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对花木合理施用农药等
2009-09-02罗建新等
罗建新等
一、对症施药
1、病害。对于非侵染性的病害,只能靠创造与其相似性的生态环境条件改善花木栽培与管理措施,施用农药是无济于事的。对于侵染所引起的病害,则要通过对症施药进行处理。
2、虫害。花木上发生了害虫。如蚜虫、红蜘蛛、粉虱、介壳虫、叶蝉、蝽象、蓟马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就要选用触杀剂和内吸剂。触杀剂喷在害虫身上能透过害虫表皮进入内部或封闭害虫的气门,使其中毒或钻食花木某一部分的害虫,应选胃毒剂。害虫吃了喷过药的花卉之后,药剂随同食物进入害虫消化器官,就会引起中毒而死亡。
二、适时施药
适时施药是提高药效,事半功倍的一个关键问题。所谓适时指最好将病虫消灭在越冬阶段,或是在病窖临近发生期喷洒波尔多液,代森锌等保护剂防止病菌侵入。防止虫害时,要把害虫消灭在幼龄阶段,例如鳞翅害虫1~3龄幼虫食量小,前3龄食量一般只占一生食量3~5%,此时为害轻,扶药力弱,防治效果好。防治钻蛀性害虫有利时期,一般应在盛卵期到幼虫盛卵期。但在实践中,有的常常是等到病害虫发生严重时才防治,既费药,又难防治。
三、混合施药
在养花过程中,往往是病害虫害同时发生,因此灭菌、杀虫可同时进行。在防治害虫时,可以常用乐果与敌敌畏1:1混合液。这种混合液见效快,效果好,残效期长,防治对象广。杀菌剂也可和杀虫剂混合使用,混合后,能同时防治几种病虫害。但要注意,酸性农药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混合后产生繁结或大量沉淀的农药也不能互相混合;混合剂一般不要超过3种;混合农药要随混随用,不能久放,以免产生药害。
酸性农药可加米醋。米醋含有营养物质可供花木吸收,其中的氨基酸,既可增加花术所需的营养,又能减低要害。由于米醋具有很强的渗透性能,故能引导药液直接到达菌虫体,从而大大地提高药效。
四、科学用药
农药使用不当,会对花卉产生药害,影响其观赏价值。笔者认为,在养诧实践中易使花木产生药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不适当的施药量,用药浓度高,常使花木产生药害,这是常易发生的问题,为防止发生药害。药液的浓度要适当。不同农药在不同季节用于不同病虫害及不同种类的花木上,所用的浓度均不相同,必须严格按照有关农药手册和各种药的说明书规定的使用浓度配制。
2、不同种类的花木或同一品种不同发育阶段的花木对农药的反应也不尽相同,如乐果乳剂对桃、碧桃、榆叶梅、贴梗棠等均易产生药害;敌敌畏对杜鹃、梅花等也易产生药害。同一种花卉,一般说,幼苗期、嫩梢、嫩叶及开花期也容易产生药害。
3、在气温高,日照强的中午施用农药,易产生药害。因此夏季施药一般在下午5时以后进行,此时无日灼,吸收效果也好,也可避免药害;使用见光易分解见效的代森锌、敌克松、辛硫磷、无氯酚钠等药剂,更需要于阴天或傍晚进行施药。
杨树烂皮病的防治法
纪德福
杨树烂皮病是杨树的多发病,在我们东北地区尤为常见,它主要为害的树种有小青杨、青杨、小叶杨、加拿大杨、山杨、钻天杨等。病害发生在主干、枝上,尤其是树杈和易受各种伤害的干皮最易发病,根据其发生的部位可分为干枯型、梢枯型两种类型。
此病是由污浊皮壳菌引起的,它属于囊菌纲,秋壳菌目,黑腐皮壳菌属的真菌,是树木上的习居者,只有在一定条件下获得弱者寄生的能力之后,才能成为病原菌。菌丝在树皮里过冬,年年继续生长。子囊壳是一个带脖的烧瓶状容器,埋生在菌丝和树皮组成的不完整的子座中,子囊无柄、梭形,子囊孢子呈香蕉形。大子囊中两行排列,子囊中共有八个子囊孢子。菌丝在4~35"C时均可生长,25℃为最适宜生长温度。PH值在4时生长最好。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30℃。
一、发生规律
1、每年的4月份开始发病,5~6月为发病的盛期,7月后缓和,9月份基本停止。平均气温在10~15℃利于病害的发展,气温再高则不利于病害的发展。秋季气温下降也有利于病害的发展,但由于输液流动缓慢,所以病菌生长也慢,病势不如春季发展得快。
2、病菌先在死枝、死节、冻伤的死皮上生活,然后逐渐获得对活组织得弱寄生能力。
3、在低洼积水,土层瘠薄,易受虫害和机械伤害的树木最易发病,但皮层中水分低时有利于病菌菌丝的生长繁殖。
4、防护林、片林的边行以及迎风行都易发病,而且病情严重。
5、片林的郁闭度在0.7以上时病轻,以下时病重。
6、城乡绿化及公园树木修过度时病重。
二、综合防治
1、绿化树木要适度修剪,切口要平,切口要涂上5Be的石硫合剂。
2、插条要保存在2.7℃以下的阴凉处,以免贮藏期间受侵染。
3、适地适树,栽植时避免伤树干
4、城乡绿化、公园、人行道树木要在4月份给树干涂白。
5、造林设计时要选粗坯、耐冻、耐侵染的杨树品种。
6、营造防护林带时最好选择半透风式的防护林带。迎风面边行栽植小灌木。
7、插条育苗时应将剪口埋入土中,有平茬习惯的地方,平茬后要把茬桩埋入土中。
8、药物治疗:早春时把病皮顺树干割几条伤痕,深达术质部,再涂以1:10~12碳酸钠水或95%苛性钠1:200倍液;或10%蒽油;或1:1氯化锌加石灰水;或1:1:5波尔多液;或0.1%升汞液;或5%托布津,每年涂2~3次即可。也可以采用退菌特加土壤增温剂和水涂抹,比例为1:50:100;或采用50单位的复方疗素加2%硫酸铜也有很好的疗效。