个具有鲜明时代价值的重大主题,前者把丁晓兵常说的“为祖国、为人民、为党争光”与其自身的成长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准确地报道了丁晓兵的生命世界,而且通过报道清晰而有力地展示了英雄主义的时代主题,读后令人振奋,给人启迪;后者通过对华益慰高尚医德和高超医术的报道,处处针对当下医疗腐败现象滋长、医患关系紧张的背景,现实针对性十分强,进而令人深思和震撼地展现了“道德光芒”这样重大的主题,整个作品感人至深。具有良好的传播效果。立意之高不仅使人物形象塑造高大感人,而且也使这则消息本身的境界更加卓‘尔不群。荣获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广播新闻专题奖一等奖的《他的童年因禽流感而改变》这篇获奖作品的最可贵之处并不在于其内容,而是它通过抢救患禽流感儿童这一事例,引出了世界性的课题,即如何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主题。众所周知,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不断地影响并改造着地球环境,但同时也使得人类面临着一系列重大而紧迫的全球性问题,如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疾病瘟疫等。如何面对这些灾难是世界人民共同关注的话题。这篇获奖作品最后写道:“贺家的事情总在提醒人们,大自然中潜伏着一些未知的危险,他们必须提高警惕。”这里的“人们”,我们可以理解为全人类,而要警惕的“未知的危险”,也不仅仅是“禽流感”,而是因环境污染而造成的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空间、资源有限,只有全人类共同爱惜地球、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节能减排,才能使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意深义高”的写作境界是作者高尚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感在创作境界上的结晶,不是单纯的写作技巧或对新闻事实无限“拔高”所能达到的。所以追求写作的高境界应当努力提高鉴别事物和驾驭文章全局的能力,以达到高屋建瓴和“一览众山小”的写作境界。

境界要宽。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开阔的写作视野有助于新闻从多个层面揭示事实的本质和真相。在多个维度上凸显新闻的价值。追求宽阔的境界,新闻作品的信息量一定要大,要给受众开阔的信息视野,要围绕新闻事件这个中心,将与之相关联的人和事均纳入写作视野。以准确地为事件进行社会定位,并开拓新闻的价值空间。湖北日报一等奖作品《荣辱观的生活解读》这组系列报道是反映重大题材的成功之作,作者以9名普通人物的人生经历为素材,从生活的视角,通过9篇报道揭示出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一重大主题的生活化内涵,可谓独辟蹊径,创意新颖,策划周全,整组报道紧扣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一主题,设计精巧,不落俗套。作为开篇的《知荣知耻人之根本——地下美容师刘玉梅的内心追求》,通过对城市地下管道疏捞工刘玉梅带领伙伴们不怕脏、不怕累,清理污秽。疏通城市“经脉”的事迹的介绍。揭示了她崇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整组报道中起到了总览全局的作用。其余8篇则分别与“八荣八耻”的一个方面相对应和联系,全面展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在现实生活中的丰富内涵,使得整组报道有思想、有情感、有细节、有感染力,充满了生活气息,体现了时代精神。9篇作品的主人翁都是普普通通的劳动者,其中有公交车司机、汽车装配工、管道疏捞工、普通教师、青年学生、基层干部、交通警察、蔬菜商贩等,他们的工作与生活虽然很平凡,但是他们的思想与精神境界却很高尚,他们的奉献精神、他们所秉持的价值观值得尊崇和倡导。

境界要厚。厚,就是要透过现象,究其本质,说事明理入木三分,从而将平面信息立体化,将浅显内容深刻化。要做到境界宽厚,首先要掌握消化并灵活运用新闻的背景材料,以增强新闻的思想性和凝重感,其次是要有广博的社会知识积累和扎实的理论知识储备,以增强新闻的准确性和知识性,避免因信息单薄而乏味。因内容肤浅而缺少生命力。如荣获第17届中国新闻奖的作品《宿迁日报》的《透视“市委书记张新实发帖引发热议”现象》的报道,通过对江苏宿迁市委书记张新实在网上发帖呼吁市民注意文明细节。从而引发网民热议之事的报道,不仅仅是要反映市委书记的亲民作风,更重要的是要体现领导干部在引导舆论、教育群众方式方面的转变,并且将其看作是拓宽民主渠道的有益尝试,是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的创新,是政治文明的具体体现这些深刻的主题,从而使报道增添了思想内涵和实践价值。《重庆晚报》的《八岁女童撑起一个家》报道的是身居大山深处的8岁女孩倪东艳在父亲亡故、母亲疯瘫的情况下,自强不息,坚持学习和照顾母亲的事迹。这些报道中主人翁的事迹本身都很感人,再加上记者的真情投入,更增加了报道的感染力和震撼力,使读者读后深受感动。而且在这些报道中,媒体和记者都采取深度介入的方式,主动参与事件之中,积极促成问题的解决,体现了对事件中人物的真切情感和对社会、对人民群众的高度责任心,作品极富厚度和情感震撼力,自然招人喜爱。

新闻写作对境界的追求,体现了作者对受众的审美关怀,也是出佳作、出精品的必由之路。

猜你喜欢

境界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品“境界”
爱的境界
好课的境界
慎独的境界
养生的最高境界
境界
境界不高
“慎独”的境界
“人师”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